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边城茶峒,“一脚踏三省”的湘西古镇,半小时带你游三省

 davidliu864 2019-12-29

边城茶峒因文学大师沈从文的著名中篇小说《边城》而闻名。茶峒,明清时期作为酉水河上湖南境内的最后一个码头,交通便利,边贸发达,市场活跃,是边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湘西四大古镇之一。

沈从文先生在《边城》的开首语有这样一段优美的描写:“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酉水是茶峒的灵魂,静静的河水尽管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水质极为清纯。酉古通酒,以酉名之,足见此水能醉倒八方来客。

茶峒在群山环抱之中,因位于湘、黔、渝三省交界处,有“一脚踏三省”之称。2005年,茶峒镇改名为“边城镇”,但茶峒这个名字仍然沿用至今,很多人也叫做茶洞。

茶峒,是湖南、贵州、重庆三地交接的地方,由于地理位置险要,历史上曾是兵家必争之地。

茶洪大桥,是319国道在酉水河上连接湖南与重庆的一座重要桥梁。沈从文先生描写的那条湖南通往四川、贵州的官道,就是现在的319国道。1949年刘邓大军挺进大西南,由于老茶洪大桥被洪安的地方保警部队用煤油烧毁,刘邓大军只好用木筏、船只搭起浮桥入川。

茶洞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的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

一条正街穿镇而过,两旁是在湘西各地随处可见的木楼,脚下所踏的也是常见的清石板。木楼多是两层,二楼雕花的栏杆和雕花的窗户给人以温柔的想象,一楼照例是门面,大大小小的曲尺柜台一路地排列过去,让人想象起当年的繁荣。

小镇安静得出奇,空气中都是清新、闲适的味道,这份静谧让人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 

优美的风景、独特的风俗和淳朴的人情融为一体,勾画出田园牧歌般的边城风貌,引得国内外无数文人骚客前来观光采风,从而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酉水河旁便是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直到今天,这种展现优美意境的人文自然环境,依然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边城文化是边区苗、土、汉等多民族文化汇融的一个缩影,具有鲜明的苗、土文化特色,也是湘西苗、土文化的一个代表,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 

《边城》述说着发生在茶峒的故事,那一段喧嚣而又纯美的繁华,让这个地处三省交界的边陲小镇成为尽人皆知的桃花源。到湘西的人,总是牵肠挂肚地要到茶峒一游。

虽然世事变迁,物是人非,边城茶峒的繁华盛世已渐渐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但在书香记忆的洗涤中,也走进了人们代代相传的记忆里。

“拉拉渡”仍是边城渡口主要的交通工具,一头连着湖南,一头连着重庆。“拉拉渡”还是原样,船工还是一位老人,只是不见了翠翠和黄狗。乘渡船到对岸只需要一分钟的时间,然而这一分钟却被翠翠爷爷重复了一辈子。

江南水乡常见的乌蓬船,也是这里主要的水上交通工具。因为渡口两端分别是重庆和湖南,顺着河流走一段就是贵州,人们很喜欢坐上怀旧的乌蓬船,用半个小时玩一趟“三省游”,还有摇船的大爷自豪地讲述属于他们的边城故事。

酉水河的夜晚很安静,夜幕降临的时候,坐在酉水河畔,凭栏远眺,便可以找到心中的那份宁静。“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既是沈从文先生作品所要负载的内容,也是人们努力追寻的理想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