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瑾瑜匯】嬌而不媚 沉穩大氣——古代似玉瑪瑙器淺析

 睫毛上的风尘 2020-01-01


瑪瑙一泓浮翠玉

瓠犀終日凜天風

瑪瑙,為常混有蛋白石和隱晶質石英的紋帶狀塊體,一般呈半透明或不透明,通常人們把有縞狀紋者稱為瑪瑙,白色無縞狀紋的稱作“玉髓”。自古以來,瑪瑙被視為美麗、幸福、吉祥、富貴的象征,因其兼具瑰麗、堅硬、稀有的特征,長期以來一直作為玉石的一種為人所共知並飽受贊譽與推崇。



名稱來源



瑪瑙早期被書寫成“馬腦”,其來源眾說紛紜。一種說法是,古時人們不了解瑪瑙紋理條帶的形成原因,因其顏色和美麗的花紋很像馬的腦子,就以為它是由馬腦變成的石頭,故稱其為“馬腦”。



浙江海鹽仙壇廟遺址出土 瑪瑙器



另一種則是,相傳三國時期曹丕同父親曹操北征烏桓,當地的人進貢瑪瑙酒杯,曹丕見酒杯紅似飛霞,晶瑩剔透,便揮筆寫下《瑪瑙勒賦》,並在序中說:“馬腦,玉屬也,出西域,文理交錯,有似馬腦,故其方人固以名之。或以系頸,或以飾勒。余有斯勒,美而賦之”。故此,瑪瑙便有了最開始的“馬腦”之名。



浙江遂昌縣好川29號墓出土 瑪瑙鉞



還有說 “瑪瑙”一詞出自佛經,梵語本稱“阿斯瑪加波”,意為“馬腦”,屬玉。據《石雅》記載,中國漢代以前,瑪瑙稱'瓊'、'赤玉'、'赤瓊'或'瓊瑰'。後來,佛教傳入中國,瑪瑙的名字也漸漸地由原來的瓊玉、赤玉之名,而改成了馬腦。到了明朝時期,由於“馬腦”音同“瑪瑙”,故此,又將馬腦改名為瑪瑙,並沿用至今。



半山石塘小溪塢1號墓出土 瑪瑙環



瑪瑙雖得名較晚,但瑪瑙器自新石器時代便已開始出現。瑪瑙器色彩變化多,且有層次,其顏色有紅、白、褐、綠、黃、黑、多色及花紋等多種,其中以紅、黃者為佳。



新石器時代瑪瑙器



新石器時代的瑪瑙器以斧形器、璜形器、玦形器為主,多見於江南地區的河姆渡文化、崧澤文化及北陰陽營遺址等地,從器形上看,與玉器同中存異。如瑪瑙斧為長方形,邊刃扁薄,造型與玉斧雷同;瑪瑙玦常作圓體狀,有一缺口,與同時期玉玦相當;而瑪瑙璜為上弦月形,兩端各有一系帶孔,使用方式與玉璜一致,唯器體呈圓條狀,與玉璜扁薄片狀的造型差異較大。



安徽省含山縣淩家灘遺址出土 瑪瑙鉞



例如出土於安徽省含山縣淩家灘遺址的瑪瑙璜,乳白色,半透明。器呈上弦月形,兩端各鉆一小孔,以供佩系,器表光素且打磨光亮,細膩瑩潤,質樸典雅。



淩家灘遺址出土 瑪瑙璜






商周瑪瑙器



商周時期對紅色瑪瑙的使用驟增,商代多將瑪瑙制成扁圓珠子或較長管勒等,再以線繩穿綴成串,西周時期,常見的瑪瑙珠和瑪瑙管或單獨成串,或與玉器、綠松石等連綴。



永凝堡西周墓地5號墓出土 瑪瑙珠串飾



如山西省曲沃縣晉侯墓地31號墓出土的玉串飾,出土於墓主右臂處,由玉牌、玉龍、沖牙、玉管及瑪瑙珠組成。玉牌為梯形,正中有一孔,兩面均由雙線勾勒雙首鳥紋;玉龍頭部有一穿孔;沖牙四件,呈蟬形,有節紋;玉管刻有螺旋的鱗紋;瑪瑙珠為紅色,晶瑩剔透。玉串飾設計對稱,別致新穎,盡顯華貴。



