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文东专辑|遣词自带三分雅,得句犹含十里香

 守护天使gong 2020-01-01

徐文东

徐徐微风

作者简介:

徐文东,男,网名徐徐微风,北京大学管理学硕士,诗词爱好者,东篱诗社常务副社长,曾任中华诗词论坛新韵部落版主,一品堂常务管理员。现定居济南,常写山水花草类作品,七绝、七律居多。

诗词体会:

诗词是有生命的,创作的过程就是赋予作品生命的过程。从写作到创作,只有一字之差,却是千里之遥。常常对自己非常苛责,因为自己还没有写出一首让自己真正满意的作品。经常在写作,而不是创作。希望就在前方,路就在笔下!在这条路上,我不孤独,因为有一帮伙伴,陪着我一起努力前行!

无 题 一 组

生就空灵世外心,春风莫束自由身。

浮华轻重非关我,我乃人间一片云。

墨笔为犁拓野荒,匠心作籽种诗行。

遣词自带三分雅,得句犹含十里香。

此生应悔入红尘,已为红尘迷本心。

昨夜梦中寻见我,不识对面是何人。

秋色宜人堪作酒,西风新酿半山坡。

携杯愿与君同饮,味比青春浓几多?

同赏西山枫叶红,千人望去见千容。

并非景色有差异,心境由来各不同。

年轻入仕久沉沦,身老渐消贪与嗔。

道理已由繁至简,人生参透是修心。

晓来避过早高峰,归去常常月下行。

也拟轻闲歇片刻,推敲文字又三更。

大地犹如棋板身,山川道道似棋纹。

既疑你我皆棋子,谁是谋篇对弈人?

咏 物 一 组

或因见惯面玲珑,不爱时花独爱松。

一领青衫穿到老,守持本色自从容。

唯见百花常弄姿,此君风度几人识?

新枝步步登高处,默默扶持是老枝。

砚泉

躲在山阴足不出,平生所爱静心读。

缘何池水浓如墨?欲把韶华信笔书。

漂萍

方寸之间可立身,逍遥从未惧浮沉。

平生但作无根草,笑借江湖洗本心。

新山道

欲寻不见旧时林,遥看轻车驶入云。

皆道青山添玉带,几人读懂是伤痕。

弹琴

曲终莫叹知音少,和寡或因格调深。

涉世之初弹韵律,人生阅透奏灵魂。

感 怀 一 组

忆陶潜

不期身作宦游人,羡汝南山常伴云。

吾在诗中知汝意,谁从字里晓吾心?

读滕王阁序忆王勃

才华绝世凭谁诉,一气呵成千古篇。

字若雕琢先自逊,诗之神韵在天然。

登黄山

此处何称天下奇?驻足稍憩玉屏西。

方听松语心先静,始信山林可忘机。

考场外

场内也曾争秒分,不知场外更慌神。

那时未懂亲恩厚,今作层叠翘首人。

重阳回乡

人生久已阅沧桑,柔弱裹严心底藏。

孰料双亲头上雪,瞬间打碎我刚强。

回眸

启程欲去复回眸,心底缘何绪未休?

捎上家乡一片月,人生从此晓离愁。


遣词自带三分雅,得句犹含十里香

   ————郭建智

      可能很多诗友不知道,微风兄是工科出身,标准的理工男,却又是真正的爱诗之人,他的诗清新自然,古朴典雅,读之让人口齿留香,回味无穷。微风作诗,既推崇诗词的真情实感,又推崇字句凝练;既注重古典诗词的传承,又注重与现代生活的结合。“遣词自带三分雅”正是微风诗词创作的真实写照。

      提到诗词,不得不说诗词的传承与发展。过分地模拟唐宋诗词的感觉所创作的诗词,读起来往往让人有穿越之感。明明是今人,写出的作品却一身古味,很是无趣;过分地追求现代俗语和现代的时事,往往作品流于肤浅,少了些诗词应有的味道。真正做到这两点的完美契合,真的是难上加难。只能用心,再用心,这需要对诗词的爱,对诗词真正的热爱。

      古代关于浮萍的诗句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文天祥的“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家国情怀的厚重与沉郁,写出一种悲壮,读之让人动容。纳兰的一句“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写出一种凄婉之美,触动无数多情人。微风的一句“平生但作无根草,笑借江湖洗本心。”跳出了古人选的角度,写出一种无畏,飘零又如何?浮沉又如何?“笑借江湖洗本心”,平添一份洒脱与超然。

      微风对诗词太认真,他的这种认真让我有的时候真的很怕他,他会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对你的作品提出他的建议,直到这个作品让大家读起来感觉不到瑕疵。写诗累,改诗更累,“推敲字句又三更”当是切真感受。

      诗词的路,付出远多于收获,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很忙,创作是辛苦的,读诗的人却没有几个。读者虽少,我们一直在坚持,累并快乐着!未来的路,愿我们一起,在诗词的世界里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每首意境均不同

     ———清箫吟风

     自从在东篱诗词学堂认识徐徐微风兄以来,每次读他写的诗词都能带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诗词如香山居士所写的那样浅显易懂而又寓意深刻,最主要是他能从一般人想不到的角度去写,再加上时语时心,自然就成了与众不同的时诗。不仅如此,他还会就同一个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写,如他笔下的泉水、落花。虽然题目一样,但每一首的意境都不同,所要表达的内涵也不同。

    之所以喜欢在微风兄的诗词间低徊细品,就是希望从中获得灵感。看他从落笔的第一个字开始到整首诗的结束,是怎样把情感揉进去的,又是怎样把诗写活的,还有意境和情感是怎样铺垫,而让自己看了触动心灵引起共鸣的。也只有能引起共鸣的诗才是好诗,才会百读不厌。我相信微风兄只要按照自己独有的风格坚持写下去,一定会在当今诗坛展现出不一样的风采。

    今生,能在诗词道路上遇见微风兄是我的荣幸,能经常得到他的细心指点更是荣幸,感恩相遇,感恩相识,感恩相知!





微刊顾问:王  东 篱

微刊主编:徐徐微风

刊头题字:学      昌

本期制作:叶      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