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品茗堂 2019-12-27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一、填空。(24分)

1、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空气会占据空间、有(质量)、有(弹性)、会(流动)、、能(压缩)。

2、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3、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

4、空气具有流动性,总是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中国古代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法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造出载人热气球。

5、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6、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处所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形就(不同),各地的冷热水平也就不一样,(冷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7、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混合而成。

8、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酿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况。 

9、在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不能支持燃烧并且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

10、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11、(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2、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13、森林的作用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

14、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

1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6、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17、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变圆了,主要应用了(气体)的热胀冷缩。

18、造霜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 0度以下)。

19、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形成的,这种现象叫(凝结)。

20、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21、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37)度,水烧开时的温度是(100)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度。

22、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逐渐稳定。

23、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24、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25、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在气体和液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对流)。

26、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来实现的。

27、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辐射)。

28、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温度计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

29、液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30、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和(体积)。

31、物体吸热和散热的快慢取决于(物质)和(颜色)。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也快)

32、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

33、白气是水蒸气凝结成的极细小的水珠,它在高空为(云),在低空为(雾)。

34、水的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动)和(周围温度)有关。

35、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聚成(固体)。

36、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 

37、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当物体振动大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强)。当物体振动小时,声音就(弱)。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声音的强弱称为(音量)。

38、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朝着(四面八方)传播。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

39、噪声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40、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41、声音传递的路径为声源—(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

42、声音的强弱与(声源的振幅) 和(距离)有关。声源振幅越大,声音(越强);距离声源越近声音(越强)。

43、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物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紧、短、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较高,即振动(快),声音(高)。

44、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这部分的长度(越长)音高越(强)。

45、当物体快速振动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变(高),当物体振动减慢时声音就变(低)

46、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保质期)和(生产日期)。

47、食物在人体内经由了哪些器官: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48、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49、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

50、(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

51、小胖墩身材的主要原因是(营养过剩);豆芽菜身材的主要原因是饮食缺陷造成的(营养不良)。

52、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分为(加工食品)和(天然食品)两大类。

53、(加工)食品是指经过机器或化学药品处理过的食品,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会添加某些物质,食物也会损失一些营养成分。

54(天然)食品是未加工或只经过初级加工、不含任何添加剂的食品,它保留了大多数的营养成分。

55、加工食品中诱人的颜色是(色素)。

56、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的食品(绿色食品)。 

57、为了安全饮食,蔬菜水果要充分浸泡和(清洗),要多吃(绿色食品),少食(腌腊食品)等。

58(排序)和(分类)是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

59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叫做(分类)。

60、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将动物分成了3: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上走的、爬的或跑的)。

61、(林奈)设计了“双名法”给生物分类还制造出了“花钟”。

二、判断(19分)

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 )

2、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3、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 )

4、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5、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7、在大自然中,空气总是循环运动者的。(

8、云就是水蒸气。 ×

9、所有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合理搭配食物必须考虑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11、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12、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

13、云和雾就是水蒸气。( ×

14、不同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15、焚烧塑料会产生大量有害的物体。  

16、没有一种食物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 

17、水果可以代替蔬菜。( ×

18、加工食品能长期保存,所以我们应该多吃。( ×

19、吃饭时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消化。 

20、绿色食品就是绿颜色的食物。( ×

21、只有吃得多,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 ×

22、天然食品都是健康食品,我们可以放心的吃。( ×

23、一日三餐要按时定量。(√)

24、油的吸热和散热速度都比水的速度快。√)

2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消失后声音也不会消失。错  

26、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对话必须用无线电话。√)  

27、要想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就必须把橡皮筋拉的紧一点。√)

28、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循环流动,永不停息√)

29、食物中的蛋白质对人太的主要作用是供给维生素。(×

30、蔬菜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热量。(× 

31、弹橡皮筋时,紧的橡皮筋比松的橡皮筋的音调高。(

32、水和沙子在相同条件下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一样的。(×   

三、选择(16分)

1、关于空气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A占据空间     B没有质量    C有流动性     D能被压缩

2、小明家安装一个壁挂式制冷空调,应该把空调装在墙壁的(

A靠上的地方   B 靠下的地方    C中间

3、在夏天的烈日下,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这是太阳的( C )造成的。

A传导    B对流   C辐射  D散热

4、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食物是( A

A    B 黄瓜    C馒头

5、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是( B ).

A.鸡蛋      B.芹菜        C.馒头

6、为了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应该(

A一半浸在水里一半露在空气中   B全部露出睡面 C先浸在水里再拿出水面

 D一直浸泡在水中,读数后再拿出水面

7、二氧化碳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固体,叫做( C

A气冰         B液冰        C干冰

8、同一种物体,表面颜色深的与表面颜色浅的相比较(

A表面颜色深的吸热快   B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C无法确定

9、冬季,有时水缸、自来水管会被冻裂,这是因为(

A水缸或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把水缸或自来水管胀破了

B水缸里的水结冰时都凝聚到一起了,这样把水缸或自来水管冻裂了

C水缸或自来水管本身遇冷就会破裂

10、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物体上受冷后凝结的小冰晶是( B 

A    B    C  D

11、下列材料中,声音在( C )中传播速度快。

A空气        B  C钢铁

12、造霜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 C  )

A 0         B 0℃以上      C 0℃以下

13、下列材料中,导热性能最强的是( C

 A.木板       B.棉质毛巾     C.金属把手     D.瓷砖       

14、  C )能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A.牙齿       B.           C.唾液

15、澄清的石灰水遇到( B )会变浑浊。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16、“伏罂而听”的故事中,声音主要是借助于(A)传人侦察兵的耳朵。

