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嘉庆帝为何命人在恭亲王常宁墓前勒毙了他的两个孙子

 鹏天阁隐龙斋主 2019-12-30

发生于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一百多名天理教徒在太监策应下,分别从东西两侧攻入北京紫禁城事件,史称“癸酉之变”或“天理教起事”。嘉庆皇帝则怒称为“汉唐宋明未有之事”。

嘉庆帝为何命人在恭亲王常宁墓前勒毙了他的两个孙子

嘉庆是满清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后世有人评价其仁慈、平庸,实则不够准确。

清王朝经过了鼎盛的康雍乾时期,已经开始衰落。人口增加、官员腐败、自然灾害不断加之重重税赋,致使多地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恶化,各类起义频繁发生。

1813年9月,林清等人组织的天理教在京畿重地发动起义,参与起义的人数并不多,但刀枪直指满清朝廷的核心中枢,造成的震荡惊动全国。

嘉庆十八年立秋刚过,嘉庆皇帝遵循祖宗惯例,启程前往承德北部的木兰围场进行围猎活动。作为马背上的民族,满族人尚武,从康熙帝起差不多每年都送行大规模的行猎活动,动用兵力有时上万甚至数万人之多,用来训练八旗子弟。当时这一活动有个专门的称谓,叫“木兰秋狝”。

这次,嘉庆帝几乎带走了京城中所有的主力兵马,完全没料到会有人敢在这期间到紫禁城闹乱子。

九月中旬,嘉庆帝已经在围猎结束返程途中。在北京的林清带领天理教徒,以“奉天开道”为旗号,于京城发动兵变,约二百名天理教徒化装进城,在皇宫几位入教太监策应下,分别从东华门、西华门发起进攻,直捣皇宫大内。

攻打东华门的天理教徒由头目陈爽率领,刘呈祥殿后,太监刘得才、刘金当向导;攻打西华门的天理教徒由陈文魁率领,刘永泰殿后,太监张太、高广幅当向导。

他们挥舞钢刀,挥舞“顺天保民”旗帜,呼喊狂叫,见人就砍,势头凶猛。教徒们有的冲到隆宗门,有的冲到养心门,与宫廷侍卫展开激战。一时间,紫禁城内外一片混乱。明末以来,古都皇宫又一次面临战火考验。

这时,正在上书房读书的皇子们获悉这个突如其来消息,顿时一片惊慌。同时听闻这一消息的诸王大臣,也错愕无策。有的跑到宫门查看即被砍杀,有的甚至准备逃跑保命。

面对突发事件,时年32岁的皇次子旻宁、即日后的道光皇帝,很快镇定下来。他急命贴身太监取来打鸟的火枪、撒袋和腰刀,冲出书房迎敌。

当时,喊杀声清晰可闻,情势十分危急。

在西华门这一侧,由于守卫松懈,宫门关门不及时,八十余名天理教徒全部冲入了紫禁城,并反关城门以拒官兵。这些教徒先到尚衣监,屠杀一空,只有几个干杂活的老妇人躲进草丛中幸免于难。接着他们又闯入文颖馆,杀死数人,随后聚集在隆宗门下。此时内宫门已关闭,有一名护军,眼见形势危急,就把钥匙揣在怀里,被教徒砍了数刀后昏倒在石阶下,但钥匙得以保全。

随后,有教徒小头目手持白旗由墙外廊房爬上墙头,企图从养心门窜入院内。

旻宁发现两名天理教徒已经爬上养心门墙头,正准备越墙冲来。他举起鸟枪,瞄准墙头的教徒,砰的一声打死一个,再发一枪,又击毙一个。

嘉庆帝为何命人在恭亲王常宁墓前勒毙了他的两个孙子

(剧照)

贝勒绵志也随之开枪击毙一名教徒。眼见三名领头教徒坠地而死,其他教徒不敢继续攀墙,只是龟缩墙外狂叫。有两名教徒则偷偷潜入内膳房,结果被躲在里面的太监击杀。

旻宁又连发数道命令:让人火速将皇宫事变奏报尚在京外的父皇嘉庆;关闭紫禁城的四座城门;通知京畿火器营飞速入宫“捕贼”;派人安慰居住在储秀宫的皇母,并派皇三子不离皇母半步。他自己亲自率内侍兵丁到到储秀宫和东、西长街巡查,以备不测。

