分享

油葫芦品类几十种,人们独宠这一种!

 贫僧法号尼姑 2019-12-27

黄脸油葫芦就是大家日常饲养赏玩最多、分布最广的油葫芦品种,主要出产地在华北地区。黄脸油葫芦的体型粗壮,头部大而浑圆,头顶是黑色的,两眼的上方有黄色的倒八字纹,颜面趋淡黄色,看上去像是画了两条黄色眉毛。黄脸油葫芦人工培育出许多品系,包括西瓜头,玉眼、朱砂眼、冰糖紫、靛蓝青、五花大炮等。

黄脸油葫芦鸣声悠扬动听,抑扬顿挫,具有“悠”的特殊韵口,鸣叫声中又带着一些颤音,听起来像”居居居……居居居……居居居……“,有一种寒秋的悲怆感在里面。明代刘侗的《帝京景物略》里这样描述:“促织之别种三,肥大倍焉者,色泽如油,其声呦、呦、呦,曰油葫芦。”

黄脸油葫芦为我国传统的鸣虫,饲养历史悠久。清代的《燕京岁时记》里写到:“又有油壶卢。当秋令时,一文可买十余枚。至十月,则一枚可值数千文。盖其鸣时铿锵断续,声颤而长,冬夜听之,可悲可喜,真闲人之韵事也。”过去在北京、天津等地,人们有冬天蓄养油葫芦的爱好,他们将其放在葫芦虫器里保暖喂养,为的就是在寒冬雪飘之时听到一声虫鸣。

要想听到好听的虫鸣声,关键就是选对虫。油葫芦的挑选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体”是体形和体质。油葫芦要选个体大、头大、咬钳宽广的,体大才健壮,寿命长,鸣声洪亮;体小多为先天不足,发育不良,或有伤病,寿命短,鸣声弱而涩。

“色”是体色。人们大多喜爱浑身乌黑油亮的油葫芦,认为它体色纯正美观,观赏价值高,鸣声也较悦耳动听。其实,这点并非绝对,只要颜色鲜亮,不论金黄色、红色、紫色、棕色都有优质的,同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翅”是指翅的长短。一半是翅膀越长,鸣声越响亮,如前翅盖至尾端的,则是百里挑一的长翅佳种,鸣声必然响亮。另外,翅端钝圆,鸣声也必然响亮。

“声”是指鸣叫的声音。要挑选声音洪亮婉转、颤音拖长如“居~~~、悠、悠、悠”者,其“悠”音可重复5-6次,长者可达9次,这种虫被玩赏者美其名曰“九转油蛉”。 

黄脸油葫芦的饲料以植物饲料为主,可喂给丝瓜、南瓜、包菜叶、青菜叶、苹果、米饭粒等。入冬时,可喂点猪肉末或牛肉末,以增加其体内脂肪,加强其抗寒能力。饲料要经常变换品种,不要老喂一种。油葫芦在葫芦内,当感到温热时会发出“热叫”,若温度降低时,它又会发出“冷叫”。不论冷叫、热叫,每次听到叫声就应加给食物。这样,每逢出现温差,由于条件反射的作用,它就会鸣叫。

进入冬季前,就应注意采取保暖措施,将其放入葫芦内(留通气孔)饲养,外面可裹上棉套。当气温降至10度以下时,可将它放在泡沫塑料小盒内(留通气孔),再放在家中焐饭锅内,底下放个50度左右的热水袋,上面再垫2~3层布,装虫的泡沫塑料盒就放在布上取暖,早晚各换1次热水袋内的温水。也可将装有虫的小塑料盒揣在贴身的衣袋内保温,若处理得好,能使它多生存半年。


除了黄脸油葫芦,我国还有5种常见的油葫芦品种,在此一并介绍给广大玩友。它们分别是:

1、滨海油葫芦,别名大洋油葫芦。

洋油为澳洲和新西兰的主要优势品种。体较小。头部乌黑,复眼后缘有两道纹,触角窝附近有一对白斑。通体乌黑,光泽度很高。鸣声长而较平直。喜欢栖息在居家后院的草皮下挖出洞沟并数只混居。在悉尼地区提出一月底见虫,一直到五月初都能听见鸣声。

2、南方油葫芦,别名蛇红油葫芦、蛮子蟋蟀、竹蟋。

为常见油葫芦属的最大种。主要分布我国的广东 广西 云南 福建等华南省份。此虫体大,色泽多呈棕红 暗红或者深黄。头略小于背板。颜面部白色。初蜕虫背板白粉明显。若虫直到终龄还具有白腰线。由于斗性强烈,为华南地区主要的博彩斗虫。他的头部可以向前伸,上颚可以前开,不像同属其他成员那样只能侧着头啃,攻击性更强。

3、污褐油葫芦,俗名雾顶油葫芦。

白顶油葫芦,体大粗壮,通体棕褐色,具有光泽。头部混沌蜜蜡色。近顶部近黄白色。无明显的八字纹。鸣声响亮。主要分布广西,云南海南等华南省份。

4、银川油葫芦为东北和西北地区常见的油葫芦品种。

通体黑亮具有光泽。无明显的八字纹,但触角窝附件有白斑延伸到复眼上方。体小。鸣声平直。

5、黑脸油葫芦,分布区域比黄脸偏南,体型略小,身形较黄脸紧凑。

八字纹变异较大,存在明显个体差异。有的粗,有的则细。颜面区域黑褐色。大腿股节黑色。鸣声缺乏悠的韵口,但清脆连绵动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