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早梨,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特产,上饶境内山地丘陵旱地土壤多属黄红壤,pH值在5.5-6.5之间,有效土层厚至100厘米以上,土质肥沃、透气、保水、保肥,有机质含量高,富含硅、钾、钙、镁、铁等大量的有益元素,适宜梨树生长。上饶早梨果大端正,果形圆形或近圆形;果皮青绿光滑(套袋后黄白色);肉质细嫩,汁多渣少,甜酸适中,酥脆可口。 ![]() 上饶“早梨”产自上饶县花厅、田墩、应家、枫岭头等地,尤以花厅枫岭村苏家、陈团畈所产最佳。果大皮薄,色白光滑,肉质细嫩,汁多渣少,味甜微酸,酥脆可口。梨果去皮或切开后,过夜不黄,清嘉庆年间荐为贡品。具有生津润肺、清热化痰、解热消暑等功效,是夏令佳品,又是中成药“雪梨膏”的最佳原料。清《广信府志》和《上饶县志》均有载,据记载花厅生产的上饶早梨早在清朝就以地方特产而上贡皇宫,栽培历史已有四百余年。经不断优化培育出“黄皮消”、“六月雪”两个优良品种。6月中、下旬果熟应市,故名早梨。1959年上饶早梨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200953担,江西省农业厅、省农垦局在上饶早梨主要产地田墩公社召开早梨生产现场会议,并在陈团畈拍摄了《上饶早梨》电影纪录片。 ![]() 上饶境内中山、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从南北两端向中部呈阶梯状递降,大致平行于信江对称分布,明显构成南北高、中部低的马鞍状地势。山地丘陵旱地土壤多属黄红壤,pH值在5.5-6.5之间,有效土层厚至100厘米以上,土质肥沃、透气、保水、保肥,有机质含量高,富含硅、钾、钙、镁、铁等大量的有益元素。信江、饶北泸溪、丁溪、槠溪等大小河流15条贯穿全境,年平均经流量28.62亿立方米;大、中、小型水库星罗棋布,有效库容达2.77亿立方米;地下水蓄量充沛,年平均总储量为4.76亿立方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充足,但受季风影响,温度和降水变化幅较大,干湿比较明显。年平均气温为17.8℃,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39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1777毫米,无霜期平均为284天,形成了上饶早梨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