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讲好统编教材里的诗词?《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康震全面解读

 月未圆书斋 2019-12-30

11月15日


语文、历史、德法这三科的教材是怎么样通过诗歌这样一种特殊的形式来传递他们要传达的精神?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家国情,不管是在德法课本里面,还是在语文课本里面,还是在历史课本里面,都有中国古典诗歌的贯串其中。

康震在统编教材西部巡讲甘肃临夏站做《千古诗心 从心开始》的主题讲座


《语文》一年级上册:

小儿初入学

学习优秀的同龄人如何持续成长


在统编小学《语文》一年级的上册,第一首古代诗歌就是《咏鹅》,这是整个语文课从幼儿园结束以后进入到上课的时候,出现的第一首或者第一篇古代的作品。


在众多短小精粹的古文中,为什么一年级上册要选《咏鹅》,三年级的时候要选《司马光砸缸》作为第一篇文言文?这其中是有规律的。


第一,这两个作者(或当事人)在当时都是小孩子,《司马光砸缸》的时候,他也就是7、8岁,因为年龄太大这个故事就不成立了。那么骆宾王写《咏鹅》的时候也就是七八岁,因为唐书里面记载骆宾王7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


第二,这诗虽然是小儿所作,故事虽然是小儿所为,但是影响力极大。


第三,这两个主人公后来都真正成才了,而不是伤仲永。



所以说为什么要回溯教材文本,这都是专家经过认真考量的,首先这两个事是真事,这首诗是真的骆宾王在小时候写的;第二这个也是名篇,小孩子写名篇,小孩子干大事;第三,后来他们得到了持续的成长,他们当年是神童,有神一般的行为,做出了跟自己年龄不匹配的,非常牛气的事情,长大也成才了。这不就是传统文化吗,传统文化就是在讲一个优秀的苗子是怎么持续成长的,他不仅仅是在讲这首诗。这首诗首先告诉你: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有颜色,有动作,有节奏,好背诵,拉到谁跟前背下来炫耀都足够。但是老师要讲骆宾王以后怎么样,司马光砸完缸之后还砸别的了吗,也砸了,他砸开了通向科举进士的大门,他还砸开了通向资治通鉴的大门,这是微言大义。要找小神童的故事,在中国古代,多如数十万计,但这些人后来都泯然众人矣,这不是我们的语文老师要告诉我们学生的。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群雄纷争的年代

学习“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天下观


《短歌行》,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选的古诗。作为一个学习中国语言文学的学者非常骄傲,你看历史课也少不了我们。这个是在讲到东汉末年三国时代引用的一首诗。这里面隐含了一个什么问题呢,三国很难讲,因为在三国时代,即便像关云长这样的人也不能真正做到,在特殊的历史阶段底下完全的、毫无条件的忠诚一个人。这充分说明在那个时代,传统儒家的“从一而终”这种观念受到了极大的挑战,难道不是吗,三国的时代为什么这么多人,今天是他的,明天是我的,曹操帐下的那些谋士,那些兵将,包括刘备手底下的,很多都是半路“截胡”来的,很多都是从别的地方引进来的。


所以这个时候在三国时代怎么讲他的价值观,这其实是挺挑战的,曹操这时候的出现就非常重要了,天下再乱曹操的价值观从来没乱。在《短歌行》里面他的价值观是: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只要你我以诚信待天下,广揽人才,天下归的是什么心,大一统的心,只有大一统才能利益最大化,才能让绝大多数的人享受到国家的利益,这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曹操,那是天下观,在三国这样一个混乱的时代,曹操为什么很伟大,他提出的天下观是非常重要,他的天下观是跟历史上任何一个大一统时代的天下观都是统一的,在乱世里提大一统的天下观。第二,个人的成长观念,个人的志向观念,这个非常重要,到底在这个时代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曹操打败了袁绍,北征乌桓,彻底平定了北上的乱,统一了黄河流域之后,站在碣石这个地方,再长寿都会成为土灰,一切的生命都会消失,但是什么不会消失呢?壮心不会消失。


