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气污染治理年度验收:3大重点区域成绩单来了!

 时间变成水 2019-12-27

◆ ◆ ◆  ◆ 

2019 年三大区域的 PM2.5 下降情况如何?接下来想要打赢蓝天保卫战,还应该考虑哪些?

1978 年至今,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经历了五个阶段。最初的大气污染治理主要针对工厂粉尘治理,到如今,无论是从治理对象、手段还是治理小组的建设上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尤其是京津冀及其周边区域、汾渭平原和长三角地区3个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找准 “病因” 才能“对症下药”,想要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要从污染较严重的地方进行突破,三大区域的治理重点具体如下:

2019 年,大气污染治理进入攻坚期,尤其是对于工业废气排放的防治、散煤整治等方面,采取了差异化分级限停产,并针对不同省份城市的煤炭消耗情况,根据以往的治理成效等对其进行了 “小目标” 设置,三大区域联防联控,力求在追求蓝天白云的同时,发展经济。

在此推动下,三大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环保在线小编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月空气质量状况进行了汇总,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京津冀、汾渭平原和长三角三大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成绩:

从上表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一年来,三大重点区域的 PM2.5 浓度处于下降趋势,大气污染治理的区域性和季节性明显。

这意味着,虽然在治理 PM2.5 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治理情况不稳定,距离形成常态化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仍有差距。

今年秋冬期间,我国计划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 PM2.5 平均浓度下降 4%,汾渭平原平均浓度下降 3%,长三角地区平均浓度下降 2%。通过 10 月和 11 月的空气质量情况来看,大气污染治理形势较严峻。

除了 PM2.5 治理外,有专家指出,臭氧污染也应该引起重视,尤其是夏季温度较高的季节。

针对两者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未来三大重点区域的治理过程中要注重 PM2.5 和臭氧的协同治理。同时 VOCs、二氧化碳等污染物也不能忽视。

随着蓝天保卫战收官之年的来临,大气污染防治进入了新的阶段,对此,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建议,重新考量重点区域的范围,川渝、长江经济带等也要多加关注。

不管怎么说,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治上已经走出了“中国经验”,在全球气候危机的胁迫下,大气污染治理的步伐仍不停歇,只会越走越快、越走越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