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艰苦生活能让孩子自立,溺爱结果会让孩子啃老

 草根随笔 2019-12-29

前几天特别高兴,因为听到了去年离家跑外地求学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不要担心我的生活,我已经完全能够独立,一切生活全靠自己”,“爸爸妈妈,我体会到了只有在艰苦条件、没有外援的情况下,才能自立,因为没有人伸手帮你一把,你不做饭就得饿死,不烧菜就吃不好”。


这孩子在家可是饭来张口的角色,家务活从来不沾手,一切生活妈妈全包。去年离家之时,我们最担心就是他的衣食住行。在家里靠爸爸妈妈的庇护可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出门在外谁来照顾?

看看他的表哥,始终没有离开过父母,到现在25岁了,生活依然没有一点变化,找工作这个公司环境不好,没有同龄人;哪个公司上司太凶,不体贴下属,找来找去只有继续耗费父母的银子,“求学深造”才是“最好”的工作,最舒适,唯独苦了被“啃”的父母,孩子25岁了,早就成年,父母却还要尽“监护人”的“责任”。

孩子表哥家的经济条件相对于我家稍差,但对儿子的溺爱却远远超过我们。高考结束,根据分数孩子可以选择外地一所名牌大学,但我的连襟死活不让孩子离开自己,说是他离开父母的“安乐窝”之后无法独立生活。

大学毕业,有几家单位愿意接受,但孩子却是挑三拣四,几年下来实在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工作。25岁了还打着“深造”的旗号继续啃老。

我的孩子初始离家,我们老两口也是有些担心,怕他无法独立生活,“吃的好吗?”“睡得如何?”“习惯学校的生活、学习环境吗?”“冷了?”“热了?”,这些生活问候语是我和老伴去年常挂嘴边的习惯性语句。

如今,孩子不但能够适应环境,能和不同省市的同学搞好关系,还能够自己买菜做饭,真正的开始自强自立。让我们很是欣慰,孩子长大了,再也不用我们为他的衣食住行操心了。

孩子“在艰苦的条件下才能自立”让我想到了明朝董其昌的一句经典之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走出去才能在现实中充实自己,让书本里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得到体现,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雄鹰只有展翅才能搏击长空。而在安乐窝里的雄鹰长的再大也无法飞往高空,如果有人硬把它带往高空放飞,唯一的结果只能是折戟沉沙。

现代城市里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不愿让孩子吃苦,这是目前啃老一族产生的根源所在,在老厂里我有个师伯,孩子五十岁了还在啃他可怜的养老金。前二年师伯撒手归西,五十岁的儿子生活没了着落,赖哥哥不成,在骂哥哥“六亲不认”的同时又赖上了生活本不宽裕的师姐。师姐竟然也“继承”了父亲的“遗愿”,继续“供奉”弟弟的“糊口费”,说是可怜弟弟,看他五十岁年纪白头发增加了很多。


我有个师弟,五十岁了还在啃老,把师伯啃到撒手归西。因为工作难找,目前靠捡破烂生活。我师傅和其他师伯师叔几十年前就劝师伯不要再管这个儿子,可是师伯不听,造成了这个儿子目前的“可怜相”。如今,师姐可怜弟弟,每天靠打两份工、节衣缩食的还在时不时的“补贴”弟弟,师姐的行为我们大多数师兄弟实在是不敢认同,这种“亲情”其实是在害弟弟,五十岁没有外援还能有找到工作的可能,再大几岁可就真的找不到工作了,不知道师姐是否做好了养弟弟一辈子的准备?

我现在担心的是妻子的外甥,已经25岁了,父母再不撒手可就要走师伯儿子的老路了。连襟和小姨子对孩子到底是爱还是害?

可怜的中国父母,不要溺爱孩子了,溺爱孩子的结果是害不是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