毛泽东在《沁园春》里面,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成吉思汗只知道射大雕,从先秦一直到元代,后面他没写是什么意思呢,后面都不值得我写,能否入到我的《沁园春》里面我能批评你的,那还是我看得上你,难道不是吗,就说明你们还是做了一点事,但是我告诉你们,你们还是略输稍逊,但是那还是有文采,还能射大雕,至于没有列进去的,对不起,根本没有在我的眼界之内。但是对一个人他有相当的篇幅予以赞美,就是曹操,“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站在北戴河想起了当年的曹孟德,最后结尾说“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没错,我们这个时代换了人间,但是前面接的历史是谁,是曹操,毫无疑问他认为曹操在他的时代也改换了人间,没有曹操的三国是没有光彩的,为什么,因为曹操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虽然现在五十多了,但是我的壮心我的志向没有一刻停留。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老天爷并不能够决定我们的一切,事在人为。主席喜欢曹操的诗,喜欢曹操不是没有原因的,都说他跟鲁迅是同声相求的,他们是知音,我看他跟曹操往事越千年也是知音,这个知音的点在什么地方,我们说诗心的点在什么地方,就是他的价值观念,这是中国人的价值观。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异国他乡的中秋节

学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中国心


在《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又找到了我们的古诗,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是宰相,宰相能赋诗在唐代并不稀奇,但是宰相赋诗能得名篇,并流传久远这个不容易。在历史上有一种说法叫九龄风度,什么意思呢,张九龄当时侍奉的皇帝是唐玄宗,他几乎是开天盛世的一个代表,换言之,张九龄在开元十九年,在开元二十六年被罢免宰相,史学上一般认为,这是开天盛世是唐玄宗时代走下坡路的开始,而九龄风度就代表着整个盛唐时代的一种气象,这充分说明一个贤良的宰相,他的风度气质,他的治国方略,往往能代表一个时代。所以在中秋节里面既传诵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也传诵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不是偶然的,一个人能写出这样的诗句,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他情思广远,用古人的话说叫心游万仞,思接千载,他的思维是很广大的,所以一般在中央四套喜欢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两句话,因为中央四套是国际频道,用来说明,不管在遥远的地方我们都有一颗共同的心——中国心。




1200多年前的一首中秋节的诗,却能在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四套国际频道被用作一个宣传语,这说明张九龄的诗是跨越时代内涵的,而我们《道德与法治》教材,又把这首诗放在中秋节这个节点来讲,你认真去思索这里面的那种牵念,各种各样情感的联系是非常丰富的。



前面是我们简单概说一下,我自己通过浏览教材我发现在语文课里,在历史课里,在德法课里面都灌注着传统文化古典诗词。我认真归纳了一下,发现在这几个方面,我们这些诗歌是起到了这样一个课程思政的作用,因为现在大学里面也特别强调课程思政,我们前一段时间填很多表格的时候,重点就是要求怎么做到三全育人,怎么做到课程思政,因为对我们这样一个北师大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来讲,我们不可能做到思政课程,但是我们是课程思政,尤其是古代文学的课程,其实应该是不由自主的,情不自禁的,连自己都不意识到的,就已经做到了课程思政了。



爱国情怀


《语文》四年级上册:


天下兴旺  匹夫有责


在《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里,我选了有这么几首诗,有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代人思想观念有时候是比较奇怪的,他不像宋代人旗帜鲜明的喊出杀贼,维护国家安全,他往往要追溯一个历史,通过一个历史上的场景来婉转的表达这种爱国情。像王昌龄这首《出塞》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他借助了一个飞将军李广的典故,把秦汉唐紧密联系在一起。唐朝的爱国是建立在非常强大的基础上,他的边关拥军盛众,在当时应该说是一个强国,在军事上是非常强大的。所以你看他的气势是不一样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特别是还有王翰那首诗才叫奇怪呢: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我正要在喝两口的时候,突然要上战场了,枪都拿到手里了,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根本不是悲凉的,很多人以为这首诗写的很悲凉,没有,上战场就没打算活着回来,只是有个要求,让我再喝一口。为什么再喝一口呢,我不喝的话,我不是唐朝人。里面表达了一种面对死亡的威胁和恐惧却流露出一种蛮不在乎的那样一种豪情,王翰本人并没有去过边塞,这不是写他自己,但是唐代文人善于提炼他们的爱国主义,他把这种爱国主义提炼成为一种非常浪漫潇洒的,不可一世的面对死亡威胁。


