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很多伊川人都不知道,荆山上还有座金钟寺

 杨关桥 2019-12-28

洛阳市伊川县城西的荆山,据说古时称之为白虎山,曾经是荆棘丛生的荒坡,经过本地政府多年努力,现已成为市民健身森林公园,清晨傍晚山坡步道人流不断。但很多伊川人也都不知道,荆山世纪坛北面的山坡,好像突然露出座新寺庙,近前探访方知乃金钟寺。

其实这座金钟寺古已有之,伊川县南府店村志记载: 金钟寺原址在程坟东,占地多达500余亩,最盛时僧众有四百八十人。金钟寺与窑底村的万寿寺、郭寨村的皇觉寺、夏堡村的清凉寺、水牛沟村的净土寺、白元村的金山寺等齐名,在洛阳以南名闻周边数县。后金钟寺中和尚辱没良家妇女,被官府除之。

伊川荆山金钟寺,匾额为镜汤所题。

二零零零年,南府店村民及周边香客自发集资,在荆山森林公园世纪坛北、西山植物园南大门西,恢复重建旧时金钟寺。

新修的金钟寺坐北面南,山门为两层,门前有青石栏杆,寺内东、西厢房均用青砖青瓦砌就,富有厚重色彩。

大雄宝殿气势浩大,挑角卷檐,金碧辉煌。殿内塑西方三圣像,释迦牟尼端坐正中,慈祥庄严、神态安详。三圣像东西两侧塑十八罗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大雄宝殿匾额,为沙孟海所题。

南府店村志的第七节,记载金钟寺的覆灭。

很久以前,程坟东边的半山坡上曾建有一个寺院,名叫“金钟寺”。地上有寺院,地下有暗室。寺院建起后,周围远近村民上供烧香之人不断,外地香客还有不少。烧香求愿之人,将近半数为闺秀、少妇。

不知过了多久,香客越来越少,越来越少。因寺门前是府店百姓上坡干活和西山来府店赶集人的必经之路,所以,香客虽少,但断断续续的过路之人还有。后来,有个路过女子丢失,到处查找无果。再后来,接二连三的丢人,当地百姓情急报官。经查,丢失之人都是从寺门前路过或到寺院烧香拜佛的香客,且都是年轻、貌美之妇女,疑点集中在“金钟寺”中。后官军进入寺中搜查,在暗室中发现不少妇女。经查证,这些女子都是从寺门前路过和进入寺院烧香拜佛丢失之人。

为此,地方逐级上报。后经官府批准查封寺院,寺内和尚全部处死。当地官员根据百姓意愿,先在寺旁空地上挖齐胸深坑,将寺中和尚一人一坑全数埋上,只露个头,然后,几个农民,套上骡马拉着种地用的耙子,在这片空地上前后左右不停地耙着,直到不见和尚脑瓜才算结束,紧接着,一把大火将寺院烧光,又将院墙推平,改寺院为耕地。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该地域尚留有旧砖瓦及其它原建筑遗物。

尽管这段历史曾让金钟寺蒙羞,但辉煌的历史更沉淀在记忆中,风景如画的荆山也因这座寺院的点缀,更增添了瑰丽多姿的乡土人文色彩。

(来源:古迹故事、古寺故事,作者系伊川县第一高级中学高级教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