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武之母:别让《美人心计》骗了,王夫人也是一个宫斗高手

 浩然文史 2019-12-28

说到宫斗剧,鼻祖当是2009年由佘诗曼、杨怡主演的《宫心计》了。此后,这种风格的影视剧便风靡大江南北了。内陆的宫斗剧之王当属由2011年孙俪、陈建斌主演的《甄嬛传》。2018年,大热的宫斗剧莫过于《延禧攻略》和《如懿传》了,全都以乾隆为男主。

粗略统计,近些年来大热的宫斗剧基本都围绕着唐朝、清朝,而且剧情比较雷同。说到底就一条,为了争宠,拉帮结派,组成各种打胎小分队,给人造成的印象就是似乎只有唐、清两朝的嫔妃整日忙着勾心斗角,不亦乐乎。

若真作如是观,那可就被骗了。拿汉朝来说,嫔妃们宫斗的故事同样精彩,除了吕雉开了非常血腥的头之外,后来嫔妃们宫斗的手段明显缓和了不少,并且很少出现影视剧中的经(di)典(ji)桥段,但是同样杀伤力巨大。

一、被母亲连累的悲催太

今天说的汉朝宫斗剧由景帝朝的王夫人和栗姬领衔主演。另有景帝、窦太后、馆陶长公主、刘璏、刘荣、陈阿娇等人参演,阵容不可谓不豪华。

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栗姬之子刘荣被立为太子,史称栗太子。按说,母以子贵,下一步栗姬就应该被封为皇后了吧。不过,这时候的皇后出自薄氏,也就是景帝奶奶薄太后家的族女。薄太后为了自己让娘家人显贵,便做主把薄氏嫁给了自己的太子孙刘启,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公元前157年,汉景帝登基后,薄氏便立为皇后。只是她一直没有生育,也并不受宠。薄太后在世时,薄皇后之位无人敢撼动。薄太后去世后,因为薄皇后并无过错,仍居皇后之位。所以说,尽管刘荣贵为太子,其母只能屈居妾位。

让母亲“蠢蒙”的太子刘荣

讲真,如果不出意外,刘荣总会登上帝位,栗姬也会变成太后。但是,宫闱之事,风云变幻,志得意满的人往往难以笑到最后,意外如期而至。栗姬与馆陶长公主,也就是传说中的弟妹和大姑子,关系急剧恶化。刘荣成为太子后,已年满十八,并未娶妻。馆陶长公主就打起了这样的算盘,心想让自己的独生女阿娇嫁给自己的侄子刘荣,这种姑表联姻,亲上加亲,何乐而不为?

如意算盘暂时落空的馆陶公主

让馆陶长公主想不到的是,当她把这种想法和栗姬提了以后,栗姬不仅没有同意,反而极力反对。栗姬非常不喜欢这位大姑子,主要是因为长公主总是从民间搜罗美女往宫里送,讨景帝的欢心,无形之中让丈夫冷落了自己。现在公主还想让自己的娇娇女嫁给太子刘荣,栗姬怎会答应(长公主和栗姬的关系与后世《红楼梦》中林黛玉之母贾敏和宝玉之母王夫人的关系有异曲同工之妙)

美貌与智慧不能并存的栗姬

二、金屋藏娇

栗姬一口拒绝长公主的提议后,做梦也没想到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开启了地狱之门。长公主性情高傲,怎能受此大辱,正愤恨难平之际,有人主动找上了门,以安慰之名,此人就是胶东王刘彘的母亲王夫人。

王丽坤版王夫人

王夫人的经历也很精彩,算得上汉代的奇女子。她原本嫁给平民金王孙,生有一女名金俗。突然有一天,她的母亲藏儿找人给女儿算命,说她贵不可言,很快便把她从金家抢出来送入太子府,竟然大获荣宠,陆续生育三一子女,分别是平阳、林虑、南宫公主,儿子为刘彘(后改为刘彻)。

