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在一些高密度的养殖项目中经常出现。严重的引起养殖大面积减员,甚至全军覆没。由于弧菌种类繁多,如少女弧菌,副溶血弧菌等等。想让广大养殖户一一分别,似乎不太现实,即使是养殖类专业技术人员也无从下手。只能从养殖对象的病症,病灶入手,像医生一样,找最大可能的去试药,不断更换。但养殖对象一旦发病,就不是单一的现象,而且是池底或水质已经很适应弧菌大量或迅速繁殖,可以在短短几十个小时,或者几个小时引起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减员。笔者曾亲眼目睹几百万的养殖项目一夜之间全没了,特别是高密度人工育苗期间。菌弧在国家没限制前用氯霉素原粉,单位水体1一2PPm,有技术性使用效果特好。现在用氯霉素的替代品一一氟苯尼考,效果也很好,但要注意使用方法。或者珍对养殖对象的品种,对抗渗透压来防制,淡水咸水互换。大面积养殖的,一定要保护池底,定期用生石灰投底(养殖对象要适应,这个要确定。)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其体视情况而定,养殖水体瞬息万变,重中之重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病都是难以快迅解决,既使解决了,最少要影响一周到半个月的摄食,那结果大家就都知道了。因此,对弧菌最好的方法不是治,而是预防,而养殖中最适用就是控制池底和调节水质,使弧菌没有大量繁殖的空间和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