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揭秘山海经异兽:蛊雕×饕餮,从魔王到野味,四千年来它们到底经历了什么(下)

 边庭雪飞舞 2019-12-29

大家好,我是山海经读懂了一半的边停雪飞舞,有关山海经的任何疑惑都可以向我提问,有极高的概率(也就是50%)可以获得正确答案。解读山海经,只用科学事实说话。

四千年前,大禹在考察全国山川地理后,组织人员编著了上古奇书《山海经》,里面记载了许多今天看来匪夷所思的鸟兽虫鱼,统称山海经异兽,也就是网络流行的“远古神兽”。在这个系列中,我将站在现代科学角度,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为你揭秘所有神兽的背后真相。并且告诉你这样一个惊人事实:它们既不是古人的天真幻想,也不是外星科技的产物,而是百分之百真实存在的地球生物。

上篇文章我们从文字古义和动物外形两个角度,分析出蛊雕、狍鸮(饕餮)的原型均为上古时期的一种鳄鱼,即马来鳄。这篇文章我们将更进一步,深入了解古人和鳄鱼之间的故事,并搞清楚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今人看古人对动物的描述,会如此地怪异。

先简要介绍一下马来鳄的形态、习性与地理分布。

马来鳄,又名食鱼鳄,是一种大型鳄鱼,体长可达67m,极少数个体甚至超过10米。是现存的二十多种鳄鱼之一。现代栖息地主要为中南半岛南段和马来群岛,因此称为马来鳄。

马来鳄和其他鳄鱼最明显的区别,是它的嘴部非常狭长,其长度至少为吻基宽度的3.5倍。这就解释了古人为什么把鳄鱼嘴巴比喻成鸟嘴。嘴里长了两排锯齿状的牙齿,第四枚下颌齿正对着上颌的缺口,当它闭上嘴巴的时候,这颗牙齿就像老虎的獠牙一般显露在外,显得格外狰狞恐怖。

马来鳄为食肉动物,食谱很杂。在古人的记载中,它通常以野生动物为食,偶然捕猎家畜,并且危害人类。马来鳄在猎食的时候常常“以尾取物”,像大象使用鼻子一样灵活。马来鳄从河蚌、螺蛳到水禽、小型哺乳动物都能吃,胃消化吸收能力很强,忍饥挨饿的水平也很高,即使半年不吃东西也饿不死。

马来鳄为热带变温动物,既能在海水生活,也能在淡水中生活。现代栖息地除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还有印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有报道说1912年在香港捕获过马来鳄,但此后我国再也没有关于马来鳄出没的记载。

1963年广东省顺德曾经出土一块完整的马来鳄上领骨化石,经化验分析后断定为我国西汉时期的遗物。这是我国最早关于马来鳄的实证记录。《山海经》据说为大禹所作,距今约有四千年,南方北方都有鳄鱼食人的记录,可见当时的气候不同于现在,类似东南亚那般温暖潮湿,很适合马来鳄的生存。

中国本土有一种非常温驯的鳄鱼叫扬子鳄,古人称其为“鼍”,最早记录在商代甲骨文中。关于马来鳄最早的文字记录则出现在东汉《说文解字》。书中将鳄鱼写作“(虫屰)”,解释为:“似蜥蜴,长一丈,水潜,吞人即浮;出日南(今越南一带)。从虫,屰声”。古人认为,它是与扬子鳄相似又有所不同的动物。《说文解字》短短十几个字,却把鳄的形状、习性及其产地都已叙述得明明白白。

从西汉到唐朝之前,各类古籍中均有马来鳄出没的记载。它所栖息的范围,大致位于我国华南地区。这段时期,马来鳄在南方不仅分布广泛,而且数量相当可观。因为那时南方地区人烟稀少,气候和自然环境都很适合马来鳄栖息繁衍。

唐宋时期,大量北方移民越过长江,来到广阔的南方地区定居。他们进入鳄鱼的地盘,砍伐森林开荒务农,曾经荒无人烟的地方逐渐人满为患,人和鳄鱼为了生存展开正面冲突。人类活动极大地破坏了马来鳄赖以生存的环境,加之大规模的猎杀活动,以及气候逐渐变冷,使得马来鳄分布区域逐渐缩小,数量逐渐减少,以至最终在中国大地上彻底灭绝。

四千年前的夏朝先民,刚刚走出蒙昧,广阔的国土人烟稀少,人口数量远不及庞大的猛兽群体,也缺乏相应的工具来捕杀这些吃人野兽,对它们的恐惧远远大于征服的野心。这正是《山海经》特地将鳄鱼收录记载下来的原因,目的就是为了提醒人们,在野外尽量避开这些猛兽。古人观察不可谓不细致,连其叫声如婴儿的特点都记录下来了。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古人的描述在今天看起来如此奇怪呢?

