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有梦不觉寒/中国文化报

 棋中王 2019-12-29

    人生有梦不觉寒

吴重生

    记得二十多岁时出差北京,一个人在琉璃厂的一家画廊里观看画展,痴痴地看了两个多小时,以至于忘了吃饭。我对书画的热爱是与生俱来的吗?很多时候我这样问自己。对于一个出生在“书画之乡”的人来说,似乎不难找到答案。

    近三十年前,我应约去上海美术馆见方增先老师。由于对交通状况不熟,居然比约定的时间整整晚到了一个多小时!正当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下了公交车,一路小跑,气喘吁吁地出现在方增先老师面前时,这位憨厚的长者,正站在上海美术馆一楼的台阶上,微笑着注视着我。

    听我解释迟到的原因,老人不以为意,淡淡地说了一句:“上海的路况就是这样,你第一次来,难怪难怪。”我的困窘之状悄然化解。方老师饶有兴趣地听我介绍家乡浦江的新闻,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挂钟:“时间不早了,咱们吃饭去吧!”

    他带我来到美术馆附近餐馆一楼的餐厅,找一个安静的位置,坐定。我这才发现方老师手上拿着一本自己新出版的画册。只见他掏出钢笔,在画册扉页上写下:“浦阳多才俊,吴溪有新人——重生同志留念 方增先于上海。”

    这是我跟方老师的第一次见面,方老师毫无名家派头,穿一件褪了色的夹克衫,衣着朴素,言语坦诚。

    方老师对于晚辈的宽容和提携深深地感动了我。从此,外出开会或拜访师友,我都会匀出时间来,保证不迟到。

    记得当时恰逢方增先创作《母亲》不久,这幅在第七届全国美术展览上获银质奖和齐白石奖的国画作品,成为方增先的代表作之一。与一般人物画家不同,方增先似乎一直都在践行“主题创作”,无论是《粒粒皆辛苦》《说红书》还是《母亲》,表现的都是农民、藏民等普通劳动者,创作手法新颖,细节生动,人物形象传神。

    难忘在上海街头那个小饭馆里的午后时光,方老师与我谈书画,也谈他的理想和追求。他的母亲是一位家庭主妇,父亲是小学教师。父母很重视对他的教育,他所就读的浦阳小学因战乱关门后,父亲为他请了一位私塾老师。这位私塾老师旧学功底深厚,方老师从此爱上了国学。原来,在走上书画道路之前,他已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淫。难怪他的国画作品中有那么多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父慈母爱,得遇良师,少年方增先何其幸运!

    在创作《母亲》时,方老师是否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我没有问方老师,但从画面上瞻望远方的母亲那坚毅的目光里,我分明看到了方增先老师的影子。

    方增先运用三角形构图和枯苍的笔墨强化了母亲雕塑般坚如磐石的造型,体现了画家对“母亲”内心精神世界的挖掘和体悟。方增先创造的母亲形象,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千千万万个母亲的化身,也是民族图腾的象征。他笔下的每一个人,都出现在时代背景之前。他善于用画笔把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我曾采访过浦江方增先碑刻院的首任院长张永产先生。因为工作关系,张永产与方老师平时联系紧密,老张得知我酷爱书画,便在出差去上海拜访方增先老师时,约我同往。

    有一次一位老板拿了一笔巨款,找到方老师,希望能求购他的一批画作,没想到被方老师婉言谢绝了。他觉得这位老板买得太多了,如果应约作画,会打乱自己的创作计划,给工作和生活都带来压力。

    “过多的钱,对我来说是没有用的。钱的用途只有两个:消费和投资,投资的目的也是为了消费。我有退休工资,缺少的不是钱,而是画画的时间。一个画家,要创作出无愧于历史的作品,一定要惜时如金,而不能被金钱牵着鼻子走。如果有了大笔的钱,还要在投资上花心思,而投资又不是我的特长,势必牵涉时间和精力,到头来得不偿失。”方增先如是说。