A土地      B.空气      C.坛子

17、在演唱中男高音和女高音是( B )不同的表现。

A.音量       B.音调      C.音高

四、连线。

1、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振动幅度越大            声音就越弱

振动幅度越小            声音就越强

振动的频率越快          声音就越低

振动的频率越慢          声音就越高

2、把人耳的主要部分名称和它们的功能用线连起来,然后标出人耳的各部分听到声音的先后顺序。

听神经       收集声波         

耳蜗         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

外耳道       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收的信号

耳廓         传递振动

鼓膜         传送声波        

听小骨       产生振动

五、操作题:

1、空气会热胀冷缩吗?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答:实验名称: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气球、水槽2个、平底烧瓶、热水、冷水

实验过程:

 1)把气球套在平底烧瓶口

  2)把烧瓶放在热水中,欢察现象。

 3)把烧瓶放在冷水中,欢察现象。

实验结论: 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设计实验研究雨的形成原因。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3、设计实验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实验材料:玻璃杯、饼干2块、塑料袋、线

实验过程:把一块饼干放在玻璃杯中,另一块放在塑料袋中用线扎紧袋子,把它们放在房间中,

一周后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把饼干放在空气中,时间久了它们会变软。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

六、简答。

1、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压缩空气?

答:自行车轮胎和篮球充气、空气枪、公共汽车的门、喷雾器。

2、水和空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相同点: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不同点: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

3、把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

答:不能。开始可能会流进几滴,但再多就不会了。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了。 

4、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

: 食物应放在冰块的下方。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降,不断下沉的冷空气包围住要冷却的食物,从而达到尽快冷却的目的。

5、风是怎样形成的?

答:自然界中,冷空气和热空气总是在不断的循环运动着,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6、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什么?

答:少开车、少用空调、多养些净化空气的植物。

7、为什么人们冬天喜欢深色衣服,夏天喜欢浅色衣服?

答:因为深色衣服吸热快,冬天保热;浅色衣服吸热慢,夏天凉爽。所以人们冬天喜欢深色衣服,夏天喜欢浅色衣服。

8、水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

答:地面上的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不断上升,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不断聚集形成云,云越聚越多形成雨,降落到地面变成水。

9、为什么年年下雨,雨水却总是降不完?

答:因为水在自然界中是在不断地循环。

10、水有哪几种形态?在什么条件下它们会互相转化?

答:水在自然界中有液体、固体、气体三种形态。液态的水遇冷0℃以下会凝结成冰,冰遇热会融化成水,水受热会变成水蒸气。

11、厨房里的锅、铲子大多是金属制造的,为什么都有一个木头的或者塑料的把手呢?

答:因为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不同。金属吸热快,可以尽快将菜做熟。塑料吸热慢,避免做菜时烫伤。

12、温度的变化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请举例说明。

答: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如:蜡烛、巧克力、松香等遇热会熔化成液体,遇冷会凝结成固体。可以改变物体的体积。如:固体、液体、气体热胀冷缩。

13、在水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哪些事?请举例说明。

答:使乒乓球变鼓、弯玻璃管、炼钢提纯、铁轨留缝隙。还有夏天架线要松些、夏天车胎里的气不要充太足,以免爆胎、弯塑料眼镜腿。

14、为什么冰箱后面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

答:冰箱后面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是因为深色物体的散热性能更好。

15、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

答: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的白色长袍吸热性能差,而且宽大的长袍中可以形成气体对流,因此会使人感觉凉爽。

16、为什么海水和海边的沙子温度不一样?

答:海水和沙的吸热性能不同,在相同的光照下,沙升温快,海水升温慢,所以水中凉快,而沙滩温度高。  

17、在生活中,人们采取了许多减少噪声的措施。请举出三个实例

答:

1)、密闭声源,在声源处建造隔声墙,防止噪声直接向外传播。

2)、加强绿化,在繁杂的公路两旁植树造林形成屏障。

 (3)、添置隔音设施。

  (4)、给机器上足润滑油,即防止产生噪音,又能保护机器。

5)、在耳朵处加塞隔音装置,如好的耳

18、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答:耳廓收集声波后,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19、伏罂而听”的意思是什么?它运用的科学道理是什么?

 答:“伏罂而听”的意思是:人趴在地上,耳朵对着坛子,通过倾听从地下传来的挖掘声来确定方位。运用的科学道理是:挖掘声通过土壤和岩石这些固体向四面八方传播,传到坛子后引起坛壁的振动,又引起坛内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把声音传到了人的耳朵。

20、声音传递的路径是怎样的?

  答:声音传递的路径为:声源——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

21、如何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答:往食物中滴碘酒,淀粉遇碘酒会变蓝。 

22、如何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油脂?

答:将物质在白纸上涂抹,看其是否留下油迹来判断食物是否含有油脂。 

23、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则是:(1)荤素搭配(2)粗细粮搭配(3)多种食物搭配(4)每天都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5)和适量的水。

24、只吃我们爱吃的食物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因为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

25、你认为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好?(至少举出3例)

 答:(1)细嚼慢咽。(2)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3)饭前洗手,饭后漱口。(4)荤素搭配。(5)讲究口腔卫生。(6)保持良好心情。

26、人们都知道“病从口入”,请结合所学知识提出注重食品安全的方法?

答:(1)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2)多清洗,多浸泡。(3)少吃腌腊食品。(4)多吃绿色食品。

27、每当饭熟的时候,我们揭开锅盖,锅盖上会有许多小水珠掉下来,它们是从哪里来的?

答:它们是水蒸气受冷时凝结成的小水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