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要赚钱的老板们都要重视企业微信3.0?

 标准生活 2019-12-30

01

热点思考

其二,企业微信一直很低调,本就很少单独开什么发布会,但这次发布会是微信事业群副总裁黄铁鸣出席主讲的高规格发布会,意义非同一般!据说是因为企业微信经过三年多的摸索前进,已经找到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并且在足够多的案例上得到了验证,准备放大招了!

其三,企业微信3.0的升级,不是简单的版本的迭代,是酝酿已久的革命性的功能升级,是从一个对内的企业管理工具,外延到对外链接11亿微信用户的客服系统。就好像苹果当年将手机从单纯的通讯工具,升级为综合性的娱乐终端。

企业微信3.0的这次升级,不得不先回顾一下微信之父张小龙在2019年年初的一番话:

“如果企业微信定位于公司内部的沟通工具,它的场景和意义会小很多,只有当它延伸到企业外部的时候,它会产生更大的价值。企业微信后续的变化是基于一个新理念,希望它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成为企业微信的窗口,人就是服务,而且是认证的服务。”——张小龙

移动OA软件,就是公司内部的沟通工具,目前用户数最多排名市场第一的,是阿里系的钉钉,很多公司都在用。但张小龙显然不屑于和钉钉混为一谈,他的战略布局,是将企业微信的定位直接“升维”,就如这次发布会所宣称的:内连员工、外接用户

02


功能升级

具体来说,企业微信3.0,主要是三大功能的升级:

首先是客户联系升级。从此员工可以获得一个后缀的企业认证身份,客户可以直接点击查看企业的认证信息,增加信任度。而且,企业微信可以添加客户的个人微信为好友,而且的而且,好友添加数量不受限于个人号的5000人上限,目前暂无上限。像很多经营私域流量的企业,搞几十个个人微信号的做法,就需要重新调整运营策略了;

其次,外部群聊升级。企业的员工可通过企业微信建立外部微信群,人数由20拓展至100人。即以企业微信号为群主,拉客户的个人微信号组群,这样就大大方便员工自己管理重要客户。为什么是100人?20人太少,500人太多,100人刚刚好,这样可以确保员工对客户沟通照顾到位。设想销售员、法律顾问、售后工程师……很多岗位,都可以利用这个功能大展拳脚!

第三,开放客户朋友圈互通升级。企业员工可每天发1条信息,同步发布到客户朋友圈。也就是说只有你的客户,才能看到你发的这条朋友圈,可以说是相当精准了。这比以前建立很多群组再定向设置分组可见的做法,简单可执行。而企业也可以每月群发4条信息,相当于微信服务号的发布频次,平均一周一次,减少对客户信息骚扰,照顾用户体验。

「对内让信息流转高效,对外连接 11 亿微信用户」,黄铁鸣在发布会上的PPT,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企业微信3.0新的战略定位。

03


成功案例

企业微信的定位外延以后,不再是内部员工的沟通管理工具,同时还帮助企业链接外部客户。企业微信从一个 to B 的工具,变成一个帮助B端企业toC的工具。

对企业来说,最直接的好处是,就是用简单易做的方式,让企业员工去触达11亿微信用户,去服务好核心的客户,从而带来营收业绩上的明显提升。

天虹百货是企业微信的成功案例之一。天虹在全国的 88 家门店都普及应用了企业微信。天虹的导购们,使用企业微信,将天虹品牌和消费者紧密连接。

消费者个人微信添加天虹导购的企业微信号后,可以看到导购的姓名和认证企业信息为“天虹”,增加信任感;此外,导购可以通过企业微信给消费者发小程序商城,引导线上购买,把购买场景从线下实体拓展到线上电商。基于这套模式,天虹的闭店销售占比达到了 16%,优惠券核销从以前的 8% 提升到了现在的 71%,实现了近乎 9 倍的增长。

同时,天虹还使用企业微信对客户大数据进行标签化管理,为精准化营销打下坚实基础。天虹的导购可以给客户打上「女装」、「美妆」、「母婴」等标签,方便后续给他们提供精准的服务。比如六一母婴专场促销活动,可以只发布给「母婴」标签下的客户人群,转化率自然高很多。

另外,天虹使用企业微信,还保护了客户资源。比如导购离职后,企业微信还可以很容易把他的客户交接给另一个员工。避免了很多企业遇到过的难题:员工离职,将客户资料一并带走。通过这套方案,天虹已将超过 300 万个客户信息沉淀在企业,累计为企业的销售引流达到了10亿元。

04


重大意义

说了那么多,企业微信的重大价值究竟在于哪里?

企业微信3.0的重大意义,将让企业重塑品牌和消费者关系,让企业从传统的以产品为核心,升级到以用户为核心,以平等对话沟通的形式链接用户,从而让企业真正回归用户思维,重视用户价值,创造长期利益。

现在的企业对待顾客有两个误区:

传统企业是客户思维,把顾客当客户对待,嘴上说着“客户是上帝”,心里面连自己都不相信,因为客户思维是以达成交易为最终目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关系就基本结束了。后续的维护沟通,二次价值挖掘,长期利益共享,几乎都没有顾及。

互联网企业是流量思维,把顾客当流量对待,流量就是数字,都是访问率、转化率、ROI等数据,看似很科学,其实没有把顾客当“人”对待,更多的像把顾客当“韭菜”,一遍一遍的收割。所以整个数字化的沟通是没有温度的。

基于企业微信3.0的解决方案,是倡导“人即服务”,让企业导入用户思维,更精细化地运营,更有温度地沟通,创造更良好的用户体验,给企业带来长远的价值。

当然,企业微信3.0的应用,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因为带了企业认证的后缀,多少会显得有点“官方”,如何更接地气?又比如客户朋友圈的应用,就算是限制了频率,但你要是总是发没营养的硬广告,被屏蔽也是迟早的事,如何设计软广告?还有就是并不是每个员工都具备和客户沟通的技巧,沟通的窗口是全面开放,还是部分开放?

总的来说,企业微信的“利”肯定远远大于“弊”,肯定是先行先试者更有机会享受到红利期,如果都普及了,也没你什么好处了。回想一下,当年淘宝升级“天猫商城”的时候,有多少人错失良机?当年微信升级“公众号”的时候,有多少人徘徊观望?现在,企业微信3.0来了,您,怎么决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