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人居奖颁给了乡下的“土房子”,穆钧的十年生土探索

 houfour 2019-12-28

穆钧长期致力于以生土为代表的传统营建工艺的实践与研究,他在乡土扎根十余年,探寻这片土地中自然、人文和社会互动发展的逻辑。他不仅将目光聚焦于乡村,还将传统建造技艺融入到现代的设计体系之中。故乡不再沉睡于记忆,童年的“土房子”正带着在时代变迁中流浪已久的乡愁,缓缓走入现代。

*文末互动福利


穆钧

土上建筑主持建筑师。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现任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博导,兼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土建筑、文化与可持续发展教席”负责人、无止桥慈善基金项目委员会主席等职务。

“万物生于土,而终归于土”。近日,穆钧团队所完成的“现代生土营建研究与推广”系列成果,荣获世界人居基金与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发布的2019年度世界人居奖。该奖项旨在选拔表彰具有实用、创新、可持续和良好推广性的住房解决方案。长期以来,穆钧团队致力于以生土为代表传统营建工艺的更新应用与研究,并通过实地调查和传统营造经验的科学提炼,利用现代生土材料优化原理,研发出适合于我国村镇建设现状的生土建造技术系统。

我们,曾像鄙夷土布衣裳一样摈弃延续千百年的传统,像追逐“的确良”一样拥抱工业化的一切。而今天,我们想要表达的,并不是要去取代或是否定什么,而是希望在所谓“最好的”唯一选项之外,探索属于今天的“纯棉制品”。我们希望,在冰冷的钢筋混凝土丛林之中,人们能够重新触摸和品味人类沉淀千百年的传统与智慧,感受那份久违的真实和温暖,思考传统价值之于今天的意义。
——土上建筑



土生土长

后现代工业时代,自乡土历史孕育而生的
传统生土建造技术仍带有流浪的乡愁

 
您如何使用现代生土建造技术实现世界人居奖所定义的具有实用、创新和可持续性的住房方案及人居环境?

中国的生土建筑最早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时期,距今已经有五六千年的历史。据2010年住建部进行的农房普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仍有6000万人口居住在不同形式的生土民居建筑之中。虽然生土建筑冬暖夏凉,但在力学和耐久性方面存在缺陷,在外表上也不够“现代”,所以无法满足今天人们日趋多元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多年来,大众逐渐形成一个观念,生土建筑即意味着农村危房,更是贫困落后的象征。我们希望通过进行现代生土营建研究与推广以及对地域自然材料资源与传统营建智慧的发掘,能以诚实、朴素的设计来回应我们在生活、文化、生态可持续等方面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展示生土建筑的魅力。
 
△ 毛寺生态实验小学

2004年,我参与了导师吴恩融教授筹备启动的位于甘肃庆阳地区的“毛寺生态实验小学”项目 。校舍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小冬季采暖能耗。为此,我将当地可得的所有传统的或工业化的建筑材料及其建造技术,利用软件逐一引入进行模拟实验。最终决定利用当地以土坯、秸秆等自然材料为基础的传统建造技术,并通过性能评估融入细部设计。即使在气温平均低达-12C的1月,无需任何采暖措施,仅利用40多个学生的人体散热,教室室内便可以达到适宜的舒适度。


△ 通过热学软件模拟试验,横轴表示运用不同技术的造价增长百分比,纵轴表示冬季室内气温随之提升的度数。实验表明实用当地以土坯为代表的传统建造技术最具性价比。
 

传统生土建造技术之所以应用广泛,主要源于生土材料所具有的一系列优点。与农村传统建材相比,生土材料具有突出的蓄热性能,仿佛会“呼吸”,可使室内冬暖夏凉。同时,这种材料也具有可再生性,房屋拆除后可反复利用,甚至可以作为肥料回归农田。基于生土基的技术施工简易,造价低廉。加工过程也低能耗、无污染,据测算其加工能耗和碳排放量分别为粘土砖和混凝土的3%和9%。

 

△ 毛寺生态实验小学。除平整土方所必须的挖掘机以外,小学的施工全部由本村的村民利用手工工具建造完成。利用最基本的以生土和自然材料为基础的建造技术,提升建筑热特性、减少建筑能耗。


近几年得益于在现代夯土材料优化机理研究方面的突破,我们已经有效的克服了传统生土材料的固有缺陷。通过多方面的本土化研究,可以使生土材料的生态效能在现代建筑体系中的充分发挥成为可能。我相信生土建筑在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根据原状土土质粒径构成的特点,添加相应比例的细砂和石子,通过含水率的控制和强力夯击带来的物理作用,使得干燥后形成的夯筑体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得到极大的提升。

 
 

作为一种自乡土历史孕育而生的传统技艺,生土建造技术从传统中汲取了哪些优势与特色?它与现代主流建造工艺有何不同?

