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最著名诗人及诗选欣赏(五)

 高山仙人掌 2019-12-27

郑敏

       郑敏,(1920—),福建闽侯人,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哲学系。1952年在美国布朗大学研究院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郑敏出版的诗集有《诗集1942-1947》(1949)《寻觅集》(1986)《心象》(1991)《早晨,我在雨里采花》(1991)。96岁高龄的郑敏先生是“九叶派”诗群至今为止硕果仅存的代表诗人之一。郑敏的诗歌写作生涯,自上世纪40年代就开始了,并且一直延续到当下,堪称横跨整个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的一棵“诗坛常青树”。

《树》

我从来没有真正听见声音
像我听见树的声音,
当它悲伤,当它忧郁
当它鼓舞,当它多情
时的一切声音
即使在黑暗的冬夜里,
你走过它也应当像
走过一个失去民族自由的人民
你听不见那封锁在血里的声音吗7
当春天来到时
它的每一只强壮的手臂里
埋藏着千百个啼扰的婴儿。
我从来没有真正感觉过宁静
像我从树的姿态里
所感受到的那样深
无论自哪一个思想里醒来
我的眼睛遇见它
屹立在那同一的姿态里。
在它的手臂间星斗转移
在它的注视下溪水慢慢流去,
在它的胸怀里小鸟来去
而它永远那么祈祷,沉思
仿佛生长在永恒宁静的土地上。

郑敏早期代表作是创作于1940年代的《金黄的稻束》: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是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收获场景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深刻哲思与感悟,这种形而上的主题意向与诸多现实主义诗人笔下的“农事诗”具有本质性的区别。事实上,“金黄的稻束”给了诗人一个非常具有思想穿透力的灵感。“金黄的稻束”到了秋天的时候被收割了,于是诗人自觉不自觉的联想到“母亲”。
       从审美角度来看,这首诗的画面鲜明,色彩丰富,现场感很强,达到了里尔克所强调的雕塑效果,即让思想像雕塑一样可以感知和触摸。所以这首诗写得很饱满,很丰富,也很深邃,它在艺术上非常成功。它带给了我们非常深刻悠远的哲思,重新擦亮了我们洞察事物奥秘的眼睛。郑敏先生的诗歌就是这样,她能从日常万物的身上发现与众不同的哲理感悟。

     《心象组诗》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是郑敏诗歌中期生涯的一个代表作,这组诗出色的地方在于诗人创造了一种心灵的幻象,并在其中融入了深刻的生命哲学的感悟。现引这组诗的一个诗节:


在昼夜交替的微光中
心象自我涌现
在画布上
坚实而又虚幻
我捕捉到的
不是光滑的鱼身
是变幻不定的心态
但,听,风的声音
不停的信息
在沉寂中形成
它来自夭折的年轻人
涌向你……

       这首名为“心象”的组诗一共有十三个诗节,诗人把十三个心灵的片段组合成一个立体化的心理景观。这不仅是一种生命的幻象,更多的是表达了她对生命的哲理性感悟与神秘性体验。
       诗的结尾令人震撼:“那扇门仍在那儿/但它不再存在/多年以后当人们/扭过头来回顾/才能看明白/那是一扇/通向神曲的门”。
      通过戏剧性的手法,诗人把命运的庄严感写出来了。通往“神曲的门”的意思就是,你有可能通向地狱,也有可能通向天堂。所以诗人在这里写出了命运的神秘莫测。读完这一节诗,我们对“门”所具有的象征性内涵有了深层的领悟。我们由具象的门,联想到无数扇抽象的代表我们命运的“门”。这个“命运之门”对我们的人生更具重要性。总而言之,作品传达了一种形而上的生命体验。

      作为一名擅长进行形而上思考的诗人,郑敏对死亡主题的触及与表现在中国现当代诗人中间是非常突出的,她在上世纪40年代与80年代均写过数量不少的表现死亡主题的诗歌佳作,但在90年代初,郑敏写出了一首表现死亡主题的出色长诗,名为《诗人与死》。她以诗友唐祈在困境中不幸死亡的事件为诗思聚焦对象,由现实而跃入精神、哲学层面,对诗人之死予以了深入灵魂的艺术呈现,是她晚期作品中公认的杰作。