而李清照就不一样了,李清照写《夏日绝句》的时候,已经是北宋完了,她已经南渡了。最难过的就是李清照这样的诗人,为什么呢,要么是像到了辛弃疾、陆游的时候,对这个局面已经固化了,收复中原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已经无法实现了,要不就是像北宋这样,但是对一个南渡的诗人来讲,内心是无比的纠结,所以她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你们这些宋代的官员都是干什么吃的,还不如我一个女流,你们天天想的都是跑跑跑,真是范跑跑。所以李清照的爱国主义的篇章就和王昌龄在时代上特点上有很大的不同,这是个女同志,没工作,家庭主妇,只是认得几个字,写得几首诗,但是这个诗比我们当时宋代很多男士,给我们留下的爱国主义的历史的印迹要深得多。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细节里的盛世赞歌


在《中国历史》课本里面的爱国情怀又是另一种表现,体现在七年级下册第二课里,讲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选了杜甫这首《忆昔》。以前说起杜甫大家都很愁得慌,“三吏”、“三别”,各种苦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于苦难的现实的揭露,和对于伟大盛世细节的描写是统一在杜甫的身上,他的“诗圣”既是对于现实的无情的暴露和揭露,同时也是对于盛世的满怀激情的歌颂,这是统一在一起的。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什么意思?有钱有粮有朋友,走遍天下根本不用怕,在当时山东青州一斗米只卖二三文钱,到了安史之乱的时候,一斗米卖七万文钱,你就知道战乱的破坏更加促发了人们对于和平时代无比的向往,对于盛世的回忆,《忆昔》是杜甫在成都的时候写的诗,所以我们说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铸魂什么是育人,必须深入到历史材料和诗情当中去,杜甫是真爱他的国,我们现在说厉害了我的国,杜甫当时是我爱我的国,我是真爱,那是真的是骨灰级的粉丝。为什么呢,因为很少有诗人,我说的是李杜的时代,极罕见有诗人用如此细节的描写来歌颂他的国。李白表达的情感都是通过别的方式,“天生我材必有用”,他是从“我”出发的,高兴了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不高兴就是“安能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我们把他解读为在一个伟大的盛世,诗人有着如此自由表达自己理想和意愿的能力,这就是盛世,但是他从“我”的角度出发的。王维是什么角度呢: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个更”自我“,上完班以后,静静地看着花开花落,一看一个多小时,手机放在一边也不看,各种文件也不看,当时他的官已经做到很大了,给事中了,用我们现在话至少也是个正厅级的官员,人闲,怎么会闲呢,人闲桂花落,一晚上一晚上的看花,也是从我出发。但是我们从王维身上解读的盛世是什么,在伟大的盛世里面,是可以如此雍容而闲暇的歌咏着属于自己内心的田园。只有杜甫非常老实的写了很多当时的人并不喜欢看的诗。只有杜甫给我们留下了关于那个盛会细节的印迹,让我们真正知道一个人要爱他的国,会真的爱到骨头里头,他写这个国家有粮食,有钱,有地种,朋友们的关系都很密切,为什么中学历史课本里面把这首诗放在历史课本里面,因为他是可以作为史料来读的,这就叫史实。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能当信史来读吗,很麻烦,他代表一种历史的情绪,但是不能作为历史的材料。


亲情友情


《语文》七年级上册:


