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趣盎然七夕联

 云帆高扬 2019-12-27

情趣盎然七夕联

        嗨,朋友们好!

  大家知道,夏夜,最浪漫的故事离不开“星”和“月”。今天我给朋友们讲一则与七夕相关的星月巧对。

  首先,隆重介绍一下今天出场的两位才子哥,他们就是明朝的高启和杨基。

  高启年轻时就很有诗名,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这样点赞高启:“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什么意思呢?纪晓岚是在说,高启是一位天才,在明朝的诗人中他应该坐头把交椅,高启属于明代诗坛上最牛的“模仿秀”,学什么像什么,当然他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杨基呢,是高启的朋友,能书擅画,他的诗歌风格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当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有一次,杨基在诗坛大咖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那时杨维桢已经是举国知名的大家,他对杨基倍加称赏,说:“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

  你说高启和杨基这一对好友聪明不聪明?厉害不厉害?

  某天月夜两人相约,一起在星空下散步。他们可不是为了在朋友圈晒步数,而是要去寻找写诗作对的灵感。高启仰望夜空,多情的月亮让他才思泉涌,一联妙句脱口而出:

  玉兔捣药,嫦娥许我十五圆;

  这出句非常有情趣,拟人手法运用得十分自如。“嫦娥许我”,这四个字仿佛告诉人们:我高启刚刚和嫦娥视频通话了,嫦娥已经答应我十五的时候团圆。你看,这出句高不高,妙不妙?真不愧是姓高的出句。

  玉兔捣药,来自古代的传说,是讲月宫中有只白兔在舂捣药材。晋代傅玄《拟〈天问〉》有这样的诗句:“月中何有?白兔捣药。”李白《朗月行》发出疑问:“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是啊,这药给谁吃呀。

  嫦娥,原作“姮娥”或作“恒娥”,后来因避汉文帝刘恒讳,所以改作“常娥”“嫦娥”。嫦娥多用来喻指美女,或用作月亮的别称。传说嫦娥的丈夫后羿,从西王母处求来了长生不死药,自己还没来得及服用,就被嫦娥偷偷吃下,事实证明,这绝对不是假药,嫦娥吃药后立马奔月成仙了。

  高启的出句已经很奇妙,那么对句如何呢?杨基这样对道:

  喜鹊成桥,织女约郎初七渡。

  对得真好,特妙,实在高!

  “玉兔捣药”、“喜鹊成桥”都出自古诗,恰好成对。你那是“玉兔”,我这是“喜鹊”;你那儿一人孤零零捣灵药,我这里众人拾柴火焰高,搭起了跨越银河的幸福桥。你那位嫦娥聪明颜值高,我这里织女勤劳又窈窕。你“十五”才“圆”,我“初七”就开始“渡”了。当然,当然我知道你月月有十五,我一年才有一次“七月初七”,但是,咱追求的是高品位,“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喜鹊成桥,这个神话传说妇孺皆知,农历七月初七之夜,乌鹊填天河成桥,以渡牛郎、织女相会。唐代李郢yǐng《七夕》诗写道:“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

  玉兔捣药,嫦娥许我十五圆;

  喜鹊成桥,织女约郎初七渡。

  高启和杨基合作完成的这副巧对,真是妙趣横生,回味无穷,令人拍案叫绝。

  朋友们,本期的《阿扬说巧对》到此结束,谢谢收听。

  点赞是前进的动力,转发是最好的奖赏。

  朋友们,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