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综合丨各科常用非处方中成药(祛暑剂)

 华民 2020-01-01

祛暑剂

祛暑剂中成药具有祛暑、除湿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暑湿病。  
暑湿病以身热、烦渴、汗出、体倦、脉虚为主症。属夏令伤于暑邪或暑热挟暑湿伤人所致的病证。  
多发于夏季及夏秋交替之际。临床多见于中暑、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水土不服等。暑病多兼表寒、湿邪及气阴两伤,治法应随证而异。

保济丸

【功能主治】解表,祛湿,和中。用于暑湿感冒,症见发热头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胃肠:不适;亦可用于晕车晕船。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85~3.7g,一日3次。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外感燥热者不宜服用;不适用于急性肠道传染病之剧烈恶心、呕吐、水泻不止;儿童、哺乳期妇女及年老体弱者慎用;忌烟、酒及辛辣、生冷、鱼腥、油腻食物。

藿香正气水(片、软胶囊)

【功能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水剂,一次5~10ml,一日2次,用时摇匀;片剂,一次4~8片,一日2次;软胶囊剂,一次2~4粒,一日2次。
【不良反应】有报道服用藿香正气水可引起心动过速、心源性休克、过敏性药疹等。
【注意事项】热邪导致的霍乱、感冒忌服,阴虚火旺者忌服;孕妇忌服藿香正气片,其余剂型慎用;儿童、年老体弱者慎用;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遵医嘱服用;不宜与滋补性或温热性中药同时服用;忌烟、酒及辛辣、生冷、鱼腥、油腻食物。

暑热感冒颗粒

【功能主治】祛暑解表,清热,生津。用于感冒属暑热证者,症见发热重、恶寒轻、汗出热不退、心烦口渴、溲赤。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0~20g,一日3次。
【注意事项】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孕妇忌用;儿童、年老体弱者慎用;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遵医嘱服用;不宜与滋补性或温热性中药同用;忌烟、酒及辛辣、生冷、鱼腥、油腻食物。

清暑解毒颗粒

【功能主治】清暑解毒,生津止渴,并能防止痱、疖。用于夏季暑热,高温作业。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或含服。一次25g,一日4~5次。
【注意事项】儿童、孕妇、年老体弱者慎甩;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遵医嘱服用;忌烟、酒及辛辣、生冷、鱼腥、油腻食物。

十滴水(软胶囊)

【功能主治】健胃,祛暑。用于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  
【用法用量】口服。水剂,一次2~5ml,儿童酌减;软胶囊剂,一次1~2粒,儿童酌减。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驾驶员和高空作业者慎用。儿童、年老体弱者慎用;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遵医嘱服用;不宜与滋补性或温热性中药同时服用;饮食宜清淡;软胶囊一日用量不得超过8粒。

六合定中丸

【功能主治】祛暑除湿,和胃消食。用于夏伤暑湿,宿食停滞,寒热头痛,胸闷恶心,吐泻腹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3次。
【注意事项】湿热泄泻、实热积滞胃痛者忌服;儿童、孕妇、年老体弱者慎用;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遵医嘱服用;不宜与滋补性或温热性中药同时服用;饮食宜清淡。

甘露消毒丸

【功能主治】利湿化浊,清热解毒。用于湿温时疫,邪在气分,症见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肿、身黄、颐肿、口渴、小便短赤或淋浊;舌苔淡白或厚或干黄者。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6~9g,一日2次。儿童3至7岁,一次2~3g,7岁以上,一次3~5g;一日2次。
【注意事项】忌生冷、辛辣、油腻等饮食;湿热并有阴虚津亏证者慎用。

清暑益气丸

【功能主治】祛暑利湿,补气生津。用于体弱受暑引起的头晕身热,四肢倦怠,自汗心烦,咽干口渴。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姜汤或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儿童、孕妇、年老体弱者慎用;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遵医嘱服用;不宜与藜芦、五灵脂、皂角及其制剂同服;忌茶和白萝卜;忌烟、酒及辛辣、生冷、鱼腥、油腻食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