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刺果甘草 | 豆荚上都是刺

 文冠厚朴 2019-12-27

一片枯色的京郊野地里,雪后的强风吹过,风声混杂着沙沙声。是曼陀罗的沙锤、苘麻的鼓、刺果甘草的响板、禾草的弦... 在演奏。

↑从左至右:曼陀罗、苘麻、刺果甘草

【 刺果甘草 Glycyrrhiza pallidiflora 】豆科 >> 甘草属 


中国人或多或少都吃过一些甘草,各种中药中成药的配料表里,经常会出现“甘草”两个字。它以根入药,除了止咳,中医药中被称为“国老”的甘草还能起到调和各路药材的作用,用途十分广泛。

↑顾名思义,果荚上都是刺;果荚短小,含1~2枚种子

虽说与甘草同属,但刺果甘草根不含甘草甜素,主要用途是外用杀虫,是万万不能与甘草混淆的。

我在北京野地里见到的大都是刺果甘草,没见过甘草。它们相对喜欢荒废的田野和山坡的阳面。

冬季,刺果甘草那长满小刺的果序比苍耳、鬼针草还讨人厌,被刺扎到衣物里很难弄出来。短小的豆荚里一般只有两颗种子,成熟后裂开两瓣,种子就从中掉落。

夏天,它们的花朵倒还算可爱。白色或淡紫色小花紧密排列成穗状,生于叶腋。


叶片则是典型的羽状复叶,小叶相当狭长。

那正品甘草,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长啥样?我在北京世园会的药用植物园里见到了它。

相比之下,甘草的花序就稀疏多了,花色也更浓些。

[1]图片来自https://www.

每个果荚的种子数目更多,果荚长而弯曲,果序看起来像个攒起的拳头。

叶片也有较大的差别。相比之下,甘草小叶圆胖,小叶叶缘呈明显的波浪形。

[1]https://www./plant/glycyrrhiza-uralensis.html

作者:蒋某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