午后,礼亲王昭梿、庄亲王绵课、贝子奕绍等在京诸王大臣,纷纷自神武门赶入宫中,聚集在城隍庙前。镇国公奕灏(hào)迅速调集正在箭亭集结准备派去镇压滑县暴动的1000多名火器营官兵进入紫禁城平乱。

庄亲王率领一百多名火枪兵和几十名长矛手,沿西城墙根进兵;赶到宫中的王公大臣也手持刀矛,领着家丁仆人,跟在火器营后面,向隆宗门进攻。

经过浴血奋战,天理教徒最后因力量悬殊而失败。

这场由天理教在都城引发的暴动,震惊了朝廷,也震撼了整个华北大地。

九月17日清晨,在回京路上已得知变故的嘉庆帝,下旨加封皇次子旻宁为智亲王,并将其所持之枪命名为'威烈'。同时下旨,把负责紫禁城守卫的各级官员一律革职听候查处。

又派遣五名随驾的亲信王公大臣先后抵京。命八旗都统在各自的辖区擒捕逆匪,“其三品以下官员以及军民铺户人等俱著逐户挨查”。

刚回京的吏部尚书英和接替渎职的吉伦,兼任九门提督,按照庄亲王提供的信报,派人到宋家庄将天理教头目林清捕获到案。

嘉庆帝决定下狠手来处理这起事变。

九月十九日,他的御驾回到北京。清晨时分,嘉庆帝策马进入朝阳门,满朝大臣聚集在朝阳门御道两侧跪迎,现场气氛压抑而紧张,嘉庆帝根本不理睬迎驾的王公大臣,而是出人意料地下马,走向站在路边执行警戒的清军士兵,向他们嘘寒问暖。然后嘉庆帝上马,传令群臣前往乾清门前集合。

这些大臣们赶到乾清门才知道,原来是皇帝让他们跪听《罪已诏》。

根据史料记载,群臣听完了皇帝的自我反省昭书,都痛哭失声,不敢抬头。

九月23日,嘉庆帝在中南海丰泽园亲自审问事件当中的大逆要犯。御前侍卫佩刀环立,文武官员分立皇帝两侧,气氛肃杀。

其实,刑部对这些犯人的审讯已经进行过了,嘉庆帝不过是做最后的宣判而已。

首先提审投靠天理教的太监到场。事件中一共有七名太监涉案,分别担任带路和内应,其中一名太监已在混战中被打死。

提审到场的六名太监早已经吓得魂不附体,趴在地上连呼主子饶命。

嘉庆帝满脸冰霜,愤愤地说,你们原来是朕的内侍,竟然投靠了林清。朕平日里是不是苛待了你们?太监磕头如捣蒜,连说:“皇上天恩宽厚,近日又加赏钱粮,更有何衔怨之处”。

嘉庆帝追问,既然如此,你们为什么要投靠林清谋大逆?六个太监趴在地上,面如死灰。嘉庆帝宣布每人重责40大板,凌迟处死。

接着,嘉庆帝命令提林清到堂。他首先追问林清谋反的动机为何?林清狡辩说这是天意,是劫数,一切在劫难逃。嘉庆帝又问说你都有哪些同党,林清也毫不回避,直言相告。嘉庆帝询问身边大臣是否属实?大臣禀报,说有的已经正法,有的刚刚拿获,有的正在通缉···。

嘉庆帝为何命人在恭亲王常宁墓前勒毙了他的两个孙子

(林清画像)

嘉庆帝起身,宣布将林清凌迟处死,将首级在山东,直隶,河南三省邪教泛滥地区巡回示众,家属连坐,立即执行。所有从逆人犯一律斩绝。

之后,嘉庆在对天理教攻打皇宫之事进行了详细调查,才发现与天理教徒有勾结的,除了几位宫内太监,还有数位近臣宗亲早已知情。而这样大的事情竟被他们隐瞒不报,以致酿成事发。

嘉庆帝决定,对参与其中的官员一律革职,情节严重者抄家下狱杀头。

林清身边有个叫祝现的教徒,他的族兄祝海庆是北京豫王府的差役,早已经将林清攻打皇城的所有路线时间都弄得明明白白。祝海庆在初九日便向豫亲王裕丰举报,说自己的堂兄参与天理教谋反,还举报林清在宣武门租房子名义卖鹌鹑,其实是在打造兵器。