漂泊途中遇故知


在《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个诗大家可能看不出什么历史背景来。那些年杜甫离开长安到了成都,漂泊西南,就在成都过了大概四到五年的安稳日子,从此之后就再没过过好日子,为什么呢?因为力挺他的几个好兄弟,当时在成都做大官的,比方说岑参(嘉州刺史),比如严武(剑南节度使),整个就是西南王,再比如高适,剑南西川节度使,也是小西南王啊。有这哥几个给他撑着,把他的草堂给他盖起来,他生活过得无忧无虑,后来严武死了,高适调走了,岑参也走了,他没有了依靠,就成了漂泊西南,内心已经乱了,生活已经败了,大唐已经不再了。对于杜甫来讲他的大唐就是那艘破船,他没有依靠,一直向南,本来去长沙的,到了长沙大火兵乱,接着向南去了湖南耒阳,发大水把他自己还困在水上,又回船向北,过了湖南岳阳再向北他想回洛阳,最后再经过湖南平江的时候,彭德怀著名的平江起义的发生地,他就死了湖南的平江。


就是在这样的破败的漂泊之旅上,他遇到了当年盛唐著名的乐师李龟年,在离乱之代回忆盛世之情。在其他盛唐诗里面,我们再也没有见到这样的诗了,杜甫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大时代的变动底下,人们对于伟大时代和盛世的那种向往之情。想当年岐王都是我们共同的好朋友,现在岐王不在了,崔九也不在了,我们两个也老了,但是我们依然看到有江南好风景,今日还能相会,共同回忆盛世之情,这说明一代之诗心尚未陨落。诗人的感慨是非常深沉的,所以人们都说年轻的时候没有人喜欢读杜甫的诗,人过中年之后读杜甫的诗有别样之感慨。杜甫的情感之丰富,我们可以毫不保留的讲,绝对不比李白的差,李白只是表现形式比较简单直接,后人学杜甫的诗多,学李白的诗很少,因为杜甫诗里面所蕴含的内容,所使用的技巧后人是可以仿效的。


《语文》九年级上册:


中秋佳节倍思亲


在《语文》九年级上册《江山览胜》一单元,选了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里面虽然讲的是亲情友情,但是实际上把景象和情感结合在一起。作者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喝高了,我们很吃惊的发现,好诗都是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写出来的,你看,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从大时代来讲是乱世代里写出来的,杜甫的《忆昔》也是这样,安史之乱之后写出来的,《江南逢李龟年》更不用说了,而苏东坡写这首词是他在山东密州所作,当时他在密州做知州心情坏透了,他心情极坏。为什么,第一密州的生活太艰苦,第二当时王安石搞改革变法,所有的举措他都不同意,第三他跟他弟弟有七年的时间没见面了,他们兄弟两个关系特别好,各种乱七八糟的不舒服的感觉齐集心头,又碰上一个中秋节,就写了这首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真不想在这地方呆了,为什么不想在这呆了呢,人间烦恼太多,我欲乘风归去,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真想就此走掉,就像他在另一首词里说的一样,江海寄余生,就是不想在这个世界上呆了,但是高处不胜寒,也有高处的难处,所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转眼的功夫他开始跳舞,不知道到底是该上去还是应该下来。这首词是可以跟李白的《月下独酌》对读的,李白那首诗: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那首诗里,李白表达了对人间的绝望,因为他心情很不爽,怀才不遇,但是在这首词里面苏轼不是这样,苏轼一开始也想要走,后来觉得不能走,他给了自己一个台阶,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跟着月光从天上一直往下走,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什么叫思政工作,这就叫思政工作,他在给自己做说服工作,不要埋怨了,何事长向别时圆,对不对,不可能的嘛,人生如果都很美满了,那还能可爱吗?极度的圆满达到了超级的自觉,那就是非人的境界,什么样的人没有缺点错误呢,就是变成了泥塑的,不发展的他就没有缺点了,只要你还在成长你就有缺点,而且缺点是成长和发展的前提,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在不断的弥补我们的缺点,克服我们的缺点,把缺点转化成优点这样一个过程。所以他说,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他在一点一点的说服着自己,不要生气,不要埋怨,七年没见,第八年总会见的,今天晚上喝醉了,明天早上会清醒的。苏轼为什么能招我们喜欢?是因为他说人话,而且他能把人话变成艺术的话,不仅美而且我们听得懂而且我们能受用,这个很重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时候给了一个解决的方案,没事,月光有多远亲情就有多远。


