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雪雨观书|《昆虫记》:向科学家致敬,向经典致敬

 骤雨珍珠新荷 2019-12-30

《昆虫记》不是我爱读的那种书。我向来爱读情节感重的,情感描写细致一点的书籍。读书的时候也是这样,一拿到语文书就爱不释手,一看到数理化就偏头疼。最初看《昆虫记》就有点偏头痛,理性大过感性。再怎么生动,也无非是在介绍昆虫的基础上加了点生动的描写,读起来有种不伦不类的感觉。后来,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必须研读这本书,也是研究成果出来了,我也没有把书彻底读完,更不要说读透了。

现在,要向小学生推荐阅读这本书,更是要让他们读完这本书,还要从书中获得一些益处,我就想到了这样几招。

跟着任务来读书

对于小学生读课外书来说,读有的书是养性的,比如《唐诗三百首》;读有的书是增加体验的,比如《假话国历险记》;读有的书是获取知识的,比如《昆虫记》。当我把《昆虫记》如此定位的时候,我就明白小学生读这本书的首要任务是什么?——那便是获取知识。如此一来,这便不是闲书了,就不能闲读。

在学生的自律性和心智成熟度尚且不够的情况下。任务驱动是一种很有效的促进阅读理解的方式。像《昆虫记》这样一种篇幅较长的汇编类作品,整本书里介绍了许多种昆虫,每种昆虫的生活习性、外貌特点等又各不相同,信息非常的零散。作为阅读者,如果不去归纳整理,泛泛而读,零散的信息就很容易忘记。所以,用阅读记录手册来帮助学生梳理昆虫信息,有利于学生对昆虫知识信息的掌握,便于以一种结构化的方式来了解《昆虫记》这本书的内容。当然,如果在清晰每种昆虫的信息之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独具特色的昆虫名片,更是实现了内化后的外延。

其实,《昆虫记》本身就属于科普作品。科普作品阅读的第一要点就是了解其中的科学性。让学生跟着任务来阅读就是对科学知识的尊重,这是建立在一种理性阅读的基础上的。

跟着兴趣来读书

学习讲究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读《昆虫记》这样一部科普作品,如果你硬要一字不差地从头看到尾,那你绝对属于“大家”水平。小学生一般达不到,因为篇章之间几乎没有情节关联,就是每个章节内,有的关联度也不大。所以,读这本书用“跳读”的方式是不太影响阅读理解的。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蕾特。读《昆虫记》的每个孩子眼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最感兴趣的昆虫,它或许是蜣螂,或许是西绪弗斯,或许是螳螂等等。每个孩子的人生经历不同,对昆虫的了解不同,决定了他阅读的选择侧点是不同的。我们需要学生把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给唤起,用他对这种昆虫的了解去影响和感染更多的读者。进而让一本科普书的阅读变得更加的立体化。

带着敬畏心去读书

《昆虫记》是昆虫学家法布尔创作的科普名著。法布尔凭借这部作品与诺贝尔文学奖仅仅只有一步之遥。这么一部伟大的作品,如果仅仅去读点表面的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去感受科学家严谨的态度和视域的广阔。

法布尔的研究也自然遭到了正统力量的责难,法布尔辩驳说,“你们是把昆虫开膛破肚,而我是在它们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你们把昆虫变成一堆既可怖又可怜的东西,而我则使得人们喜欢它们;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声中观察;你们用试剂测试蜂房和原生质,而我却是研究本能的最高表现;你们探究的是死,而我却是探究的是生!”这段自白,不仅展现的法布尔对昆虫的日常研究方式,更展现的他对自己研究领域的理解。现代作家巴金曾这样评价:《昆虫记》融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经典的作品,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研究!阅读时必须保持一个敬畏之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