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孤独的价值:塔可夫斯基的七幕雕刻时光

 苒苒ran 2019-12-29

为了失去的时光,
为了不曾拥有的时光。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1932-1986

Erbarme dich (Matth?us-Passion), BWV. 244 Yo-Yo Ma;Amsterdam Baroque Orchestra;Ton Koopman - The Essential Yo-Yo Ma

ACT 1

按照自己的意愿,决不妥协!

1962年,第2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揭晓,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凭借处女作「伊万的童年」获奖,击败了同时入围的「随心所欲」(让-吕克·戈达尔)、「洛丽塔」(斯坦利·库布里克)、「水中刀」(罗曼·波兰斯基)和「罗马妈妈」(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这一年,他30岁。

「伊万的童年」 Ivan's Childhood 1962

「伊万的童年」改编自弗拉基米尔·博戈莫洛夫的短篇小说,讲述了二战时期少年伊万的人生历程。该片被视作「苏联新浪潮的典范之作」。苏联政府将此片广为发行,官方宣传是这样的:

小英雄伊万是一个苏联男孩,他将生命献给了和平,献给了人类的幸福……影片富含情感和诗意,再现了伊万的英雄人生。
「伊万的童年」

然而,塔可夫斯基感到此片脱离了自己的创作初衷,沦为了意识形态宣言。他谈起伊万命运的特殊性:

首先,战功只是他生命中一段艰辛的历程,这一历程被死亡打断,有力地让人体会到战争的荒谬;其次,重要的叙事素材不是战斗工作,而是战斗的间隙;最后一点是男孩被战争扭曲的性格,一切他那个年纪应该拥有的特质都消失了,只剩下拜战争所赐的邪恶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不久,塔可夫斯基开始构思第二部作品,「安德烈·卢布廖夫」,这一次他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拍,决不妥协!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ACT 2
从「新浪潮典范」到「问题导演」

导演工作的实质是什么?一定程度上可以界定为雕刻时光。好比雕塑家面对大理石,成品样子了然于心,然后剔除多余的部分。导演同样如此,雕刻时间的巨块。

「伊万的童年」使塔可夫斯基得到了官方的信任和器重,于是当他筹拍新片时立即获得了丰厚的资金支持。相当讽刺的是,除了片名叫「安德烈·卢布廖夫」之外,其实他们对导演构思还一无所知。

毕竟卢布廖夫是15世纪的圣像画家,这种题材在官方看来是十分得体的,他们期待着塔可夫斯基的第二部电影能够成为一幅「完美的历史壁画」。

「安德烈·卢布廖夫」 Andrei Rublev 1966

1966年「安德烈·卢布廖夫」制作完成。影片以一种犹疑的基调展开,卢布廖夫受命为教堂作画,却陷入了长时间的犹豫无法动笔,经历战争灾难的打击后甚至一度放弃了绘画……

塔可夫斯基在影片中建立起一种舒缓的美学,人类的脆弱与美学上的自信形成了巨大反差。他相信,世上灾难越多,人们就更有理由去创造美。
「安德烈·卢布廖夫」

苏联当局相当失望,认为情节「与历史不符」,塔可夫斯基辜负了他们的信任,电影自然也被禁演了。1969年,「安德烈·卢布廖夫」在第2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得费比西奖,此片直到1971年才得以在苏联公映。而塔可夫斯基的官方标签也从「新一代导演」变为「问题导演」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ACT 3 & 5
保持孤独,追寻「那个世界」

我想使15世纪人们的精神与今天的精神接近起来,或者说得更确切些,就是赋予那个时代以生命,使他们更接近我们,使他们的英雄气概成为人类共有。

安托万·德·贝克曾评价,塔可夫斯基是一位迷失在当代电影中的19世纪艺术家,他的艺术思想明显回溯到了比他的实际年代更早的时期,换句话说,塔可夫斯基背离了20世纪,他重新与俄国传统建立了联系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他提倡「俄国道路」,这一点从「安德烈·卢布廖夫」开始显现无遗,之后的「镜子」、「潜行者」堪为标志。应当说,他背离了「苏联人」这一身份,成为了「俄国人」。



「索拉里斯」 Solaris 1972

然而自「安德烈·卢布廖夫」之后,塔可夫斯基处于停工状态,多部剧本无法通过审查,直到1972年,他带着些许犹豫转向了类型片。



「索拉里斯」


「索拉里斯」改编自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的科幻小说。地球人凯尔文被派往索拉里斯星球揭开谜团,在废弃的空间站他开始产生幻觉,并发现这里的海洋可以影响人类的思维与记忆……

「索拉里斯」

1972年,「索拉里斯」获得第2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这部被塔可夫斯基评价为最不成功的作品,是他唯一一部得以在苏联正常发行的影片。