所以苏轼这个人,林语堂在《苏东坡传》里讲了一句话,中国人一想起李白,就会想起天上划过的流星,但是中国人一想起苏东坡就会露出会心的微笑。所以苏东坡对我们来讲像是一个家常的邻家大叔那种感觉,但是这个大叔不寻常,你要成长为这样一个大叔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很多契机。所以我觉得在我们语文教材里面,苏轼这首词虽然是如此让我们熟悉,但是我们一定要理解,这是他在不爽的情况下写的,他从不爽走向爽,是他自己在给自己做思想工作,他把自己给说通了,大家一定要注意,我们最是希望别人把自己说通,但是苏轼能把自己说通,并且他把自己说服自己的过程写成一首很美的词跟你分享,而且这首词能经过将近一千多一点年的时间还能流传,历代说服你自己,这就叫经典。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万金家书抵洛阳


在有“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一节,选用了唐人张籍的《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唐人写诗表达情感比较直接,张籍是中唐的诗人,韩愈的好朋友。诗歌在中唐的时候功能性增强,这也是由杜甫开创的,就是诗人用诗写个便条、借款条,给你写一封信,这都是非常常见的,用古人的话说叫无一不可入诗,什么都可以用诗来写。这首诗也是一样,情景性很强,这其实就是在跟对方进行对话,有一个人在外地做官,有人要去洛阳,他托这个人去给洛阳的家里人,“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都是一样的意思。后来洛阳和长安就成了一个意象,“长安不见使人愁”“长相思催心肝”“长相思,在长安”,长安和洛阳既是都城也是人们千千念念萦怀于心不能忘的地方,也许佳人在长安,也许你的理想在长安,这已经都不重要了。



所以家是最温暖的地方,这个家只是指你的小家,也可能是指我们共同的家园,总之只要你心中有一个家,你就会常常想到他,无论你走多远,家都是你最终的归宿,和你当初出发的地方。所以我在想张籍的《秋思》,既带领我们回到一个具体的个人的小家,但也让我们联想到了我们共同的大家,因为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无论是张籍还是韩愈,都是当年中唐时期的古文运动和中堂诗歌革新运动的干将,换句话说这批人不是简单的诗人他们也是政治家,同时他们也是自觉的推动中唐时期政治运动和诗文革新运动的干将。个体情感的抒发自由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当自觉,很完美统一在一个个体的身上,写出来的一个诗就不能轻易看作是一个单体的情感抒发的载体。


自然人文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纯真岁月”,选了宋代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而在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有一个读书的单元,选了朱熹的《观书有感》。先看王观的这首诗,浙东建议大家一定要去,风光独绝,一个浙东一个皖南,不去一生的遗憾。真的是要走万里路,行万里路才能读万卷书,到了浙东不需写诗自然便是诗篇。如果你不去,你根本没法理解他为什么会这样写,你看王观写的浙东景象: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诗人和春天展开了赛跑,春天在诗人的笔下完全变成了一个拟人的朋友,景象首先就是美人,水是秋波山是眉峰,你要去的地方给你挤眉弄眼的,景象在跟你调情呢。天人合一能写到这种景象,有个前提,表达必须非常的简明,而不能繁琐,所以这里面不能用任何典故,他完全属于自然一派。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我刚把春天送走,你现在又要走,你们俩正好一路打一个车,拼车得了,你要是到了江南还能追得上春天的脚后跟,千万和春住。你注意我们现代白话语言已经很难精准的表达和自然这种亲密的关联性,注意这是一个亲密的关联性,自然怎么变成人文,人文当中怎么会有自然的景象,有时候必须调动古典的诗词才能帮助完成我们更多的理解。


