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轨道交通蓝皮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发展报告(2018~2019)

 高山仙人掌 2019-12-30


温馨提示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大容量、集约高效、节能环保等突出优点,既是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也是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发展起着支撑和引领作用。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优化城市结构布局、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水平决定着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秩序直接影响大城市社会与经济系统的运行秩序。
《报告》指出,2018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持续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迈入网络化运营阶段,客运量、客运强度等指标位居世界前列,行业监管不断加强,企业管理与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与此同时,随着城市轨道交通逐步投入网络化运营,不同服务范围、不同速度等级和不同敷设方式的轨道交通协同发展,乘客出行服务需求的多元化,在早晚高峰进站候车、乘车和换乘过程中,存在诸多由于工程项目前期运营需求考虑不足影响乘客出行体验的现象。基于此种发展现状,《报告》分别从国家层面、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01

城市轨道交通持续高速发展,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蓝皮书指出,2018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持续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迈入网络化运营阶段,客运量、客运强度等指标位居世界前列,行业监管不断加强,企业管理与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管理逐步完善,标准化进程不断推进,智能运维、智慧城轨等新技术新热点不断涌现,共同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健康可持续发展。

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大陆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开通运营线路里程达5761.4公里,较2017年底增长了14.5%;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城市35个,2018年新增乌鲁木齐市。上海、北京两市运营里程突破700公里,广州、武汉和成都紧随其后,运营里程突破300公里,线网建设不断完善。全国在建线路总长6374公里,北京、广州两市建设规模超过400公里,成都、武汉、杭州3市建设规模超过300公里。全年共完成城轨交通建设投资5470.2亿元,规划、在建线路规模稳步增长,年度完成建设投资额创历史新高。

我国大陆地区步入或基本步入网络化城市共有17个,共有63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或地方政府批复,待全部建成后,将有超过30个城市迈入网络化运营阶段。

2018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持续攀升,全年共完成客运量210.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5.9亿人次,增长14%。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客运量均突破30亿人次,成都、南京和武汉首次突破10亿人次。在运营服务方面,2018年各个城市根据客流分布和乘客乘车需求不断调整完善客运组织和行车组织,合理设置线路高峰小时最小发车间隔,提高服务质量,最小发车间隔不断缩小,12座城市的最小发车间隔缩短了30秒以上。从服务时长来看,2018年城市轨道交通平均运营服务时长为16.6小时/日,其中北京、上海、西安(与杭州并列)位居前三位,分别为18.6小时、18.1小时、18小时。

伴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我国运营标准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据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统计,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领域,2018年我国共出台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9项,并有2项行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在地方标准建设方面,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运营管理专业委员会函调显示,2018年我国各省(市)共出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方面地方标准12项,涵盖线路安全评价、换乘区域服务规范、运营服务规范、导向标识设计等内容。在团体标准建设方面,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继续积极开展团体标准制定工作,2018年全年共发布团体标准62项,涵盖规划设计、技术装备、运营管理等各个领域,其中运营管理领域发布有轨电车相关标准4项,形成报批稿1项,形成征求意见稿1项。

2018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在管理体系优化、运营成本控制、智慧运维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持续探索,取得了一系列优秀的创新成果。未来几年,生物识别技术等多元化支付技术、区域轨道交通一体化、信息化+智慧城轨等将是发展热点和重点关注话题。

02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服务供给与需求存在差距,需要持续改进

与单线或多线运营相比,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具有客运组织管理复杂、设备设施关联性增强、运营管理主体多元化发展、社会关注度提高等显著特征,进而要求运营服务管理更注重统一性、联动性、协调性和共享性。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模日益扩大,客运网络可达性更强、覆盖面更广,乘客在地下空间活动时间增加,公众对于轨道交通出行的依赖性日趋增强。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整体服务质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现阶段,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服务中在服务质量管理、服务设施管理、服务安全管理、服务环境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等不同阶段,应统筹考虑如何最大限度的满足网络化运营服务需求,《报告》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建议综合考虑车站容纳能力和车辆运输能力的匹配性,设计能力参数、客流预测、设备数量、车站规模等均需做好预留;二是建议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对标示标贴进行规范管理,明确管理部门,清晰界定职责权限,提高统筹管理能力,制定车站张贴物标准规范,统一设计风格、材质规格、张贴标准等;三是建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尽快推动出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相关法律法规和运营安全评价等标准出台,便于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按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定期开展运营线路安全评价时有规可依;四是建议企业采取多种手段,保障车站服务环境,例如加强卫生间改造效率及质量,加强对严重老化设备的及时维修和更换、提高设备响应维修效率等,确保现场乘客服务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