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验物理是杨振宁的弱项,他决定另辟蹊径,最后获得了成功

 历史解密坊 2019-12-27

提起物理学家,大家脑海浮现的画面是什么样的呢?首先是实验有趣,接下来思想和行为都极其活跃,而作为首次荣获诺贝尔奖的华人——杨振宁的物理学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他却不是一个实验物理的高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杨振宁在1945年时,荣获了奖学金并得以出国,他的目的地就是前往美国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并顺利地成为该校的研究生。

杨振宁在读研究生期间,他的导师就是著名的科学家恩里克·费米。费米在1938年曾经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专攻物理原子能方面的研究,被誉为“原子能之父”。

杨振宁此时已经确定了博士论文的方向,他希望选择实验物理的课题,最终能获得博士文凭,因为他觉得学成后他必将回国,而只有实验物理,才可以为国家的发展作出更大的奉献。

于是,恩里克·费米将杨振宁推荐到了阿里森实验室,让他开始了自己的实验物理之路。

然而,杨振宁在阿里森实验室的研究并不顺利,因为实验物理需要动手,而他所擅长的理论物理,只需要动脑。甚至他的博士导师阿里森都会调侃他,阿里森曾说道:“Where is a pang,there is Yang.”也就是说,实验室的“噼啪”声响,都是由杨振宁搞出来的。

阿里森是一位极其优秀的物理学家,他深深知道,动手的实验物理和动脑的理论物理,完全就是两回事。杨振宁虽然加倍努力。可是,他发现自己在实验物理方面,不仅没有长处,而且还处在一种事倍功半的状态。比如,实验室中有一台加速器,这台旧的加速器经常出现问题,可是每次它出问题,杨振宁都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发现毛病,而其他的同学则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轻易发现问题所在,这些差距,让杨振宁开始自我怀疑,自己选择实验物理的对错。

杨振宁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虽然一直在实验室中辛勤的工作和研究,可是他并没有获到等额的回报,甚至可以说是收获甚微。这一天,爱德华·泰勒来到了实验室,并直言奉劝杨振宁改变方向,转回自己擅长的理论物理,只有这样,他才可以取得不错的成就。

杨振宁知道泰勒教授的建议是很客观的,也很有道理,可是他已经在实验室努力了20多个月,他如果放弃,那可就前功尽弃了。但杨振宁是聪明的,也是睿智的,他经过了两天的深思熟虑后,他还是决定放弃实验物理,转而去进行理论物理方面的研究。

杨振宁回到了理论物理方面的研究后,果然成效甚大,甚至可以说是事倍功半,不久之后,他发表了《论核反应分布与测量问题》论文,成功地取得了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杨振宁在取得博士学位后,他进入了普林斯顿的高等研究所,准备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这时,他遇到了一位很默契的伙伴,那就是李政道,两人一见如故,并最终携手合作,并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就凭借“不守恒理论”获得了物理学最大的荣誉——诺贝尔物理学奖。

由此可见,杨振宁走出了实验物理的藩篱,对于理论性物理来说,那是一件大好事。而对于杨振宁而言,及时的转变研究方向,就是挣脱出了“鸟笼”,而飞向了一片广阔的科学天空。

扬长避短,懂得取舍。这需要高深的智慧。杨振宁率先垂范,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晋小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