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视3D”第二次公测的通知

 昵称63220632 2019-12-31
首先感谢大家对“普视3D”的支持,时隔40天,我们即将在2019年12月25日上午十点推出“普视3D” beta2.0版。此次除了更新了“普视3D”,还带来了“微众数据库”。本次测试只对会三维建模的同志开放,不会三维建模的同志,可选择继续等待,届时我们会推出自动建模功能,只需上传数据即可形成三维影像。

“普视3D”
1、新增功能:模型ID输入历史记录
2、新增功能:App内截图
3、新增功能:可隐藏模型
4、查看模式下可双击屏幕更改背景颜色
5、优化了安装包大小
6、修复了旋转模型时,会把模型旋转出屏幕的Bug
7、修复了可能存在的没办法关闭摄像机的Bug
8、模型体积的计算由mm^3转化为了ml

 备注:.截图功能需要确定应用权限中的储存为允许状态   设置方式(华为:设置>应用>权限管理>普视3D>储存;小米:设置>授权管理>应用权限管理>读写手机储存>允许)。

软件获取方式:明天上午十点之后,在公众号首页选择软件下载>Android端  获取下载链接(目前更新功能仅限于Android端,iPhone用户请等待后续通知)


微众数据库
一、什么是“微众数据库”?
参与公测的同志请利用先入优势增加积分。积分类似货币,是区块链上技术的重要环节,积分以后可以直接享受折扣优惠和更多功能服务。

二、“微众数据库”使用说明

1、在“医视界”论坛(论坛地址:http://forum./)右下角打开“微众数据库”

2、“论坛”——回到论坛首页
      “列表”——个人数据库列表

      “上传”——建立新的私人数据库

3、“上传界面”介绍:带有“*”为必填项

4、数据清洗(目前需要手动清洗,下次更新会自动清洗)

slicer清洗数据教程如下:

5、将dicom压缩为.zip格式的压缩文件,压缩软件为WinRAR,下载链接http://www./

6、拖动压缩包至术前影像的上传区域开始上传

补充说明:

压缩dicom数据文件夹时,看一下文件有没有.DCM后缀名,没有的话请在文件夹目录勾选显示后缀名选项。如果还是没有后缀名,那是不同厂家的CT和MRI封装Dicom的方式不一样,需要在文件后加上后缀名,具体操作如下:

a、首先,下载批量处理文件工具。文件下载链接:http://forum./upload/ctprocess.bat

b、确保文件夹中只有Dicom数据,将“批量处理”文件拷贝至存放Dicom数据的文件夹中。双击运行文件,处理完成文件会自动关闭

c、删除“批量处理”文件

7、影像数据在线查看

点击列表>资料>术前影像,即可查看私人病例库中的影像数据

8、我们优化了发帖时的图片和视频上传方式,在输入框的右下角点击上传,选择本地视频(MP4格式,手机录屏默认格式)或图片,上传完成之后插入即可。

9、“优化模型”的入口已更改至“微众数据库”中,具体地址为:

微众数据库>上传>三维影像,三维影像库


目前数据库功能正逐步完善中,还希望您在论坛提出宝贵意见,我们会认真聆听,并在下次更新中改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