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兄弟以优秀的学历在网络上走红,董知寰、董知宇是一对双胞胎,两人都是复旦大学物理系学生。 在学业的优秀上他们是如此的相像, 而这一次,兄弟俩更是创造了一个惊喜:同时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录取,并拿到全额奖学金,将双双赴美攻读硕博学位,继续物理学领域的深造。 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双胞胎兄弟会有这么傲人的成绩,主要是老爹太厉害了。他们的父亲董教授1987年7月本科毕业并获得复旦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99年7月获得复旦大学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1月获得复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而董教授的育儿观念就是”有兴趣的学,没兴趣的不学”。他很尊重自己孩子的意愿,从小就鼓励他们学有兴趣的东西,不干涉他们的兴趣发展。 其实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家长除了为孩子指引方向之外,就是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去过多的干涉孩子的意愿。兴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聪明的家长知道该如何正确对待和把握这份热爱,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的游刃有余。 兴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很多时候孩子与家长的想法是相反的,家长希望自己孩子能够学习一项热门专业,为了将来能够更好地工作,养活自己。孩子喜欢的东西则是家长不能接受的专业,比如说:历史、物理、化学、农学等等,这些相对冷门的专业。 一旦孩子的想法与家长是不一致的时候,家长总是强迫自己的孩子去改变自己的想法。其实这样的做法才是最大的不尊重,不能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的人,做什么事情都会变得行尸走肉,得过且过。 董知寰、董知宇两兄弟说过:” 物理学所呈现给我的自然纯朴、和谐和崇高的美感是最大的安慰和鼓舞。学习物理对于我而言,至少是一种精神需要,无论我最终从事什么行业,我都有必要最先学好它。” 物理学相对于计算机、金融来说,在现在的社会上绝对算不上是热门专业。但是,两兄弟的父母非常的尊重孩子的想法,他们的内心愿望不过就是“希望他们能安安静静做学问、平平淡淡做好人。” 人们总是会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多下功夫,把它专研透彻,对它抱有极大地兴致。这样的情绪放在孩子的身上也是一样有效地,当孩子朝着自己的喜欢的方向发展的时候,他们也许会比旁人更多一份成功的机会。 兴趣是孩子成功的基础,所以家长们不要剥夺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在快乐中长大,在兴趣中不断地发展自我。 不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家长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的身上,你的意愿不代表孩子一定会喜欢,也不代表孩子能够百分之一百的接受。 很多家长以爱的名义,强迫自己的孩子做了很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剥夺孩子娱乐的时间等等,他们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但是他们理直气壮的告诉自己的孩子说:”我是因为爱你,才这么做的。” 这样的行为或许不能称之为爱,只能称之为占有和控制。 身为金融专业的我们,一直有着被很多人羡慕的工作和收入。可是,我的同事每天来上班都是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似乎这不是在上班,是在送命一样。 他告诉我:”其实我并不喜欢金融,我最喜欢的是文学,文字能使我感到快乐。” 我问他:”那你当时为什么要选择金融,来到这里上班呢?” 他自嘲的说道:”呵呵,因为当初我父母逼着我改了我的志愿,他们认为学文学没有前途。强迫我改成了金融专业,我每天在学校学着我不喜欢的金融,过的浑浑噩噩,有时候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何在。” 面对同事的抱怨,我似乎无话可说,不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不能做自己热爱的事业,这确实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 因为热爱,所以我们愿意付出:因为我们能够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所以我们才愿意热爱这个世界。比起让自己的孩子浑浑噩噩的否定自己,那么热门专业,高薪收入就显得不那么的重要了。 家长不要急着否定孩子的想法,也不要剥夺孩子的兴趣。因为你这样的做法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家长的态度和教育理念显得更加的重要1、 接受孩子的兴趣爱好 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孩子的兴趣爱好被肯定在他们的成长中是非常的重要的。一旦家长否定孩子的爱好,就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对自己周围的事物提不起任何得兴趣。 铭铭今年已经十岁了,他很喜欢计算机,每天都喜欢把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计算机上,即使是这样孩子的成绩也没有下降。可是,铭铭的爸爸妈妈认为孩子这样的行为是不务正业,不认真学习的行为。 所以他们开始逼迫孩子学习,强制性的让孩子戒掉电子产品。没收孩子的电脑,断开孩子的网线,无所不用其极。最后孩子真的没有机会碰电脑了,但是孩子的成绩却开始下降了。 铭铭的爸爸妈妈发现孩子最近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和兴趣,就连是学习也是浑水摸鱼的态度。 他们就知道自己真的做错了,孩子失去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对身边的任何事物提不起兴趣了。 兴趣也许是孩子坚持的动力,所以家长应该接受孩子的兴趣爱好。 2、 鼓励孩子勇往直前 无论是我们还是孩子,想要成长总会遇到很多磕磕绊绊的挫折。这个时候,我们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勇往直前,不要急着退缩和放弃。 我们知道,遇到问题最没用的事情就是放弃和退缩。孩子从小就被家长保护的很好,阅历和经历都几乎是为0的,所以孩子遇到事情想到的不是勇往直前,而是不断地后退,让自己免受伤害。 孩子这样的行为我们都是能够理解的。但是,家长一定要教会孩子成长,成长的前提就是不要轻易地退缩,应该勇敢的前进,找打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才是所谓的成长。 3、 教会孩子坚持
坚持是孩子需要学习一生的学问,在孩子还不懂得何为坚持的时候,家长就应该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高智商的双胞胎也有难以坚持的时候,兄弟俩曾经试着学过拉小提琴,但很快,他俩就提出“不想去”。直到有一天,弟弟来要求“学围棋”,父母就要求他们必须坚持自己的选择。 ![]() 父母同时也给兄弟俩立下规矩:“爸妈可以提供学习的便利,比如接送和后勤保障,但学习是自己的事情,需要独立完成。”懂得坚持的孩子才会比旁人多一分成功的保障。 莹妈寄语: 爱因斯坦,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兴趣爱好是他们美丽的梦想开始,更是他们成功的潜能。不要去否认孩子的兴趣爱好,因为你不知道他能爆发出多少的潜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