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荣志/钱毛毛文

 丁镛 2019-12-31

一幅好画的三大看点

图/贾荣志    文/钱毛毛

最近,陈晓辉美术馆收到很多朋友的留言,希望在画理上多多介绍,解决一些“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的疑问。朋友们的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今天,我们结合欣赏贾荣志先生的作品,谈一下一幅好画的三大看点:大虚大实、大开大合、大象无形。这三大看点在一幅画中的丰富与否,决定着一幅画的成败。供各位师友参考。

一是大虚大实

黄宾虹曾说:“实中之虚,在于大虚,虚中之实在于大实。”在处理虚实关系上,贾荣志先生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在他的作品中,不乏有积墨数遍后的墨黑之处,但在村舍或屋宇亭台等画眼处留白,霎那间,整幅画就灵透毕现。

▲贾荣志  雄雌天东  2019年

贾荣志先生认为,中国画应重点处理好虚实关系,所谓的只有大虚,才能有大实。这种矛盾的对立关系,在画面中非常重要。虚处能够走马,信马由缰,实处要密不透风,无懈可击。

在贾荣志的画中,虚与实的关系是令画面产生美感的重要因素。这是由于通过虚,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这在艺术欣赏中也称之谓读者的主观“再创造”。如果整幅画都过于写实,就会无意间让读者少了再创造的情趣。

▲贾荣志 道由白云尽 2008年 136cm×68cm

因为对虚无引发联想,所以读者会去用自己的经历与情感去补充那些虚无,让作品符合自己的审美标准,带来精神上的享受。

所以有了“虚而万景入”的说法,也道出了虚是实之所藏,实是虚之所依的道理。

二是大开大合

与虚与实对立关系类似,在画面中也应处理好开与合的关系。开,指的是开放。合,指的是合拢。贾荣志先生认为,开合关系在山水画中,特别是在山水画构图中,是一条黄金铁律,作者需要细细捉摸,认真落笔。

开则逐物有致,合则通体联络。在贾荣志先生的作品中,常见大开大合之美。

▲贾荣志《雨后空林生白烟》138x69cm  2018年

这种大开大合之美,源于作者天人合一的艺术观。在他的作品中,上天下地,中间笔墨纵横,构成了整幅作品的章法。由此,幻化出了一天一地,一上一下,一开一合,上下合一,开中有合,合中有开的生动气息和韵味。

大开大合。气势磅礴。大聚大散,飞扬旷远。在贾荣志先生的构图中,他善于运用构图中的开合关系取势。他认为有势则开合有气脉,有走向。所以,我们能够看到他作品所呈现出的视觉张力。

▲贾荣志《昨夜山中宿雨晴》138x69cm  2018年

三是大象无形

贾荣志先生认为,绘画作品不同于摄影作品,本质是在于对“象”的认识。特别是山水画,在造型方面,既不能是与真景一样的“具象”,也不能是四不着边的“抽象”,最高的追求极致应是“意象”。

意象,是作者通过主观的思想情感,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概括和提炼。所以,老子曾说:道之为物,惟恍帷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

▲贾荣志 槐香溢满堂  136CM×68CM  2018年

孔子说:“圣人立象以尽意”。纵观贾荣志先生的作品,立象是手段,尽意是目的。欣赏他的作品,画面所呈现的意向是千变万化的,是无穷无尽的。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读者在看他的作品时,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虽然有着难以参透的大象之形,但万变不离其宗。作为作者的本人,贾荣志先生的内心是真实的,这是一切作品的本源。唯真则美,唯真则强。

▲贾荣志  荷塘月色  2019年

再过几天,1月4日,贾荣志先生“诗在远方写生作品展”将在威海市美术馆开幕。在此,预祝贾先生画展圆满顺利,也希望有条件能到现场的各位新老朋友赏光,移驾光临指导交流!

主办单位:山东画院   威海市文化旅游局

协办单位:威海市美术馆

展览地点:威海市美术馆

展览时间:2020年1月4日----1月9日

画家简介:

贾荣志(中)深入生活,把艺术之根深植在百姓中

贾荣志,现为山东画院山水画创作室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文化部青联美术委员会委员、山东华通美术馆名誉馆长、北京水墨行动组委会副主任。

本文系陈晓辉美术馆作者原创,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以上为嘉宾观点言论,不代表本馆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