毕竟是皇室宗亲,豫亲王一听,先是跳了起来:“有这事?我这就进宫禀报!”仆人备好了轿子,豫亲王却摆了摆手,沉吟半晌,低声劝举报人:“做事要动脑子啊,谋反是灭九族的大罪。你想害整个祝氏家族吗?此事到此为止。”。还搪塞说“还差着好几天呢,急什么,等皇帝回来再说。”

他竟这样把如此的大事悄悄压下没报。

事后,这位豫亲王裕丰被嘉庆帝革职夺爵。史载“林清之变,裕丰···所属有从乱者,坐夺爵”。

事变发生前,京城步军统领(九门提督)吉伦曾连续接报,说天理教徒很快就要攻打皇宫。吉伦却十分淡定:“紫禁城内又不归我管,我操这个闲心干啥?我的职责范围是九个城门,加强巡逻就是了。”

时任的卢沟桥巡检,也在事发前发现了辖区内情形异常,便与宛平县令一起向吉纶报告,要求捉拿林清。谁知吉纶竟大怒,认为这是存心给太平盛世抹黑,将县令臭骂了一顿。

事发后,吉伦被革职问罪。

嘉庆帝为何命人在恭亲王常宁墓前勒毙了他的两个孙子

还有涉及此案的两位皇族宗亲,被一向被认为仁慈软弱的嘉庆帝无情下旨处死。

这两位皇族宗亲,一位名叫爱新觉罗·海康,一位叫爱新觉罗庆遥,是恭亲王常宁的后裔。常宁是顺治帝的第五子,康熙帝玄烨的弟弟,康熙朝常宁被封为恭亲王。

常宁的子孙后裔都不显贵,到了嘉庆朝爵位也不高。海康的爵位史料没见记载,只说他是宗室。庆遥被封奉恩将军,属于宗室爵位中较低的,大致相当于四品武官。

海康、庆遥两人虽然与嘉庆帝不是一脉直系,但毕竟都是顺治帝的血脉后裔,属于割不断的宗亲“黄带子”。

平定天理教叛乱后,按照嘉庆帝继续捉拿逃脱的天理教徒的旨意,责任大臣经过仔细筛查,暗藏朝中的一些秘密天理教徒先后落网。

这时,身为宗亲的海康被人举报是天理教徒,但并没有彻底查到实据。嘉庆只是下旨将其“革去黄带子,发往盛京圈禁,永远不赦”。

不料,过了没多久,同属宗亲的庆丰出面告发,说他自己也曾加入天理教,而且是海康的“徒弟”。还举报说,在嘉庆十八年八月,天理教徒刘某就把九月攻打紫禁城的计划,告诉了海康。海康不仅没有惊慌,而且主动要求入伙。他还找到同是教徒的庆遥,庆遥也很高兴,要求“算他一个”。

作为爱新觉罗皇族后裔,这两人不但不反对攻打皇宫,还为虎谋皮,暗中入伙,寄望天理教头目将来赏赐富贵。

嘉庆帝闻此报告,勃然大怒,打算将他二人处以凌迟,以解心头怒火。

冷静后,嘉庆又思虑这两人都是宗亲,又下旨“犹念其究属宗支,实不忍处以极刑”,决定定将他两人处以绞刑。

随后,嘉庆帝特别口谕,要将这两人带到他们的祖父恭亲王常宁墓地前“勒毙”,将其家属全部发配吉林。

对于不足两百人的民间暴乱者就攻进了皇宫这件事,嘉庆帝一直萦怀难却,他在临终前还告诫群臣“永不忘十八年之变”。

为了提醒自己,警醒属下,他下令不准将射进宗隆门牌匾上的箭镞拔下来,于是,这支箭镞穿越历史烟云,一直留到了今天。

嘉庆帝为何命人在恭亲王常宁墓前勒毙了他的两个孙子

(隆宗门之箭)

随后,心有余悸的嘉庆皇帝不仅加强了京师特别是紫禁城的防卫,甚至下令将皇宫院内的高大树木全部伐掉,不再给暴徒留有藏身之处。后代皇帝谨遵此训,也不重新在皇宫内院种植树木。以至今日的故宫之内中古树罕见。

因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为癸酉年,故史称“癸酉之变”。曾亲身参与平乱的礼亲王昭梿在其《啸亭杂录》及清人盛大士撰写的《靖逆记》、魏源撰写的《圣武记》等书中,对这次事变都记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