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点东西都不给买,真是不孝”父母和孩子眼里的“孝”天差地别

 魏亭亭 2019-12-27

《孝经》中提出: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在人们眼中,尽孝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不可违抗的规律。
然而,也正是如此,许多父母把孩子绑架在“孝”的名义下,让孩子身处迷雾中,看不清前行的方向。

01
小西的父母生活在农村,且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
村里经常会有一些不法商贩来跟那些村里的老一辈宣传自己的保健品,只需吃上一个月,即一个疗程,就能够治愈体内某种疾病,而且价格还不低,足足两万多。
许多老一辈的人被商贩的长篇大论洗脑,对此深信不疑,于是迫不及待地让自己的孩子给他们买下这保健品。
上次清明小西回家的时候,她妈妈就要求她给他们买这所谓有神奇功效的保健品。
小西当场摇摇头,表示拒绝。

她坐在妈妈旁边,很耐心地对她说:“妈妈,这些其实都是骗人的,哪有那么好的东西。就算有,他们怎么不拿去上市,还跑到这乡下向你们推销呢。
哪知,她妈妈却丝毫不领情。
她妈妈怄气道:“村里很多户人家的孩子都掏钱给他们的父母买了,就你懂得多,不给我买,都忘了我怎么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你养大了,现在要你给我买点东西都这么难,真是不孝。
小西没办法,最后还是忍痛从自己本来就不多的积蓄里抽出两万块给母亲买保健品,满足了母亲的意愿。

然而,吃了所谓了一个疗程,也并没有什么见效。小西为这事,至今还与父母耿耿于怀。
“孝”是父母手里握得最有力的一张牌。千百年来,中国的“孝道”体系已经在社会上根深蒂固,他们害怕打破这个平衡,背负不孝的罪名,从而遭到道德的指责和全社会的唾骂。
所以,有的时候,一些不理智的父母就不去考虑孩子的想法,无论自己想要什么,是否合理,只要是以“孝”的名义就能帮助自己得到。

02
在“孝”的名义下,有的人较为幸运,像小西那样损失的是钱,而更不幸的人则差点赔上了自己的人生。
前年,那个声音清甜,歌声嘹亮,被称为亚洲流行天后的张韶涵重回观众视野,站到了《我是歌手》的舞台上。
当聚光灯打在她的身上时,我看见她的眼神一如既往地宠辱不惊,笃定光亮。
这个如今蜕变得华丽丽的女孩,也有着一段不堪回首的曾经。

当初,她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有一个与自己亲密无间、无话不谈的妈妈。然而,后来因为钱的问题,她们的关系急剧恶化。
她的母亲趁她生病濒危之时卷走了她积蓄多年的财产,不仅告女儿弃养父母,还向媒体爆料张韶涵的种种虚假丑闻。
张韶涵因此被带上“弃养父母,不孝女”的帽子,一度对世界绝望,陷入谷底。

十年来,她一直背负着“不孝”的罪名艰难地生活着。
母亲的指控,给她造成了一辈子的心理创伤,她不得不花将近十年的时间走出阴影,重回那个让她梦寐以求的舞台。
自私的父母,总是让自己的孩子在“不孝”的名义下苟且,放纵社会的流言蜚语去吞噬他们原本纯洁美好的人生。
而往往忽略了,这样所带来的伤害对孩子来说恰是深入骨髓的。

03
我邻居一个今年刚满25岁的女孩前段时间找我聊天。
她说,对于结婚这件事,她很焦虑,父母曾在她上大学的时候严令禁止她谈恋爱,害怕她影响学业。
她长得眉清目秀,活脱脱地给人“初恋”的感觉,追求者自然不少。
但正是害怕违背她父母的意愿,她拒绝了一个又一个追求者的爱慕之情。

大学四年,她连男生的手都没有牵过。
等到大学毕业了,她父母发现身边同样大学毕业的姑娘都陆陆续续结婚了,心里便开始着急起来,害怕她到时候年纪大了嫁不出去。
于是,每次那个女孩回家,父母都安排她去相亲。
她觉得很反感,每次都强烈反抗,因为她认为当初父母的“不能早恋”的要求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了她。
但父母却开始以“不孝”的名义来数落她,说她会让别人家笑话自己嫁不出去,丢了父母的脸面。
她觉得委屈,跟父母拌起嘴来,情况一度恶化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而就在前几天,她告诉我,她的父母已经不逼她相亲了。
原来是,她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找了个机会平静地坐下来跟父母说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希望他们理解她。
最后,在她的一番肺腑之言下,父母选择尊重了她的选择。
这让我想起在一期《奇葩说》中,蔡康永说的一句话:我对父母最感激的是他们从来没有催过我结婚,他们在世的时候,如果催过我结婚,那你们今天就看不到自由自在的蔡康永坐在这里
原来,最爱孩子的父母,莫过于懂得尊重孩子的想法,给予他们选择人生的自由。

04
在知乎上看到过一句话:父母等了我们一辈子说谢谢,而我们却等了父母一辈子说抱歉。
我想,这句话用来贴合今天的主题丝毫不为过。
有时候,父母与子女双方,都很少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看待问题。
所以,双方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形成了不一样的价值观。
在传统的观念下,父母理所当然地把自己所做的一切视为对自己孩子的爱,并希望他们能以更甚的方式去回馈他们,否则就是有悖伦理,有背道德。

但孩子则认为,这是一种对自己的“道德绑架”,逼自己去做不正确的事情,而绝非父母口中至高无上的爱。
纪伯伦的《先知》里有这样一句话:你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求的孩子。他们借你们而来,却不是因你们而来。
尽管他们在你们身边,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把你们的爱给予他们,却不能给予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努力效仿他们,却不可企图他们像你。
爱孩子的父母,应该是可以容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想法,尽其所能给他们的生活给予指导。
愿你可以成为这样的父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