太子之位花落刘荣以后,王夫人的儿子同年也被封为胶东王。要知道王夫人在怀刘彘前,曾做一太阳入怀之梦,这意味着孩子绝非普通王爷可比(至于梦的可信度,估计要打折扣了),再加上曾有人预言王夫人贵不可言,她自然从长公主的举动中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她深知长公主在汉宫中的地位,对景帝的影响力绝不能小觑。

王夫人的这种姿态让长公主比较满意。不久后,长公主带着女儿阿娇进宫看望窦太后,正好碰到王夫人和胶东王。长公主笑着问胶东王是否愿娶阿娇。乖巧的胶东王立刻回答道:“若娶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就这样,长公主和王夫人把儿女亲事定了下来。

王夫人对儿子说:“儿子,阿娇可漂亮了”

此后,长公主为了达成让女儿成为一国之母的目的,同时又是为了报复栗姬,便不停地在景帝面前诋毁栗姬使用巫蛊之术争宠,赞美王夫人母子。久而久之,景帝对栗姬的印象越来越差。栗姬浑然不知,没有察觉到任何危险,反而对景帝有了怨恨情绪。事有凑巧,景帝病重,在病榻前,他嘱咐栗姬要善待其他嫔妃及其子女。栗姬大怒,冲撞景帝,并不答应他的要求。栗姬善妒、不容人的态度让景帝大为恼怒,他忧心栗姬又是一个吕太后,后宫不得安宁。病愈后,景帝更不待见栗姬,却也并未将其治罪。

三、王夫人如愿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前元六年(公元前151年),薄皇后被废。馆陶公主和王夫人认为她们的机会到了,想出来一个釜底抽薪的计策。那就是王夫人派人在朝廷上请求立栗姬为皇后。

宋晓英版王夫人

按道理来讲,皇后之位空缺,栗姬作为太子之母理应被立为皇后,说她是最大的受益者毫不为过。现在有人在朝堂上公开请立栗姬为皇后,在景帝看来,就算不是栗姬所为也是她所为,这意味着栗姬是通过朝臣向他施压,更何况景帝此时已经厌弃栗姬,她的品性难以母仪天下。请立栗姬之举无疑彻底激怒了景帝。他下令处死奏事大臣,又将太子刘荣废掉,改封临江王。同年,王夫人被改立为皇后,成为新一代的后宫女主人,她的儿子终于变成了太子。

窦太后偏爱幼子,原本希望自己的小儿子刘武能继承皇位。不过在新的社会大环境下,这种兄终弟及的皇位传承方式已经不适应了,所以她只能作罢,黯然神伤。太后很喜欢女儿馆陶,其女儿阿娇自然也是外婆的掌上明珠。现在阿娇能够嫁给孙儿刘彘,日后必然成为新一代的大汉皇后,也算是一种补偿。再就是此前梁王刘武派人刺杀爰盎,经过王夫人兄长王信的从中斡旋,梁王才没被查办治罪。王夫人赢得了婆婆的好感,窦太后也很支持景帝的决定。

无人不识窦漪房

经过馆陶长公主和王夫人的“通力合作”,她们各得其所,一人把女儿打造成了太子妃,一人把儿子运作成了太子。不太有政治头脑的栗姬母子就这样糊里糊涂被淘汰出局了。由此可见,王夫人绝对不是《美人心计》中那样柔柔弱弱、与世无争的温婉女子,她绝对算得上一个宫斗高手。

文史君说

景帝一朝的宫斗大戏总算告一段落,馆陶公主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出乎馆陶意料的是,在她的努力之下,胶东王刘彻顺利升级变为了太子,而后成为了大汉皇帝。而女儿尽管成为了一代皇后,却无子被废,幽居长门宫。馆陶的小儿子陈蟜娶了武帝的妹妹隆虑公主,她的身份真可谓多变,这仍然阻挡不了女儿失宠的命运。唯一庆幸的是,女儿虽然失宠,却不似卫皇后那样落得被迫自杀的结局。仔细想来,王夫人确实比栗姬拥有更为长远的眼光和更灵活的政治手段,正是靠着这些,她为儿子谋得了一席之地,并培养出了千古一帝。

参考文献

《史记·外戚世家》《汉书·外戚传》《汉武故事》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