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都快2020年了,我啥时候才能坐上无人驾驶汽车?

 不易齋2 2019-12-30

       一提到无人驾驶,人们总能联想到电影里的特工们英姿飒爽,利用无人驾驶汽车与反派斗智斗勇的场面。其实早在1982年《霹雳游侠(Knight Rider)》电视剧中,超酷的人工智能战车KITT就能够自动驾驶,还能进行思考,和主人聊天。

图1 《霹雳游侠》剧照
       随着科技发展和人们想象力日益丰富,无人驾驶汽车在电影里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功能也越来越强大。这不禁让人思考一个问题——都快到电影里的2020年了,我们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坐上无人驾驶汽车?

国内外无人驾驶发展情况


       随着大数据、智能网络的发展,自动驾驶已经开始全面崛起。不论是宝马、大众、长安这类传统车企,还是谷歌、苹果、特拉斯等高科技公司,都开始着手打造无人驾驶汽车。
       今年年初,自动驾驶市场研究机构Navigant Research发布了2019年度自动驾驶汽车排行榜。入选榜单的参评企业共分为4类,排名由高到低有:领导者、竞争者、挑战者和跟随者
图2 Navigant Research 2019自动驾驶汽车排行榜
       如上图所示,越靠近右上方,企业的综合排名越高。榜单中被评为“领导者”的自动驾驶企业只有三家,依次为Alphabet公司(Google母公司)旗下的Waymo、通用Cruise和福特汽车。而在第二栏“竞争者”中,由高到低有安波福(Aptiv)、Mobileye(后被英特尔收购)、大众、戴姆勒-博世,以及我们最为眼熟的——百度
如何实现无人驾驶?
       以百度研发的Apollo无人驾驶开放平台为例,Apollo无人驾驶系统分为六大模块:地图、感知、定位、预测、规划以及控制
图3 Apollo无人驾驶系统六大模块
       高精度地图使用GPS、IMU、摄像机等识别环境,保证地图保持在最新状态;感知模块定位模块利用GPS、IMU、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对附近环境进行识别,并获取自身准确定位。然后,结合高精度地图和主车的定位信息,计算得出障碍车对每条车道的选择的概率从而进行预测规划模块承接上游感知、预测等模块,主要包括路径规划和速度规划,目的是选出距离和速度最优的路线。最后一个模块是控制,即根据预测的轨迹和估计的车辆状态向油门、刹车或转向扭矩发送适当的命令,使汽车尽可能接近计划的轨迹。

       环境感知模块作为无人驾驶的第一环节,处于车辆与外界环境信息交互的关键位置。自动驾驶环境感知的技术路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视觉主导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另一种以低成本激光雷达为主导,典型代表有谷歌Waymo。

图4 主要无人驾驶企业车辆配置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由上图无人驾驶车辆配置情况可以看出,不管无人驾驶系统中的环境感知是以视觉主导还是以激光雷达主导,毫米波雷达都是发展无人驾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毫米波雷达是什么?


       毫米波雷达,是工作在毫米波波段(millimeter wave)探测的雷达。它介于厘米波和光波之间,兼有微波制导和光电制导的优点。与厘米波相比,毫米波导引头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和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与光学导引头相比,毫米波导引头穿透能力更强。另外,毫米波导引头的抗干扰、反隐身能力也优于其他微波导引头。因此,在无人车驾驶研发过程中,常以毫米波雷达作为无人驾驶传感器之一。
       从毫米波雷达的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全球毫米波雷达市场被德国博世(Bosch)、大陆集团(Continental)、天合汽车集团(TRW)、德尔福(Delphi)、日本电装(Denso)、富士通(Fujitsu)等厂商垄断;77GHz毫米波雷达技术,也被上述几家公司掌握。

图5 国外毫米波雷达主要厂商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