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偏见和成瘾的神经基础 | 神经周周发Vol.020

 博采简纳 2019-12-31
偏见和成瘾的神经基础 | 神经周周发Vol.020

本周烧脑花,新鲜送达

NEUREALITY

封面:Kotryna Zukauskaite

Vol.20

新鲜热辣短资讯 神经独家周周发

出品方:神经现实团队

偏见和成瘾的神经基础 | 神经周周发Vol.020

各位神友,「神经周周发」上新啦!我们开通了「神游口播室」,主播将带你迅速听完本期内容,让我 们一起烧脑花~

跨年夜将至,神友们准备好迎接新一年的冒险了吗?未来的科学资讯似乎离我们仅有一步之遥。来神经现实,为神秘的2020揭彩吧!

偏见是如何形成的?人们为何排斥异己,为什么动摇已有的社会观念如此之难?科学家发现一种信息偏好现象,被称为“确认偏误”,并正尝试寻找这种模式的神经基础。这项研究启示我们超越神经机制,汲取多维度信息。

“瘾君子”的神经线索?近期发表在《Cell Reports》的一项研究标记出纹状体中阿片类物质的靶向神经细胞,并绘制了一个分子3D地图,这意味着科学家将在大脑中决策行为和成瘾分析方面,有重大突破。

长期积压的谜题:多巴胺细胞会不会被多巴胺的代谢产物杀死?研究发现,不仅不会,而且它们之间形成了一个“回收系统”。神经疾病也许能破坏这个“回收系统”,从而导致疾病。这会为帕金森病等疾病找到了新的治疗方向吗?

确认偏误——固执己见的神经基础

人们更愿意相信那些确认或加强已有观念的信息,而不是与之冲突的信息,哪怕后者更具权威性或真实性。这种信息偏好现象被称为确认偏误,心理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早已开始研究它,而乔治·奥威尔在《1984》里也有所描绘。现在,神经科学家正尝试寻找这种决策模式的神经基础

偏见和成瘾的神经基础 | 神经周周发Vol.020

neurosciencenews

实验安排被试两两配对参与房地产投资游戏,参与者互相介绍后在各自的隔间开始根据信息判断和下注,然后根据合伙人的赌注重新决定自己的投资。研究者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行为任务结合,捕捉大脑活动并分析被试在合伙人的意见同意或不同意自己的判断时,其活动水平是否不同。

偏见和成瘾的神经基础 | 神经周周发Vol.020

— gary taxali

行为实验结果证实了确认偏误的存在,即当合伙人的意见认同自己的判断时,其影响要大得多,而当意见与判断相左时,则更有可能被忽视。fMRI数据显示:后内侧脑前额叶皮层的活跃介导了人们更倾向于确认观点而不是否认观点,并且更紧密地跟踪同意意见而不是分歧意见。可以说,人们已经形成的判断改变了对新信息强度的神经表征,使我们难以接受自己不同意的观点,哪怕这和理性决策的利益最大化相违背

这项研究的魅力在于,科学家正使用功能神经影像和计算神经科学来分解人们的信仰形成和决策机制及其神经结构和发生,同时也尝试解释这种覆盖政治、科学和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偏见到底是怎么形成的。而这样的结论似乎也警示了当下人们在媒体推荐算法营造的信息茧房里,需要作出超越神经机制的努力去汲取多维信息,而不是一味地维护自己的观点

原文地址:

https:///confirmation-bias-15327/

脑内主管决策和上瘾的区域分子3D地图

“纹状体”是大脑中重要的内部结构,被认作与人的决策行为、上瘾行为有着密切关联。近期在《Cell Reports》发表的一项研究利用单核RNA测序和纹状体基因表达映射,标记出了纹状体中阿片类物质的靶向神经细胞,并绘制了一个分子3D地图

偏见和成瘾的神经基础 | 神经周周发Vol.020

Cell Reports 纹状体的空间分子地图在研究中被分为三层分类等级

利用这个研究结果,科学家们得以针对性地研究不同的分子区域里的不同神经细胞,及它们的作用功能。这是我们理解有关决策和成瘾的大脑活动的重要一步。

原文地址:

https://www./cell-reports/fulltext/S2211-1247(19)31596-7?_returnURL=https%3A%2F%2Flinkinghub.elsevier.com%2Fretrieve%2Fpii%2FS2211124719315967%3Fshowall%3Dtrue

神经元何以存活于多巴胺代谢物?

上周,美国西北大学苏美尔(D. James Surmeier)团队在《自然-神经科学》上发布了一篇简讯,初步解答了关于多巴胺代谢的一个谜题:多巴胺细胞在代谢物的细胞毒性影响下,是何以存活的(图1)?

研究发现,多巴胺细胞体内的线粒体上,附着了很多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下简称MAO)。经过这些MAO代谢后的多巴胺代谢物,并不会被留在细胞体内危害细胞健康;反之,它们会被直接送入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port chain,或ETC)中,以提供细胞生存所需的能量。

偏见和成瘾的神经基础 | 神经周周发Vol.020

(图1)论文原文

图片来源:《自然-神经科学》

我们早已知道,如果细胞没有了MAO,多巴胺就会在细胞体内堆积,进而进行自我氧化(auto-oxidation),生成具有细胞毒性的醌(quinones)。然后,学界也一直认为,经过MAO催化的脱氨基反应的多巴胺代谢产物——过氧化氢(H2O2,图2),在堆积之后也一样具有细胞毒性。因此,长久以来的一个谜题则是:多巴胺细胞为何不会被多巴胺的代谢产物杀死?

偏见和成瘾的神经基础 | 神经周周发Vol.020

(图2)过氧化氢

图片来源:《自然-神经科学》

在这项研究中,苏美尔的实验室利用一种过氧化氢探测分子,发现多巴胺细胞体内并不会堆积过氧化氢。也就是说,经过MAO催化脱氨基之后的多巴胺代谢物——过氧化氢,不会因堆积而杀死细胞。那么这些过氧化氢去哪里了呢?

两条明显的线索是:首先,细胞内大部分的MAO分子都附着在线粒体内;再者,过氧化氢是一个高效的电子给体(electron donor),而线粒体内最重要的生化过程之一就是电子传递链——那么,这些过氧化氢会不会被线粒体“吸收利用”了呢?通过多种检测分子和抑制实验,研究人员们发现,过氧化氢的确能参与电子传递链,其产生的能量也能被线粒体利用。

偏见和成瘾的神经基础 | 神经周周发Vol.020

(图3)多巴胺的“回收系统”

图片来源:《自然—神经科学》

这项研究表明,在正常情况下,多巴胺细胞能够确保多巴胺的代谢物被稳定利用,从而形成一个“回收系统”(图3)。另一方面,神经疾病也许能破坏这个“回收系统”,从而导致多巴胺能疾病,例如帕金森病。

原文地址:

https://www./articles/s41593-019-0556-3

编辑:阿莫東森、沁仔、Dora

配音:Dora

后期:荷阳

排版:布林

深读

1

2

3

4

# 计算机科学

拥有自我觉知的机器人,会让我们更理解意识吗?

偏见和成瘾的神经基础 | 神经周周发Vol.0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