王观写的这首词,不要做任何深入的解读,只需告诉学生,曾经我们的先人跟自然是如此的亲密,而我们现在往往只能写一段景色,然后抒发我们的情感,天是瓦蓝瓦蓝的,麦苗绿油油的,看到眼前的景象内心非常激动,觉得应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这个不是天人合一,这个没有做到抒情、写景、议论、说理完美的结合,严格来讲其实不存在所谓完美的结合,他本来就是一体,这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还有一种你非要说我必须得结合议论、写景、抒情,就接下来看朱熹的这首《观书有感》,你看到他什么都没说,但他什么都说了,我们并不是在厚古薄今,而是民族的文化遗产,必有他的可贵之处。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是个诗人,高手中的高手,我们怎么样进行深入细致、春风化雨的思想政治工作,你写一首诗,如果这首诗能流传一千年,被人们反复咏叹不能忘记,思政政治工作就做到家了。朱熹没有捏着你的头皮非得让你把这首诗背下来,但是你觉得你缺不了这首诗,等你要讲什么道理的时候,还想让人听的很明白,还觉得你挺高雅不掉价,你就想起这首诗了,不能替代。里面有典故吗,没有,道理讲的深刻不深刻,很深刻,深刻的道理不一定讲很多典故才能明白,关键在于运用的意象要很生动,所以一切深刻的理论都来自于对生活非常细致入微的生动的观察,把这个东西直接展示出来,就是在说道理。


如果说我们的理论,阐发的还不能让人尽如人意的话,那说明我们对于生活的理解还不够生动,甚至我们自己在生活的面前就没有生动起来。其实朱熹类似这样的诗还有很多,只是因为长期以来认为他是一个哲学家,长期以来被扣上理学家的帽子,觉得他好像受到了理学的束缚而不能抒发情感。其实恰恰相反,朱熹跟王阳明很像,做官也做得,写诗也写得,道理也讲得,门牌也树得,可以说是一个古今的完人,所以他被尊为圣人是一点不奇怪的事情,这些圣人都是最生动的人,这是一定要必须理解的一件事情,否则他的思想不会传播这么久远,根本不可能。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避开车马喧,独享身心安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建设美丽中国”一单元,选用了陶渊明的《饮酒》。我就在想,他题目明明是《饮酒》,为什么是建设美丽中国呢?就是他饮完酒之后看到的是美丽中国,我们饮完酒之后啥都看不见了,为酒所昏昏然也。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不同的人格在经过酒的过滤之后呈现出的镜像都是很不一样的,陶渊明的《饮酒》折射出来的是什么呢?虽然住在最繁华的大街上,但是却听不到任何车马的喧闹,你问我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切,因为我的心并不喧闹,所以周围的一切都是安静(如灭)。你怎么才能做到这点,因为你每天的生活是什么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每天生活都是慢节奏的,而且在你们看来都是很无聊枯燥的,我采一点菊花把它当药酒喝下,我站起来看看南山依然的巍然,我每天的生活就是扛起锄头下地,到了晚上我再回到家里接着喝酒,没有酒的时候我就跟别人乞酒来喝,我们知道陶渊明写了很多乞酒的诗,实在没有酒我就在家里看着草屋八九间。他是一种随着自己的心性而生活的节奏,就是我是我的主人,虽然我很贫困,但是我内心很自由,也很舒适,他很享受这一切,所以他才能写出这一切。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我看到山里面云雾缭绕,我看到飞鸟在自由的飞翔,我感觉这一切才是我的本来,我觉得这里面肯定蕴含一个什么理我说不出来,但是我已经感觉到了。所以在饮酒的诗里面,诗人表达的是对一种自由自在生活的一种享受,其实最高的生活境界就是按照自己的意志来生活,来选择。最美丽的中国其实就在最大的限度上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只不过陶渊明在1500多年以前,在他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用这样的诗句来表达了这个心愿,其实这样的心愿历朝历代都会有。美丽中国不仅仅只是存在我们现在的心中,未来的心中,在古人的心中也存在着,只不过那个时候不叫中国,那个时候叫东晋或者别的什么王朝的名字。


