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哈医大“三无”教授:砒霜治疗白血病,有望诺贝尔奖、却不是院士

 关东兴云閣 2019-12-30
到底是能力重要,还是留学海外的文凭重要?

他和屠呦呦一样,是无博士学位、无留学经历、无院士头衔的“三无”教授。但他是砒霜治疗白血病的奠基人,重点研究血液病,并承担白血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疗效的机理研究,而他开创的白血病砒霜疗法,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的临床治愈率达91%,可以说为全世界白血病人的治疗带来了福音,被誉为是中国大陆继屠呦呦之后,有希望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人。

他就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终身教授,该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教研室主任张亭栋。

张亭栋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不仅给全世界白血病人的治疗带来了福音,而且还有可能为其他癌症的治疗产生积极效果。

2011年,因其取得重大的科研成果,获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次年又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4年成为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名誉教授,2015年又荣获求是杰出科学家奖,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以岭整合医学奖颁奖典礼上,他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整合医学的典范,同陈竺院士一起接受了表彰,成为了首届以岭整合医学奖的获得者。

“你的药把我给救了,咱们手拉手,打出中国的旗帜来,走向世界。”

这是来自著名血液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对张亭栋的评价。然而,张亭栋不仅得到了国内诸多专家的肯定,曾经张亭栋与陈竺撰写的论文,还受到了世界著名学术刊物《血液学》(Blood)的发表和赞扬。该刊物认为,该论文是首次发现氧化砷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这是继维甲酸之后,中国学者在血液学研究领域内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是创造性的论著。

然而,在张亭栋的科研路上获得了太多荣誉,其研究的价值可以拯救许多病人的生命,但是却没有入选院士,的确有些让人惋惜。

对于张亭栋未能获得院士,外界也有着种种传闻,但是无论是什么原因,但是都肯定了他取得的成绩,尽管他被人称为“三无”教授,没有光鲜的留学背景,没有光彩夺目的光环,但是他的科研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虽然张亭栋教授没有入选院士,但是他一直在自己专长的科研路上默默地前进,潜心研究着这一项关乎许多人类生命的重要课题。

曾经《我不是药神》刺痛了多少中国人的心,对于普通老百姓,若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假如面对如此病症,又当如何?可能是心理的绝望。然而,在1974年至1979年期间,张亭栋及同事多次以“哈医大一院中医科”的署名撰文介绍“癌灵1号注射液”对白血病以及急性白血病进行治疗情况,其中55例病人的缓解率是70%。

毫无疑问,张亭栋教授的研究给全球白血病患者带来了福音,这也是中国在单体化学药物方面得到世界公认的屈指可数的成就之一,其相关药品通过美国FDA特批正式上市,成为全球治疗APL白血病的标准药物之一,走向了世界。

或许,很多人没有太高的文凭,但是他们却并不缺乏科研的能力,比如:屠呦呦和张亭栋。这样的科学巨人即便是未能获得院士,也会受到中国人的尊重,他们是好样的!

本文作者已签约快版权维权服务,转载请经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