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众的古老的“非遗”正以更容易被接受的媒介样式进入大众视野

 七里山人 2019-12-30
日期:2019年12月30日 06:29:17 作者:周敏娴

微信截图_20191230062240.png

▲①“皮影非物质文化遗产”在VLOG上的表演截屏。②中国传统乐器古琴(资料照片)。③余万伦抖音账号上的油纸伞展示截屏。 制图:李洁

一柄竹质的伞骨,经过12层糊纸、刷油、穿针引线,再缀上鲜花,就成了精致的油纸伞。泸州油纸伞传承人余万伦在抖音上发布了这项非遗的制作过程,短时间内就有近20万的点击量。据今年前十个月的一份统计分析显示,在近1380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抖音上涵盖1200多项,涵盖率近90%,古琴、川剧、盘纸、皮影戏、泥塑……那些拥有悠久历史的非遗,似乎在短视频时代迎来了新机遇。

除了促进非遗的传播、普及与接受外,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郑焕钊注意到,短视频包括其升级版VLOG逐渐成为塑造城市形象的有效手段,同时把好几座城市“催生”成了网红,以细微的日常生活镜头传递城市丰富层面。这些发现在多位研究网络文艺的青年学者中产生了共鸣,在他们看来,以短视频等为主要载体的网络文艺的平台化,促进了文化与生活、经济、社会的连接,网络文艺正在成为文化融合和社会融合的助推器。

短视频扩大传统文化传播空间,也成为塑造城市形象的手段

据统计,抖音的日活量已经超过1亿,有时候它的观看人群每天最高甚至可达几个亿。 在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副教授赵宜看来,这组数据的背后,是移动互联网使媒介技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刻地嵌入了日常生活,这是它最大的特征。

timg (1).jpg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成熟,加上技术不断下沉、应用的便捷以及流量的快捷等条件,带来的是多元文化主体的崛起。郑焕钊解释,抖音、快手这样的短视频平台,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获得如此广泛的受众,其背后的原因,是文化的生产者从精英阶层向更广泛的人群转变。

正是对日常生活的深刻嵌入和文化生产者主体的改变,使得短视频推动文化融合和社会融合成为可能。郑焕钊以非遗项目在抖音平台的爆红为例:高雅的、小众的、失落的、古老的文化以更容易被接受的技术形式和媒介进入大众的视野,就是短视频以广泛的传播和丰富的生产给优秀的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这一观察也得到了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盖琪的认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很多传统文化艺术形态都获得了更大的传播空间,获得了更多的受众。

timg (3).jpg

与此同时,近年来,成都、西安和重庆一跃成为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短视频平台也功不可没。一些知名的VLOG播主,如@茄子酱ruu、@梁一口echo等,用短视频展现成都日常生活,俨然是城市生活的推广大使。作为抖音的升级版,VLOG是当下年轻人记录、展示自我生活的时髦媒介,它的视频日记功能,激发年轻人分享自我的同时,展示他们生活的城市、旅游目的地的丰富生活样态,逐渐成为塑造城市形象的有效手段。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夏烈注意到,其中不少作品都具有独特的艺术品相,呈现出一种专业化、精品化的特点,这种趋势对于提升网络文艺质量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更好满足网民对优质内容的需求,需引入专业人才扩充内容蓝海

有数据显示,在今年7个多月时间里,仅仅是抖音上,国家级非遗项目相关视频数量就超过2400万,播放超过1065亿次,获得点赞超过31亿次。这组数据充分说明了网民对于此类内容的期待和需求,也提醒人们,应该更好地利用各种媒介来满足网民对优质内容的需求。

timg (2).jpg

在郑焕钊看来,受到自身的时长限制,短视频在媒介手段上还存在短板,需要专业力量的介入来弥补。“除了展示非遗的技术、产品与活动之外,还需要更好地传承其背后所蕴含的传统生活形态、文化精神和智慧,真正做到活态传承。这些并非通过几分钟的短视频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非遗研究者、非遗传承人与更专业的记录、展示媒介共同参与。”例如,在短视频引发大众兴趣的基础上,推动纪录片、综艺节目、动画等方式相结合,进一步讲述非遗文化的状态与文化内涵,甚至可以推动建设非遗博物馆与主题公园,创造线下现场体验互动的空间,“不同媒介融合共同讲述非遗文化,由于不同媒介面向不同的受众,因此,整体产生的合力就能成为文化传承更全面的媒介矩阵”。

夏烈则认为,专业团队加入短视频,一方面实现内容生产的多样化,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短视频的艺术品质和社会影响力,使得短视频真正实现主流化。至于哪些专业群体更适合入驻短视频平台,他也给出了建议,比如具有一定艺术表演能力的作者,他们能生产出既符合抖音传播特质(也就是网络文艺特点)又带有专业度、审美性的内容,比如音乐、舞蹈、书法、绘画、默剧等。


作者:周敏娴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