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具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这绵长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很多王朝的更迭。从最早的秦朝到最后的清朝,期间涌现的帝王更是不胜枚举,他们或将自己所处的朝代带向前所未有的辉煌,或是将原本便风雨飘摇的根基带向灭亡。当我们在讨论谁能够称得上最伟大的帝王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和秦始皇嬴政总是被很多人提及,有一个名字虽然提及的次数不及这前两位,却依旧让人无法忽视,他就是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继位后,基本上都是处于开疆扩土的过程,开启了对匈奴之战,将汉朝的疆土一再扩张,麾下大将卫青、霍去病等出色的将领更是威慑西域三十六国,当时大汉的铁蹄所向,可谓是所向披靡。而汉武帝能够建立如此伟业,其实和他的用人方针是分不开的。本期就来和我一起走进刘彻曾经颁布的一封招贤诏书,看看2000年前的汉武帝是如何玩转人才管理的。 《武帝求茂才异等诏》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这封招数的其实很容易理解,大意就是:要想建立非比寻常的功业,就需要依仗非比寻常之人。有些马虽然偶尔会尥蹶子,但是却能驰骋千里,有些人虽然世俗名声并不怎么样,但是却能建立功业。所以对于这些难以驾驭的马和行事不羁的人,重点在如何驾驭他们而已。现在我命令各州清察底层官吏或者百姓,只要有别样的才能都可拜为将相或出使别国。 从这封诏书中我们不难发现汉武帝的求贤若渴,开篇就充满哲理。只要是人才,哪怕身上有一些瑕疵,那也无所谓,不在乎出身,不在乎名声,只要有才便可举荐。这其实和后世龚自珍《已亥杂诗》中写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一样的。 由此不难看出汉武帝先进的用人理念。这样的理念不要说是放在那个年代,就算是放在现代也同样适用,有才华的人难免心高气傲,会有自己的一些小癖好和外人不解的地方,想要让这些人心甘情愿去做事,就要包容他们的“怪”和不被理解的方面。把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这封诏书虽然简单,但是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汉武帝广阔的胸襟,唯才是举,不以出身论高低,至今读之依旧让人觉得受益匪浅,和现在的高水平管理学相比也不逞多让。或许这也是汉武帝在皇帝生涯的前期能够麾下猛将如云,大肆扩展西汉版图的原因,有这样的用人理念,何愁无人可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