「潜行者」 Stalker 1979

塔可夫斯基电影中的人物总在孤独地寻觅,一面游走,一面怀疑。这在「索拉里斯」和「潜行者」中都得到了明确的呈现。「潜行者」是其第五部作品、第二部科幻片、也是他的最后一部苏联电影。

影片讲述了潜行者引领作家和物理学家穿越潜行区域,寻找一间能满足人类欲望的神秘小屋。该片于1980年第3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塔可夫斯基拍摄「潜行者」

ACT 4 & 6

在梦境里四处游走,那么自如

我认为快乐是出于对所处境况的不理解。

在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作品中,「镜子」是最为精心构建的一部。病床上弥留之际的主人公回忆起他的人生,那些时光直到人生的最后一刻都在让他痛苦、焦虑。

塔可夫斯基认为俄国文学有一个强大的传统,以童年的记忆为中心,试图用过去来解决问题,这是一种寻求救赎的方式。

「镜子」 The Mirror 1975

「镜子」是一部关于记忆与梦境的电影,是塔可夫斯基自己的梦。“在现实与回忆的邂逅中,两代人的命运叠合在了一起,一边是我的命运,一边是我父亲的命运……可以说这是一部‘资料片’,都是塑造我人生的资料。”

塔可夫斯基拍摄「镜子」

1974年,「镜子」放映结束后,国家电影局主席要求塔可夫斯基剪掉其中一段战争影像素材,镜头里一片灰蒙蒙的天空下,人们拖着身躯,勉强在齐膝的泥泞中艰难前行,走向沼泽的尽头。

塔可夫斯基这样描述这段影像:银幕上出现了极富感染力和戏剧性的形象,这些镜头诉说着所谓历史进程带来的苦难,诉说着无尽的牺牲。雕刻在胶片上的这段时光,产生了近乎震撼与净化的效果。

电影局的意见是:「我们什么也没看懂。

「镜子」

1978年「镜子」在法国发行,塔可夫斯基应邀来到巴黎,高蒙公司为他举办了一次小型媒体活动以及隆重的影片展映。几乎同时,「潜行者」在苏联遇到巨大的挫折,国内不断受阻使得他萌生了出国拍电影的想法。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1983年,塔可夫斯基在意大利拍摄了「乡愁」,讲述俄罗斯乡愁——远离祖国的俄罗斯人特有的精神状态,对本民族的根、历史、文化、故乡和亲朋的宿命般的依恋。

诗人戈尔恰科夫到意大利搜集18世纪作曲家别列佐夫斯基的资料,作曲家曾在这里学习生活多年,后因乡愁驱使回到俄国,不久自杀。戈尔恰科夫寻遍意大利北部,很快,复杂的情感使他进入孤独而自我的精神世界。

「乡愁」 Nostalghia 1983

「乡愁」在戛纳遇到苏联电影局阻挠,未能斩获金棕榈,只获得电影创作大奖,双方矛盾升级导致塔可夫斯基无法回国。他滞留国外的同时希望给儿子申请签证,未得到批复。为了电影他被迫离乡背井远离亲人,乡愁也成为了他永生的归宿。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ACT 7
被雕刻的时光
「乡愁」影响了我的人生,戈尔恰科夫死了,他不是不想回俄国,而是命运使然,我也没有料到我会滞留意大利……令戈尔恰科夫死去的病魔,几年后也开始折磨我。这一切意味着什么?……普希金是对的,诗人是先知,不管他自己是否愿意。

「牺牲」的基底是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位修士日复一日挑水上山,去浇灌一棵枯树,他从未怀疑这个行为的必要性,时刻深信自己信仰的造物主,并因此体验了神迹。一天早晨,枯树发满了新芽。

影片中亚历山大和家人住在一个远离尘世的小岛上,他和儿子也种下一棵枯树,他们怀着期待每天浇水,希望有一天枯树可以发出新芽。



「牺牲」 The Sacrifice 1986

在塔可夫斯基看来「牺牲」是一个寓言,有多种阐释。一系列事件讲述的不仅是牺牲,也是关于人的肉身如何得到拯救。亚历山大向上帝祈祷。他切断了与过往生活的联系,甚至毁掉家园,与亲人分别,陷入沉默。

“电影和视觉形象的作用不亚于文字,特别是在这个文字已经失去意义的时代,语言变成空洞的废话。过剩的信息令我们窒息,与此同时,我们却对能改变生活的福音一无所知。”

塔可夫斯基拍摄「牺牲」

1985年12月,塔可夫斯基在斯德哥尔摩剪辑他的第七部也是最后一部电影「牺牲」,肺癌使他的健康每况愈下,而他依然专注在工作中。1986年1月,儿子安德烈获准离开苏联,并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代父亲领取了评委会特别奖。12月,塔可夫斯基在巴黎与世长辞。葬礼上,音乐家演奏着巴赫的音乐,一曲接一曲,绵延不绝。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作者:焉若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