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不是唯一的成功指标,当生命无法挽留时,让患者、家属没有痛苦和遗憾,便是最大的成功

 starksqu 2019-12-29

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医师,每天的工作就是与死神博弈。但下面这两个病例,却让我开始思考,ICU治疗的限度是什么?高龄患者是否适合收入ICU?家属是否真的能理解高龄患者入住ICU的体验和预后?以及,在ICU中该如何实施缓和医疗。

有一位102岁的老人,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收入ICU。他的四肢和躯干多发水疱伴破溃,破溃面积达体表面积95%。医护人员针对皮肤破溃采取各种措施,同时给予常规的机械通气、俯卧位、床旁血滤、抗感染等治疗,经过8周的不懈努力,老人的皮肤基本痊愈,病情稳定。但不幸的是,两周后,老人还是死于又一次肺部感染。

另一位86岁的男性患者,因“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转入ICU,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后因咳痰无力行气管切开。经过近2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转至基层医院继续康复锻炼。但仅仅1个月后,患者就因肠梗阻继发消化道出血而离世。他的儿子因此开始思考,之前的努力是否值得。他对我说:其实平静地去了也很好。

ICU在很多时候都被看做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当生命的逝去不可避免,当生命的质量无法保障,是选择“不惜一切代价”延缓死亡的脚步,还是静静地陪伴着患者走完最后一段路程?

广义上来说,缓和医疗的照顾对象是生存期有限的患者(晚期恶性肿瘤、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目的是通过镇静镇痛等措施控制各种症状,减轻患者精神、心理、灵性痛苦,帮助终末期患者获得良好的生存质量,也帮助患者的家人度过这段痛苦的时光,所以缓和医疗在ICU中的实施对患者和家属来说是必须的、有用的。与此同时,对ICU医生和护士来说,缓和医疗能够加强医护的团队协作并减弱治疗失败的消极影响。

点评,北京协和医院 宁晓红:

“活”不是唯一的成功指标

不仅是ICU,我想,每一位医护人员心中都应该有基本的缓和医疗理念,即面对末期、重病病患时,知道我们需要关注哪些要点,并着手做其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如症状控制,以尊重患者自主愿望为原则指引的沟通和决策,对死亡的准备和讨论等。遇到困难时,可以请安宁缓和医疗组会诊一起想办法帮助。目前,协和医院很多医生都会在需要的时候,请缓和医疗组会诊。要知道,“活”不是唯一的成功指标,当生命无法挽留时,让患者、家属没有痛苦和遗憾,生死两相安,便是最大的成功。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 江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