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制造强国呼唤涌现更多“技能青年”

 梦幻随想99 2020-01-01

“制造强国谁来制造”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严峻问题。据统计,我国就业人口达7.76亿人,技能劳动者就业总量在1.65亿人左右,其中高技能人才4700多万人,仅占就业人员总数的6%左右,约占技能劳动者就业总人数的24%。

“技工荒”现象持续存在有很多现实原因:一是制造业企业职工收入不高和人们对传统制造业的偏见,青年技能劳动者不愿意选择制造类企业;二是多数青年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达不到制造企业技术岗位要求,普遍存在“学历高、技能低”和“资历深、技术差”现象;三是我国青年人口急剧减少,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测算,我国18~35岁年龄段青年人口将从2017年的3.66亿减少到2022年的3.44亿。

随着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以及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国家正有计划地对传统企业进行数控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智能制造装备将得到普及应用,需要大量操作、调试、维护、维修和改造方面的专业技能人才。但2019年第一季度就业岗位需求和求职排行榜显示,机械加工行业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仍高居榜首。

制造产业青年技术工人数量不足,会严重影响国家制造业创新活力,降低可持续发展动力,导致未来先进制造业发展后备力量不足,影响国家工业化进程和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虽然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支持力度,但选择“上技校,学技术,找工作”依然是许多青年的“无奈之举”,技能成才还没有成为广大青年对未来职业的理性选择。

青年的知识技能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国家希望通过开展“世界青年技能日”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倡议新时代青年积极投身中国制造,成为制造强国的栋梁之才;培养适应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和富有产业创新精神的青年工匠、大国工匠,建设一支庞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制造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实现制造强国梦,进一步增强我国制造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智库技工教育专家)

【编辑】网站责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