不如从原文中寻找一下答案:

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山海经·南次二经》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饕餮),是食人。——《山海经·北次二经》

古人观察鳄鱼,很传神地记述了鳄鱼的三个特点。

一、兽形,即四足动物

二、声如婴儿

三、性情凶猛,属于如假包换的食肉动物

第一点和第三点,都很符合今天的常识。只有第二点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鳄鱼留给我们的印象,更像沉默寡言的冷面杀手,动物园里也好,电视上也还,似乎很少听到过鳄鱼的叫声。成年鳄鱼的确很少发出叫声,但小鳄鱼在呼唤同伴和遭受攻击的时候,都会发出跟小女孩一样的叫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索一下相关视频,听听鳄鱼的声音。

另外,蛊雕和狍鸮的命名方式,也暗藏了“大肚子”和“长嘴”两大特征,可谓准确又传神。

真正不好理解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描述蛊雕时的有角”,另一处是描述狍鸮的“其目在腋下”。根据我日常经验,鳄鱼怎么可能长角,还有鳄鱼眼睛明明长在头上,为什么会说“目在腋下”。

可以肯定的是,几乎所有阅读理解上的障碍或偏差,都是由文字古今异义造成的。

古人认为鳄鱼是有角的。先秦时期,角的本义有两种,一种是像鹿角、羊角那样突出的棍状长角,另一种则是头部骨骼凸起的部分。

前者代表了今天绝大多数人对“角”的理解,而后者今天不太常见。古人看相时有“日角”的说法,大多数人的额骨是光滑平整的,也有极少数人的额骨中央微微隆起,形状如日,古人认为这是帝王之相。

日角并不是像鹿角那样的棍状物体,只是形容头骨上的凸起罢了。鳄鱼的头骨上也有类似的凸起,古人称其为“蜃角”。北宋学者刘斧,在粤东海滨游玩时遇见一位老渔民,听他介绍过大鳄鱼的基本情况,并记录如下:

鳄之大者数千斤,小者亦不下数百斤。水而伏,山而孕,卵而化。其形蟹目蜃角。龙身鳖足,用尾取物,如象之用鼻焉。

蟹目,指鳄鱼突出的眼睛。蜃是河蚌,蜃角不是像梅花鹿那样的长角,而是头骨中间隆起的一块,形状类似河蚌,因而叫做蜃角。

《山海经》作者说蛊雕有角,指的就是这种蜃角,而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鹿角或者羊角。

蛊雕的疑惑解决了,再来看狍鸮(饕餮),作者为什么会认为“其目在腋下”。

问题就出在我们对“目”这个字的理解上。“目在腋下”,一定是“眼睛长在大腿”的意思吗?当然不是!如果非要这么理解,那狍鸮一定是种怪物没得跑了。“目”字是否只能翻译成“眼睛”呢?比如说“一目十行”,是不是一只眼睛看十行字?

类似于一目十行,在这里,目应该做动词用,意思是用眼睛看。其目在腋下,不是说眼睛的具体位置,而是在描述鳄鱼的动作和神态。鳄鱼习惯性扭头回顾背后,以免对手从背后突袭。由于特殊的生理结构,鳄鱼扭过头时的视线,刚好和自己的大腿平齐。这才是“其目在腋下”的正确理解。

分析至此,一切真相大白。想要认识到山海异兽的本质,就必须跳脱出常规思维,深入时代背景和古人的内心世界。《山海经》成书时期,我国广大地区均为人迹罕至的原始状态,加之气候温润适宜,在湖泊河流周边生存着大量鳄鱼,这些鳄鱼不仅会吞食人们的牲畜,而且会对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威胁。这正是古人对其感到恐惧的根本原因。

时过境迁,现在这种庞然大物在中国早就灭绝了。四千年前的凶神恶煞,再次返回中国,用的却是食物的身份。鳄鱼可以用来煲汤、爆炒或者烧烤,先民对其深入骨髓的恐惧,早已随着漫漫岁月烟消云散。如今的人们,只会对其鲜美味道的回味无穷。四千年前吃人,四千年后被人吃,这就是远古凶兽饕餮的命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