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霍桑效应”是指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观察的时候,会刻意去改变自己的言语与行为,而且一般来说愿...

 墨子语 2019-12-31
“霍桑效应”是指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观察的时候,会刻意去改变自己的言语与行为,而且一般来说愿意表现得更好,这源于二十世纪20至30年代哈佛大学心理专家梅奥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在霍桑工厂进行的系列实验。  为了提高霍桑工厂的工作效率,实验小组和管理团队对外部环境条件轮番改善,如照明、湿度、作息时间等,但都以失败告终。最后,工厂请来相关专家,在两年时间内找工人谈话两万余人次,耐心听取工人对管理的意见和抱怨,让他们尽情宣泄,最终工厂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霍桑效应”也因此出名。  历时九年的实验和研究,使学者们意识到工人不是被动的、孤立的个体,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的心理状态,而这取决于职工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组织中人与人的关系等复杂因素。

因此这些学者进而认为:管理之根本,是管理者的领导力与人格魅力,是管理人员能否设身处地关心下属、提高员工满足感,能否建构积极有效的倾听与沟通。而正是这一切,催生出了管理行为理论。

  在霍桑工厂的实践中,有三条标志性的实验备忘录,它们对于管理学和心理学都有重要启示。





一是人渴望被关注。在实验开始时,有6名女工曾被召进部长办公室谈话,当她们得知自己是作为专门备选的实验对象时,她们认为这是一种荣誉,同时意识到自己是特殊的群体,是这些专家会持续关心的对象,这种受注意的感觉使得她们加倍努力工作,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是值得关注的。

二是人需要释放。当员工们在心理谈话中得到倾听和疏解后,他们对工作的参与感和投入感、专注度与积极性,都大幅提升了。

三是人是“社会人”。影响工作状态和效率的,有很多心理层面的隐性因素,比如团队关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生存处境等。  

霍桑效应,它的精髓在于对人的理解尊重,进而是赞赏鼓励,让人觉得自己不是无足轻重的,而是有价值的,通过物质与精神奖励,以及语言“按摩”和诱导,促使对象完成自我认同。这些便是最基础但又最重要的“攻心计”。

  管理学和心理学的精华在于“攻人之心”。它们研究的都是如何攻心,这其中,霍桑效应和巴纳姆效应是绕不开的,它们两个既是心理学案例,又可以转化为管理学谋略,都是“攻心为上”之术。其中,巴纳姆效应由心理学家福勒提出,和霍桑效应简直如同孪生兄弟,“长相”难以区分,只是有些微妙的“性格”差异。
$江中药业(SH600750)$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