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读苏东坡的诗词,总感慨他人生的多难,处世的豁达及心灵的睿智。他的一生,历经宦海风波,境遇大起大落,遭逢多位亲人的生离死别,饱受人生的艰辛与苦难,但他却能以宽广的心胸和坚韧的毅力,直面人生的缺憾,超越痛苦,化解痛苦;他悟性极高,有深重的忧患心理,对人生的无常与无奈有着较常人深刻得多的体认和思考,却能以开朗的心情笑对人生。 “乌台诗案”后,苏轼险些丧命,后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在黄州期间他历经磨难却写下一首非常旷达的词作: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潇潇 一作:萧萧)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上片描写暮春时节的清幽景致。“山下兰芽短浸溪”,首句点明了兰溪得名之由----山下溪水多兰。而“兰芽”两字又点明了时令,此时为暮春。 “松间沙路净无泥”,化用白居易诗“沙路润无泥”而来。沙路一遇下雨,尘土会随雨下渗,只露出细密的沙石,给人一种清净之感。这一句突出了兰溪的洁净。 “潇潇暮雨子规啼”,沙路怎么会没有泥土呢?是因为暮雨潇潇。前两句偏重静态,这一句则写动态,而对动态的描写是为了反衬其静,渲染出词人谪居之所的环境之凄美。 下片词人即景抒怀,阐明了一个人生道理。门前一反常理向西而流的溪水使他感悟:只要对生活充满热情,对未来充满希望,人也可以重返青春,何必暗自嗟叹时光无情呢?下片这充满哲理的几句词集中体现了他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不仅鼓舞了身处困境的词人,也鼓舞了后世无数人。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读之倍受鼓舞对未来充满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