立身行事


《语文》八年级上册:


借锦绣山川以言吾志


不管是爱国,亲情友情还是自然人文,最终要落实的是不仅要立身还要会做事。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山川之美”,刚才我们引的那首《龟虽寿》是山川之美,但是我们都知道《龟虽寿》虽然写了山川,其实重心还是在写怎么立身。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就是立身的根本。怎么来做事呢,龚自珍的这首《己亥杂诗》,过去了这么多年,今年也是己亥年,他是在托物言志。龚自珍出身望族,他的外公段玉裁,著名的文字学大家。他从小接受非常好的教育,考中进士之后,长期在朝廷做官。后来辞官不做,南下去南京,从事实际上是私学的教育活动。从北京去南京这一路上,他写了很多诗,当时都写在小纸条上,然后扔在一个袋子里面,后来把它们都倒出来就是《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还有这两句,后来都用来形容人民教师了,其实最开始都跟人民教师没关系,特别是春蚕到死丝方尽。我后来觉得很奇怪,为什么非得把我们人民教师都形容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本来是形容爱情的,我爱你可以爱到蜡烛烧完为止,我爱你可以哀悼像春蚕吐尽最后一根丝。落红不是无情物是说我虽然离开了北京,但是我的心是跟人民在一起的,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个说的是他到南京要做的是教育工作,虽然我作为红色的花瓣已经落下来了,但是我化做春泥是要培护更多的红花绽开。



所以我们说在中国的古典诗词当中,孕育的思想资源、教育资源、情感资源,异乎寻常,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什么呢,含蓄而蕴藉,总要说言外之意,总要说蕴外之志,所以当他讲一个现象的时候,在那个现象背后,因为诗里面用了一些典故,诗里面用了多元化的意象,使得你要生发很多联想,由一个美的镜像、意象,生发出一个意义的延展,生发出一段人生的故事,我觉得对于我们的语文课的教学,包括像思政课的教学这都是一个很巨大的启发,就是这一堂课里头我要讲一个故事,我要讲一个人物,我要出现一个金句,我要留下一段思考这就够了。


我们不要忘记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孩子,孩子头脑至少60%的部分是留给了玩耍,我们必须承认这个现实,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一个人从小到大谁没玩过?玩耍也是思政的教育过程。就看你玩什么了,玩弹球也是玩,再说弹球里面还体现你的运筹帷幄呢,你滚个铁环,跳个绳还团队协作呢,所以玩耍当中有真情,玩耍当中有思政,这一节课里面容量太巨大是不行的,所以我一直在想,真的就是讲一个人物,讲一段故事,出现一个金句然后留下一段思考,剩下的部分让孩子们去玩耍吧,玩耍的时候引导他在玩耍的过程里面可能会呈现这些。


我来的时候正好北师大也是毕业季,毕业季我们有很多规定动作,比如毕业典礼,学位授予仪式这都很重要,但是我们文学院的学生,他们其实没在忙这些,他们知道学校的学工部门会忙这些,他们在非常忙碌的排话剧,他们在各种楼道里面,各种场合里面排西方的话剧,排莎士比亚的话剧,排曹禺的话剧。我说你们这么忙怎么排话剧呢?他说我们不仅排了话剧我们还拍了我们文学院的新闻联播,我们回头要在毕业晚会上给你们看。学生想留给我们的,可能是我们自己主动去设计的时候不会去想到的,他们有他们的思想,他们有他们心目当中的那个思政,我们首先要想到思政的主导是老师,但是思政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想什么,学生想要什么,他们想自发的做什么,我想这是问题的关键。



(本文根据康震教授在统编教材西部巡讲甘肃临夏站的主题讲座《千古诗心,从心开始》整理而成,未经作者核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