晉侯墓地31號墓出土 玉串飾





春秋戰國瑪瑙器



春秋戰國時期,為瑪瑙器的黃金時期。此時,瑪瑙因其色彩豐富、紋路美麗而被當作珍貴材料,用來制作環、觹、玦、珠、管等飾物。這一時期的瑪瑙從西周組玉佩中單純的珠子開始向大型佩飾件演變,逐漸成為組玉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以瑪瑙環最為典型。



金勝村趙卿墓出土 瑪瑙觹



這一時期的瑪瑙環呈圓環形,表面具棱邊或作斜面式處理,與玉環常見的環面手鐲式造型截然不同,分為三才環(俗稱飛碟環)、平臺環(俗稱車輪環)及小平臺環三種造型。三才環因環表面及內外側被琢出三個平面,每面各代表“天”、“地”、“人”,並象征著三者的和諧統一,故名。平臺環是春秋戰國時期瑪瑙環的一個特色品種,其中厚度超常並大於肉寬者,稱為高臺環,厚度超薄者,稱為璧型環。所謂“小平臺”,並非小尺寸的平臺環,而是介於三才環和平臺環之間的一種過渡型的環。



永定門外定安里小學出土 瑪瑙環



此時的瑪瑙環表面常打磨光素,不加紋飾,以白色或透明色為多,以帶紅色縞狀紋者最為珍貴,以材質之瑩潤、斑斕和加工之精整見長。例如山東省曲阜市魯國故城58號墓出土的瑪瑙環,紅中夾雜白瑕,器呈環形,環體較厚,有雙層抹角,環外壁扁平,環體剖面呈棱錐形,器表無紋飾,拋光平滑,光潔亮麗。



魯國故城58號墓出土 瑪瑙環






漢代瑪瑙器



漢代瑪瑙制品主要為紅、白、黃等色,器形基本都是裝飾品,戰國時期大量出現的瑪瑙環到漢代則漸漸不再流行。此時玉器形制發生新的變化,出現較多新興品類,其中尤以全套劍飾器的使用最為顯著,而瑪瑙器的制作,除原有瑪瑙管、瑪瑙勒等佩飾器繼續使用外,瑪瑙劍飾器也應運而生。



甘泉東漢2號墓出土 瑪瑙虎鈕印



如江西省南昌市蓮塘鎮漢墓出土的瑪瑙劍璏,白色帶有紅縞紋,器呈長方形,兩端向後抹頭,背部有長方形銎。劍璏表面光素,僅有兩道陰線孔高拱且寬,雖小巧,卻不失雄渾大氣。



蓮塘鎮漢墓出土 瑪瑙劍璏



“千種瑪瑙萬種玉”,絢麗奪目的瑪瑙器,艷而不俗,嬌而不媚,自然流暢,平凡之中見大氣,是為珍寶,亦是古人審美的體現。

博物館藏瑪瑙器

哈佛藝術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直徑7.2釐米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直徑9.5釐米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直徑6釐米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直徑5釐米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直徑6.1釐米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高5.5釐米,寬1.8釐米

望江縣文物管理所藏

實際尺寸:長11.2釐米,寬1.2釐米

珠海市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左直徑4.2釐米,右直徑4.3釐米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長9-10釐米,寬1.2釐

南京博物院藏

實際尺寸:長10.2釐米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直徑3.59釐米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直徑3.35釐米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直徑3.8釐米

昆明市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直徑1.4-3.6釐米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最大珠長1.89釐米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最大件直徑1.2釐米

嘉興市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玉玦直徑5.6釐米

平湖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長12.2釐米,刃寬10.6釐米

太湖縣文物管理所藏

實際尺寸:長13.73釐米,寬1.5釐米

樟樹市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長1.2釐米

涼山州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直徑1釐米,厚0.8釐米

六安市文物局藏

實際尺寸:直徑4.3釐米

荊州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直徑7.35釐米

曲阜孔府文物檔案館藏

實際尺寸:通長27釐米

曲阜孔府文物檔案館藏

實際尺寸:通長17.6釐米

六安市文物局藏

實際尺寸:直徑3.55釐米

長沙市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左高1.6釐米,右高1.3釐米

湖南省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長2.4釐米,高1.7釐米

湖南省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長3.6釐米,寬2.8釐米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直徑7.9釐米

雲南省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高2.5釐米,寬2.2釐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