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深人静时,带你初识中医的舌诊

  平凡的人 2019-12-31

舌诊首见于甲骨文(“贞疾舌,弃于妣庚”);萌芽于春秋战国(《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时期的舌诊经验和理论);发展于汉唐(《伤寒杂病论》:首创“舌苔”一词);成熟于宋金元(《敖氏伤寒金鉴录》);鼎盛于明清;创新于近现代。

通过舌诊可以判断正邪的盛衰、分辨病位的深浅、区别病邪的性质、推断病情的进退。

由于手少阴心经之别系于舌本、 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足厥阴肝经络舌本、足太阳之筋,其支者,别入络于舌本、足少阳之筋,入系舌、 上焦出于胃口,上至舌,下足阳明,所以舌与心脾胃的关系极为密切,脏腑气血疾病,通过心反映于舌,五脏六腑病变通过后天脾胃与先天肾脏反映于舌象。

中医进行舌诊时,可以按胃经划分法(用于诊断脾胃病)来对应舌与脏腑的关系,也可以按五腑划分法进行划分。

 在进行舌诊时,应注意

光线的选择、舌诊的姿势、舌诊的顺序、饮食对舌苔的影响、季节对舌诊的影响、时间对舌诊的影响、年龄对舌诊的影响、体质对舌诊的影响等,下面,让小编来带大家一起认识中医舌诊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