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饮酒伤“心”,是真的吗?

 智能人做超人 2019-12-29

大伙都知道过量饮酒对身体有害,诗仙李白嗜酒如命,最终因饮酒过度离世。中国,每年大约有11多万人死于酒精中毒。

酒精不仅伤心、伤肝、伤胃等,肿瘤(口腔癌、食管癌、肝癌等)增加,并且,暴饮后的精神异常、交通事故等问题不容忽视。

因此,我们常被劝诫:戒烟、限酒哦。

1

为什么是限酒呢?

在上世纪90年代,有研究发现:欧美人典型的西方式高蛋白、高饱和脂肪饮食,其患冠心病及死亡风险高,但法国人确例外,究其原因主要是得益于法国人喝葡萄酒

这篇论文一度引发巨大波澜,各媒体都开始大肆渲染适度喝酒的好处

认为适量饮酒,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循环,增加血液高密度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进展,特别是葡萄酒,含有的多酚类、黄酮类等活性物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因此,认为适量饮酒有助于减少冠心病风险。

2

适量饮酒也伤心?

但近期一些研究发现:适量饮酒并不降低老年冠心病的死亡率,或者,对降低冠心病风险的作用,仅见于具有特定基因类型的幸运儿,而这种幸运者仅占总人口的15%。

认为:之前的有些研究的样本量太小、混杂因素控制不足等限制,得出的结论(低量饮酒可以降低全因死亡率),而更多的被认为是商家噱头。

越来越多的证据发现饮酒对全因死亡率并无保护作用。

最近柳叶刀(The Lancet)公布了2016全球疾病负担研究( GBD)中的酒精负担调查数据:2016年,全球有280万人死于饮酒, 大于及50岁人群酒精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肿瘤。

结果显示:

15~49岁的人群中,3.8%的女性死亡要归因于酒精,男性占12.2%。

年龄50岁及以上的人,癌症是导致酒精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女性占27. 1%,男性占18.9%。 

总的来说,与不饮酒的人相比,每天一杯会使相关健康风险增加0.5%,每天饮酒5杯风险则增加37%。

因此认为:这世上没有安全的饮酒量。 

3

饮酒与心律失常:

早在1978年,美国研究者Ettinger发现周末或假期大量饮酒会导致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颤风险升高,称为“假期心脏综合征”。

之后也发现:饮酒和房颤、心律失常密切相关,酒精对心肌毒性和神经的兴奋性,可导致心律失常,诱发房颤,还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恶性心律失常,导致心源性猝死。

 2014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适量饮酒,也会导致房颤发生。

与不饮酒者比较,每天饮酒1个单位(1个单位相当于酒精12g),房颤的相对风险增加8%,饮酒2个、5个单位,房颤的相对风险分别增加17%、47%。

其机制可能与酒精缩短心房的有效不应期,或者在易感人群中交感神经兴奋、影响迷走神经张力有关。

因此,饮酒增加心律失常,特别是房颤的风险。

目前对中国心血管疾病人群的建议:

(1)不提倡不饮酒人群开始饮酒

(2) 对于过量饮酒及暴饮的人群,力劝其限酒或戒酒 

(3)饮酒可增加降压药的抗药性,尽量少喝或者不喝酒

多于原有饮酒习惯的成年男性,每天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g, 相当于750毫升啤酒,250毫升葡萄酒,38度的白酒75g,或高度白酒50g。

多于原有饮酒习惯的成年女性,每天酒精摄入量不超过15g, 相当于450毫升啤酒,150毫升葡萄酒,38度的白酒50g。

(酒精克数=酒的体积(毫升)×酒的度数×0.8)

现在朋友聚会少不了饮酒,工作、生活压力大,也少不了借酒消愁,但是过量饮酒,对人体一点好处都没有。当您举杯时,会想:面前的这杯酒,是补益的良药还是温柔的陷阱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