每当被问及传统夯土和所谓现代夯土的共性和差异时,我们往往会拿布料做比喻:传统夯土就像过去人们穿的土布,用棉花土法手工织造,曾经被视为只有穷人才会用的布料。随着聚酯纤维的发明,可机械化量产,且更为平整光鲜、更易于裁剪塑型的“的确良”布料一度风靡全国。而今天,因为人们已经意识到,穿着的舒适健康与外表的光鲜靓丽同等重要,所以具前二者优点的纯棉制品便成为人们最贴身的布料。

后工业化时代,人们已经在向自然回归,但这不是简单的回头,而是一种基于反思的螺旋上升。可以说,现代夯土正是我们现阶段努力研究的生土类“纯棉制品”

 

△ 毛寺生态实验小学。教室北侧嵌入台地,保证南向日照的同时,有效地减少冬季教室内的热损失。土坯墙中加入绝热层的传统屋面、双层玻璃,以提升建筑抵御室外恶劣气候的能力。部分窗洞采用切角处理提升室内的自然采光效果。
 


现代的“土房子”
 
 亲手触碰泥土粗糙的纹理
一呼一吸间皆是童年

 

“土”作为一种传统建造材料该如何融入到现代的设计体系之中?您做出了哪些实践?

西方以法国为代表,生土性能优化研究起步很早,已取得长足的发展,通过土砂石级配而非化学改性的方式,就可以极大地提升传统生土在力学和耐水性能。但落实到建造层面,相关技术是建立在西方发达的工业体系之上,很难直接引入到中国,尤其进入各地现状差异较大的农村地区。

2011年我们在甘肃会宁启动了“现代夯土民居建造研究与示范”项目,根据农村房屋的建设现状因地制宜,提升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形成符合农村建房模式的技术系统,并且研发出一套符合村民习惯、成本低廉且操作简单的模板。同时,基于已形成的技术系统,我们也在不断拓展满足现代建筑设计要求的视觉表现、细部设计,以及材料的潜在设计语言等,先后完成了万科西安大明宫楼盘夯土墙景观工程、马岔村村民活动中心,以及正在进行的若干公共建筑项目。

 

△ 万科西安大明宫楼盘夯土墙景观工程。首次引入发达国家已成熟的铝镁模板夯筑体系,结合方案设计需要与大规模夯筑施工的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
 

△ 马岔村村民活动中心。活动中心除了满足马岔村民日常公共生活服务需求外,也是该地区推广现代生土建造技术的培训基地。
 
 

为了适应时代变迁和人们需求的变化,您认为这项技术还将有哪些新的发展及运用?

生土应用实践目前常见的有三个方向。首先是在传统村落保护领域,进行传统生土民居的修缮改造或新建,保护传统风貌。第二是应用于现代建筑,如今国内外都有大量团队进驻做出实践。将土视为一种新的材料,根据不同的定位,强调其生态性或者材料特定的表现。第三是与艺术相结合,目前这一方向目前仅处于萌芽阶段。我们曾经举办过“土生土长生土建筑实践京港双城展”,希望人们能够重新认识我国生土营建的传统,在了解现代生土材料科学的同时,思考与审视以生土为代表的传统营建工艺在今天的应用潜力与相适宜的发展定位。

法国每年都会跟当地的中小学合作举办建造节,让孩子们发挥奇思妙想,使用生土亲自动手进行创作。我认为这种活动非常有意义,可以让更多的下一代从小亲身感受和体验生土应用的传统,抛弃“土代表着贫困落后”的既定印象,更加真实地感受传统的魅力。

 

△ “土生土长”生土建筑实践京港双城展。通过图文展板、实物工具、样品试件、建筑模型等形式,全面呈现中国传统生土民居建筑及其建造技术、生土材料应用基本科学原理、生土材料美学表现等多个板块内容。

 


传承与复兴
 
传统正跨过新旧的割裂,重新生长
聆听属于时代的低语


如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传统建造工艺?如何将其传承下去?