是谁,是谁
是谁的有力的手指
折断这冬日的水仙
让白色的汁液溢出
翠绿的,葱白的茎条?
是谁,是谁
是谁的有力的拳头
把这典雅的古瓶砸碎
让生命的汁液
喷出他的胸膛
水仙枯萎
新娘幻灭
是那创造生命的手掌
又将没有唱完的歌索回
将我尚未闭上的眼睛
投射向远方
那里有北极光的瑰丽

      这是长诗的第一节,奠定了沉思死亡的叙述语调。经过了许多浓烈的情感的倾泻之后,最后,一贯以哲理诗人形象矗立在新诗界的郑敏还是将死亡与永生(永恒)联系起来,并由唐祈的死联想到自己的死亡结局:“将我尚未闭上的眼睛,投射向远方,那里有北极光的瑰丽”。这里已将死亡高度审美化了。到结尾的时候,诗人甚至对死亡怀有更为瑰丽动人的精神向往:诗人,你的最后沉寂/像无声的极光/比我们更自由地嬉戏。
      在此,诗人把死亡的境界进行了审美的提升,哲理的提升,灵魂的提升,整首诗的境界因此得到了空前升华。它以典型文本的方式,凸显了郑敏诗歌创作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思想艺术风貌。 


艾青

       艾青(1910年03月27日—1996年05月05日)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等。浙江金华人。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 [1]  》,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我的保姆》(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从思想内容上看,咏叹民族命运,呈现出忧郁、感伤逐渐转向悲壮、高昂的诗风。写实与象征互渗,想象和感受独到,渴求光明、真理的情思线索,并有大幅度延伸,更为深沉、凝重、睿智,注重在具体物象中把握超越物象的意蕴,走向象征。 朴素、凝练、想象丰富、意象独特、讲究哲理,是艾青诗歌的一贯特点。

《礁 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象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从艺术手法来看,在《礁石》一诗中,诗人把他对生活的独到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象征性的形象之中,使礁石人格化,所以在读的时候,应该超然于物外,想得更深远。的确,象征手法的运用,使这首诗言有尽而意无穷! 以微笑的方式生活,无论你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挫折,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这是《礁石》给我们的最深刻的启示! 

《希 望》 


梦的朋友 
幻想的姊妹 
原是自己的影子 
却老走在你前面 
像光一样无形 
像风一样不安定 
她和你之间 
始终有距离 
像窗外的飞鸟 
像天上的流云 
像河边的蝴蝶 
既狡猾而美丽 
你上去,她就飞 
你不理她,她撵你 
她永远陪伴你 
一直到你终止呼吸 

      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艾青从对农村劳动人民的热爱和接近他们的要求出发,十多年来,一直向他们呈献着自己最真切的诗情。
      艾青的诗歌以它紧密结合现实的、富于战斗精神的特点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优良传统,又以精美创新的艺术风格成为新诗发展的重要收获。这里既反映了作者的艺术才能,又铭记下他严肃的、艰苦的艺术实践。在他的诗歌中,饱满的进取精神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带来鲜明。艾青的诗歌具有鲜明深刻的形象,随着诗歌结束,形象也就完成。形象,不仅指人,也包括物,以及思想等的形象化。

艾青名言名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动乱不安的年代,友谊像阴天的芦苇,在风中哆嗦着,发出听不见的哀叹。—— 艾青 

说什么家乡不家乡,灶王爷贴在腿肚子上。祖国的山河处处都可爱,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乡 ——艾青【勘探队员之歌】 

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座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不是瀚海蜃楼,不是蓬莱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艾青 

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去问南来的燕子,去问轻柔的杨柳......艾青《窗外的争吵》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最起锚所激起的 那搐敞陛缎桩等标劝钵滑一片洁白的浪花……艾青【盼望】 

谁的泪水退回内心?谁的汗水落地成河!而谁在溯游在水之中央守住梦想的温床?生命的洪浪此起彼落。在川流不息的日子里我守住梦想。守住灿烂的阳光正如守住涉足远行的方向!...........艾青 【守住梦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