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前行需要文学力量的推动

 燕山茶社 2019-12-27

中国前行需要文学力量的推动

“新中国文学记忆”系列文章的刊发,是作为知识分子精神家园的光明日报在文艺宣传上的一次创新。

总结新中国文学70年成就,我们首先要把新中国文学的历史传统讲清楚,将我们的文化积淀讲清楚。我曾经跟随已故的朱寨先生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他说,新中国的文学史就是一部关于作家、作品,包括评论家的历史。因此,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用24期、48个版面对经典作品、经典作家进行宣传、再现、评价,并且把这些作品创作的时代氛围、历史条件和造成的巨大影响回顾一番,是极具历史感的、极好的纪念方式。

“新中国文学记忆”形象地展示了新中国发展历史上文学的推动力量——文学作为一种精神能源,推动着新中国不断前进,这超越了文学自身的意义,是整个新中国历史进程的科学总结。所以,“新中国文学记忆”值得在光明日报的历史上大书一笔,也应在新中国的新闻史上记上一笔。

“新中国文学记忆”也为我们知识分子的报纸提供了一条成功经验,今后每逢重大节庆都可精心谋划推出这样版面,相信也会产生这样的宣传效果。

说到新中国文学记忆也不应少了评论家,如何其芳、冯牧、朱寨……许多重要的作家、作品之所以能产生重大的影响,都来自评论家的推介,比如谌容、刘心武、蒋子龙。朱寨先生的一篇评《人到中年》的文章,确定了这部作品在中国新时期文学史上的地位;当年蒋子龙携《乔厂长上任记》来到北京时心情颇为紧张,冯牧先生在北沙滩2号主持召开会议,对《乔厂长上任记》进行讨论。我们应该有一个版面来介绍一些已经为历史和人民检验了的、有定力的文学评论家。

总之,看了“新中国文学记忆”的这些文章,我很兴奋,很振奋。确实如王蒙先生所说,这一系列文章增加了光明日报的亲和力——光明日报是为作家和艺术家说话的,是团结我们知识分子的,是我们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仲呈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