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中最奇特的一首,作者有两人,你听过但肯定不知道背后的血案

 江山携手 2019-12-30
古代其实对于知识版权的保护意识还是相对薄弱的,但对于唐诗宋词这种较强的艺术形式,在认知上却很先进,除非原作者不想透露名字或者这首诗的作者已经无法考究,备注上才会出现佚名二字。
在大唐盛世,创作诗歌的氛围还是特别浓烈的,一首名作的诞生往往会明确出处,这也无可非议,然而在《全唐诗》中却有这么一首诗,它的全文共有182个字几乎是一模一样,而备注却标准了两个不同的作者,也就是说《全唐诗》有一首诗被重复录入,只不过作者的名字改变了而已。
这倒是一件新鲜事,古人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吗?还是编书的人弄错了?都不是,其实这首诗的背后牵扯到了一件凶杀案!
先来说说这首诗的名字,它就是唐朝诗人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而其中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成了千古名句,这句词大家肯定都知晓,这年年岁岁和岁岁年年看似颠倒重复,却毫无拖沓之感,反而给人一种朗朗上口的音韵之美,读起来更是有字字珠玑之感。其中“花相似”与“人不同”更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花儿年年绽放,而人却青春不再的愁苦更是全诗充满诗意。
好诗不论在哪个朝代都是受人追捧的,所以当刘希夷将《代悲白头翁》给自己的舅舅看时,舅舅虽然赞不绝口,却已然动了杀心,他的舅舅不是别人,正是著名的唐诗作者宋之问,虽然二人乃长辈和小辈的关系,却年龄相仿,都喜欢平日里吟风弄月。
看到外甥的这首诗,宋之问读起来心中泛起了万丈波涛,尤其时这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更觉惊艳无比,他苦苦哀求外甥将此诗送于自己,刘希夷刚开始答应了,后来却因无法割舍又反悔了。
看到煮熟的鸭子又飞了,宋之问不禁怒上心头,他心中发了狠,既然此诗还没有发表,那就抢过来说是自己写的吧,但这么做之前,得先封住刘希夷的嘴,次日宋之问和家丁一起用土袋包将刘希夷活活闷死,成功抢到了唐诗的所有权,唯一可惜的是他将一位即将冉冉升起的诗坛鬼才活活扼杀了。
从此《全唐诗》中就有一个怪异的现象,那就是刘希夷的名下有一首《代悲白头翁翁》,而宋之问的名下也有一首《代悲白头翁》,唯一不变的是其中有一句“洛阳女儿惜颜色”被改成了“幽闺女儿惜颜色”。
然而纸包不住火,宋之问干的事情还是败露了,其恶劣的行径注定了他悲剧的一生,今天笔者说起的这个故事可能知道的人不多,就当是大家的一个课外小知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