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思 | 好教师什么样?

 孙德勤 2019-12-27


一种更美好的校园生活

Yizhong geng meihao de xiaoyuan shenghuo

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好教师?这是一个非常私人化的话题,同时又是一个关乎价值判断的命题。从专业的角度说,好老师应该是师德高尚、学理精深、课堂精彩、为学不止。但仔细一想,这样的好是一种怎样的高度?高大而全面的要求对于教师的发展来说并没有什么指导意义,倒还不如说一些“什么样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来的能让人有所感触。同时,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什么是好教师,颇有一些自说自话、自娱自乐的意思。如果非要说,我更愿意从一个同行的角度,去描述我对同行的认识;或者从一个学生的角度,来说一下对以往老师的回想,也算作对自我的一种要求,反求诸己,寻找到前行的方向。

我目前的认识是:好老师应该是能用独立之精神烛照他人的人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陈寅恪先生在《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所抒发出的内心之声。叔本华也认为:不要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要能用独立精神烛照他人,教师首先自己要有独立精神。而要能呈现他的独立精神的,我以为,至少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有鲜明的专业自主,二是有客观公允的认识,三是能不断反思。


【陈寅恪(1890.7—1969.10),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一、所谓有鲜明的专业自主,就是有独立的自我发展意识。美国教育学者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1]

他认为: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是一个处于复杂的、不断需求的、终生自我发现的过程中的敏感领域”。回顾教育发展历史,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到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从统一学制到班级授课制基本成型,教育逐渐发展成为“科学教育学”。与此同时,教师逐渐成为一种“专门”人才。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教育研究的深入,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师自身的发展等都被成为一种对象开始被分割,发展演化成更为细密的教育学分支,它们之间界限分明、互无需求——而这,恰恰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教师自身“离散”的学科根源。加之当下一些文件的威逼利诱、部分专家的指手画脚,让大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处于一种迷离状态。帕克·帕尔默所说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教师对自我的一种观照意识,是把工作中涉及的教、学和自身的发展融为一体。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教师对自我的认识和专业发展具有一种独立意识。在此前提下,教师的发展才不是为了什么、成为什么或超越什么。同时,教师才有可能将主要的精力用于教育活动本身、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诸多细节、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去发现教学环节中的诸多美妙、去探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科学途径……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作者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帕克·帕尔默带领教师为重新点燃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帮助我们建立了对教学的共同认识。他也号召有关的教育机构在这方面支持教师。教育是带领孩子们进行一次心灵之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用更真实的方式来看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生存。这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对教师生涯进行探索的书。教师、和教师相关的人,以及任何关心教育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

二、所谓有客观公允的认识,就是不盲。这里的认识,当然可以指很多方面,作为教师,我们至少应该对自己所教学科,教育所涉及的重要内容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认识——在还没有某层面上的定论之前——至少,尽量不人云亦云。比如近期的“核心地理素养”。关于其构成内容,现在只是一个“流传稿”,但目前各大基础教育期刊上,对各学科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已经开始出现大量的“论文”:或通过实践来“证明”之合理、或通过阐述来论述其之先进。颇让人感到一种肉麻中的有趣!这个现象以前也很常见,想当初在三维目标出现时,它是多么的光荣伟大正确,现在呢,这样以前事关三维目标的论文放在何处?!个人以为,如果真的为“核心素养”、为学科着想,在目前阶段,我们更多地应该去思考我们各自学科的这个学科发展核心素养的“内容”是否有问题、有什么问题、怎么表述才能各切近学科所培养的那个素养的“核心”!《大公报》创始人张季鸾在1926年提出“四不”办报方针,其中第四点为“不盲”。教师也当明之。“不盲者,非自朔其明,乃自勉之词。夫随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冲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不盲从、不盲信、不盲动、不盲争,在当下喧嚣而变幻的教育时尚界,已是无比珍稀和珍贵。


【张季鸾(1888—1941),名炽章。中国新闻家,政论家。祖籍陕西榆林,就读烟霞草堂,师从关学大儒刘古愚,得到陕西学台沈卫(沈钧儒叔父)的赏识和器重,1905年官费留学日本。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复杂的政治背景下,张季鸾以一个报人的身份能够赢得方方面面的认可,实在是他的独到之处。】

三、不断反思。我一直认为,反思而能省。灵魂的抽身回望,会让我们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说过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有太多这样的人,在他们自认为思考的时候,只不过是在重复自己的偏见。”所以我想,反思,还不仅是回望,它更应该是在一段亲身实践之后的理性思考,否则,就容易让我们陷入冥想和固执偏见。

雅思贝尔斯说: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虽然我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怎么都找不到这句话,但我还是将他引来,用一句形象的话语来借以说明教师独立之精神对学生影响之重要:一个跪着的教师是无法教育出一群站直的学生的。所以,胡适先生1946年在北大演讲中说:“你们要争独立,……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们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或许,对于不同的人,教师的好可能只在某些点上,比如教书教得好,班级管理的好等等。但于社会、国家、学生长远来说,独立之精神,会让我们的学生心中能想、身体能行、眼里有光。

[1]帕克·帕尔默著,吴国珍、余巍等译.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