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论坛】回归特教本真,办好新时代特殊教育

 临渊草堂 2019-12-30

3.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特殊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特殊教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特殊儿童的安置形式和受教育的内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特殊教育总体质量快速提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办好特殊教育”的新征程,需要我们回归特殊教育本真,重新观照特殊教育内涵。

特殊教育是一门“大”学科。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来看,特殊教育的发展与人类基本发展需求相适应,涵盖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医学等相关学科,有众多不同专业背景的从业人员共同参与,共同解决有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智力障碍、情绪行为障碍、学习障碍等儿童的教育和发展问题。

特殊教育是一个“大”领域。从最新的教育统计数据来看,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152所,在校生66.59万人,专任教师5.87万人。与普通教育相比,体量不大,但特殊教育作为社会或教育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规律。从广义的特殊教育对象来看,既包括低于常态发展的学生,诸如一些感官或智力障碍学生;也包括高于常态发展的学生,诸如资赋优异学生。从开展特殊教育的场所来看,特殊儿童可以在特殊教育学校、普通教育学校和康复机构接受教育和康复,更应在“社会大课堂”中开展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走上社会、融入社会。从涉及的社会领域来看,不仅包括教育领域,还包括诸如医疗、农业、服务业、新兴产业等相关领域。

特殊教育是一种“大”教育。特殊教育是人类迄今为止的最高级、最复杂的教育活动,也是保障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基本途径,更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标志之一。通过提供适合的教育,激发特殊儿童自身发展的内驱力,助力他们自立自强于社会。这是他们的正当权利,是整个社会理应竭尽所能履行的义务。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重回本真观照特教,需要特教人深入思考、科学谋划,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办好特殊教育”的时代要求,在宏观层面持续加强体制机制的建设和创新,在微观层面不断探索课程与教学的调整与变革,激活每一个生命的成长动力,焕发每一个生命的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