    在生活条件上,方增先的要求很低,吃饱穿暖足矣。在上海美术馆馆长和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任上时,按规定他完全可以使用单位的公车,但很多时候出门开会办事,他总喜欢挤公交车。作为一位人物画家,在公交车上可以观察到形形色色的人,将人们的神态举止默记于心,回家后以速写的方式“默写”出来,是方老师的乐事之一。

    方增先喜欢吃粗茶淡饭,不爱山珍海味、大鱼大肉。一九九○年代,浦江县政府在塔山公园筹建方增先碑刻院。有几年时间,方增先往返于浦江和上海之间,回老家次数较多,每次都住在塔山宾馆。他自带电饭煲,在房间里煮粥喝,菜也很简单,都是青菜豆腐之类,可以说是简朴之极。

    “一个画家对社会的贡献是什么?是为社会、为人民多画一些传世之作。”——这是方增先的价值观。画人民,是方增先的创作方向;为人民,是方增先的艺术追求。终其一生,他始终关注现实生活,关注普通的劳动者,始终抱着人文关怀的理念去创作。

    方增先老师的老家西塘下村翻过一条山岭,就到了浦江县城,也就十几分钟的车程。乡亲们平时讲的都是浦江话,相互打招呼,说“今天到城里去一趟”,指的就是去浦江县城。方增先老师每次回老家都是先到浦江县城落脚。他的代表作之一《家乡板凳龙》就是看了浦江元宵灯会之后而创作的。

    浦江板凳龙是用一条条板凳串联而成的游动的龙灯,一条龙从头到尾,用八十多条板凳相连,板与板之间用一木棍相连,每一个木棍有一人拿着,每条板凳上都扎有花灯做的龙身,花灯上都画着自己喜欢的花草、树、鸟等图案。由于花灯是由各家各户提供,每家都会选出一人来画花灯。因此,八十多只花灯连在一起,图案迥异,俨然是一次流动的国画大展。板凳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浦江获得“中国书画之乡”的美称可谓实至名归。

    方增先对浦江的感情很深。他和夫人、著名雕塑家卢琪辉教授精心创作的《神笔马良》雕塑,至今仍矗立在浦江县城的多个地方,成为留给家乡的永久纪念。二○○一年,由马锋辉和王平共同策划的国际水墨画学术邀请展,在浦江“江南第一家”古宅内举行。方增先不但亲自担任学术主持人,还多方联络、全程参与,使活动获得圆满成功。

    随着我的工作辗转调动,尤其定居北京之后,与方老师的联系渐少。

    二○○五年,我的书画评论随笔集《缘溪行》出版,方老师闻讯后,欣然题词:“钱塘江畔听涛声——题吴重生文集 方增先。”

    人生有梦不觉寒。我的梦是畅游墨海的丹青梦,是受到方增先等老一辈艺术家熏陶的传播中华文化的艺术梦。

    今年十二月四日,我刚结束在英国为期两周的培训学习回到北京,就听到方增先老师仙逝的消息。网络上纪念方老师的文章铺天盖地,足见方老师对当今中国画坛的影响之巨。笔墨粒粒皆辛苦,艺坛岁岁艳阳天。方老师是中国画坛的一座高峰,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中国美术事业的贡献将进一步彰显。我与方老师的交往虽不很多,但方老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老师的人品和画品,都深深地影响着我。

    入夜,我又想起了家乡的板凳龙,想起了那黑色天幕下长长的殷红的花灯队伍。我仿佛听到了此起彼伏的锣鼓声、号角声、喝彩声和震天响的鸟铳声。当然,我更想到了“用作品说话”、为家乡板凳龙树碑立传的方增先老师。

    捡麦穗的父亲、怀抱孩子的母亲、高举龙灯行走在路上的乡亲,他们在田间地头伫立,抬头望云,向驾鹤而去的方增先老师致敬!

    方增先老师精神不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