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是动态的,是过去这一历史时期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和能力要素相互作用的特定产物。如今,虽然自然要素的变化相对较小,但是随着社会发生的巨大变迁,人文要素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伴随着近现代经济与科技水平大跨越的发展,人们无所顾忌地利用地域条件,利用现代科技重塑传统的技术体系,从而产生了传承的割裂、地域化的丧失,以及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在今天,不论是以传统保护的名义全盘照搬传统技术,亦或“要求”人们仍住在过去的传统民居中,似乎均不适宜。


△ 马岔村村民活动中心。如同在地里生出的土块,自然地融入到当地的空间景观之中
 

虽然如何传承并不存在标准答案,但我们应当相信在宏观层面,至少可以有这样一种回应,即:应当传承人们为满足不断变化发展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充分顺应或利用本地的气候、地貌、潜在的材料资源等自然条件,借助自身具备的经济和科技能力,探寻最适宜的解决方案的自觉意识和智慧。就像几千年前四处流浪创建家园的祖先一样,因地、因时、因人而制宜。建筑如同从土地中自然生长出来一般,具有生命力,是个土生土长的东西。

 

△ 马岔村村民活动中心。其空间功能被设置为可供集会与看戏的场院和四个相对独立的土房子:多功能室,商店,医务室和托儿所。村民和孩子们在活动中心旁驻足、玩耍。
 
现在乡村建设已经被高度重视与强调,结合您多年的实践经历,您认为什么样的建设才能切实地为乡村创造价值?

传统民居的发展和演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源于需求条件变化的相对缓慢,使得传统乡村社会中的精英阶层和能工巧匠,利用具有高度延续性的科技和经验积累,不断探索寻找到每个时期相对适宜的平衡点。

而近代以来,中国乡村巨大的变迁以及建筑科技的大跨越发展,使得当前的乡村社会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依靠自身的能力寻找平衡。作为专业人员的我们,需要扪心自问:我们为他们提供了什么选项?他们能够选择和模仿的也只能是在城市里看到的一切。

相比各种“家电下乡”“建材下乡”,当前的中国乡村,更加迫切地需要“引智下乡”,迫切地需要各领域的专业人员,真正地深入农村,发挥过去能工巧匠的作用,与当地的村民一同研究和探索,如何利用本地的资源和条件,去解决实际问题,以顺应日趋多元的客观需求。
 


△ 门等村公共活动中心。该项目为住建部委托针对传统村落中较为普遍的民居空废化现象,委托土上建筑团队开展的改造设计研究和建设示范。其设计最大程度保留老建筑历史的印记,并且挖掘当地潜在的材料价值。

 


身为当代研究者以建筑师,您认为自己正肩负着怎样的责任?

作为建筑师,我们所追求的与诸多建筑同仁一样,即如何充分利用本土自然条件尤其是潜在的自然资源,研究和实践更具在地性的建筑设计和营建方法。而生土只是我们现阶段在一些具有生土营建传统的地区,努力研究利用的本土自然资源。

如果把建筑师比作厨师,我们初始的动机并非如此宏大,只是想做一道色香味俱佳且利于健康的菜,但苦于在菜市场找不到适宜的有机食材,无奈只能自己下田种地,以供自己因地因需烹饪之用。但毕竟,厨师需要很多磨练才能成为一个好的菜农。因此,尽管短期内厨师们无法改变大多数菜农因产量低、见效慢而不愿种有机菜的现实,但我们仍期望能够有更多充满热情的厨师和专业菜农联合起来,亲历而为,贡献品种更为多元、可供因需选择的美味且健康的佳肴。

结语

正如“土生土长”生土建筑实践京港双城展的宣言所说,这是一个充满着冰冷的钢筋混凝土的时代,土地的芬芳已经被喧嚣的城市所掩盖。穆钧所坚持的基于本土资源的传统复兴,正是直面历史与时代碰撞本质的思考。通过将传统建造技艺融入现代设计,让人们能够再次触碰到人类社会厚重的历史积淀与智慧,感受那份来自泥土的温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