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习读】旋覆花汤

 逸农农 2020-01-02

【经方习读】旋覆花汤

《金匮要略》


【原文】肝着,其人常欲蹈[1]其胸上,先未苦时[2],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臣亿等校诸本旋覆花汤方,皆同。(金匮肝着:7)

注释:

[1]蹈:蹈,当读作搯(tāo)。《国语·鲁语下》“无搯膺”,搯,叩也,即叩胸。

[2]先未苦时:指病初尚未发生常欲蹈其胸上时。

【释义】

本条论述肝着的证治。肝着是由于肝脏受邪而疏泄失常,其经脉气血郁滞,着而不行所致,主要表现为胸胁痞闷不舒,甚或胀痛、刺痛。若用手揉按、捶打胸部,可促使气机舒展,气血运行而症状暂时缓解,故“其人常欲蹈其胸上”。本病初起在气分,若得热饮可使气机通利,痛苦减轻。迨至病成,渐及血分,由于经脉瘀滞,虽得揉按或热饮亦无益,宜用旋覆花汤治疗。方中旋覆花下气而善通肝络,新绛活血行瘀,葱茎通阳散结。三药合用,共奏行气活血、通阳散结之效。
关于新绛,有的医家认为是染成大红色的绯帛(有谓茜草初染,也有谓猩猩血、藏红花汁、苏木染成),陶弘景则认为是新割之茜草。证之临床,以茜草易新绛治疗肝着,确有疗效。

旋覆花汤方

旋覆花三两 葱十四茎 新绛少许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功效配伍】

旋覆花汤行气活血,通阳散结。方中旋覆花咸温,能理气解郁,宽胸开结,擅长通肝络而行气血;新绛(即茜草)苦寒入肝,活血化瘀通络;葱白辛温通阳散结。诸药合用,可气行血行,阳通瘀化,肝气条达。
上三味药,水煮,去滓,顿服。
关于旋覆花汤中的新绛,陈修园《金匮方歌括》曰:“新绛查《本草》无此名,按《说文》‘绛大赤也’;《左都赋注》‘绛草也,可以染色’;陶宏景曰‘绛茜草也’。”另外,带有赤色的中草药除茜草外,尚有红花、苏木、丹参等,此类药皆有活血通脉作用,临证用该方时可择用之。
【方证论治辨析】

旋覆花汤治肝着,气血郁滞证。症见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

肝着为邪气侵袭于肝,肝之经脉气血郁滞,着而不行。肝主藏血,性喜条达,主疏泄,其经脉布胁络胸。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指胸胁痞闷不舒,常用手按揉叩打胸部,甚至常欲蹈其胸上,为寒邪中于肝经,肝疏泄失职,气血郁滞,常欲蹈其胸上,能使气机舒展,气血暂通。本病初期的但欲饮热现象,是邪气初郁气分,饮热亦能使气机稍通,缓解胸中苦闷。若肝之经脉气血凝瘀,虽饮热亦难以缓解其证。治用旋覆花汤行气活血,通阳散结。

【辨治要领】

(1)肝着以胸胁痞闷或胀痛、刺痛为辨证要点,病变初起喜热饮或揉按、捶打胸部。

(2)肝着病机为肝经气血瘀滞,着而不行,故“通”是治疗肝着的要领。

【临床应用】目前临床上常用本方加活血化瘀、理气宣络之品治疗肋间神经痛、慢性肝胆疾患、慢性胃炎、冠心病等,也有医家用本方配合祛风药治疗偏头痛和面瘫。

【原文】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1],旋覆花汤主之。(金匮妇人杂病:11)

注释:

[1]半产漏下:半产,指小产后下血;漏下,指非经期下血。

旋覆花汤治妇人半产、漏下,气血瘀滞。症见半产、漏下,脉见弦大芤减之革脉。
此半产、漏下,为气血虚寒而夹瘀。气虚则不能推动血行,血虚则血脉不充而流动迟缓,故气血两虚者,亦能发生气血瘀滞。半产或漏下,症见下血淋沥不断,为血脉瘀滞不通;脉弦大芤减,指革脉的脉象表现,即脉虽有弦大之象,但无弦大之势,按之如芤,力量不足,为气血虚寒。肝主藏血,气血瘀滞,则肝络不和,故此半产或漏下,尚可伴胁腹胀痛、刺痛、善太息等症。治用旋覆花汤行气活血,调经止漏。
本条论弦大芤减之革脉为虚寒之脉,而旋覆花汤为行气活血之剂,脉与方药似不相符,故吴谦《医宗金鉴》认为本条“必是错简”。但徐忠可《金匮要略论注》云:“半产漏下,血虚可知,不用补血药者,盖虚而兼寒,是有邪矣。故以开结为主,结开而漏止,其血自生,不必补也。若有邪而补,则邪盛而漏愈甚,未得益,先得损矣。”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亦云:“是以虚不可补,解其郁聚,即所以补;寒不可温,行其血气,即所以为温。”

【用方思路】徐玉台《医学举要》云:“是方仲景治肝着及半产漏下,孙真人《千金方》亦采用之,后世罕用,近时王晋三、叶天土改用青葱管理气,新绛和血,治胁痛等症,开后人治络法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以旋覆花汤为基础方,治胁痛擅长用辛温通络(治阴邪居络)、温柔通补(治络虚有寒)、辛泄通瘀(治络瘀气滞)诸法。认为络病用药应以辛为主,以润为辅, “酸苦甘腻不能入络”,补应通补,功应缓攻,用药离不开流动活泼之品。旋覆花汤临床用于治疗乳腺增生、肋间神经痛、冠心病、甲肝、乙肝、慢性胃炎、月经不调等疾病。

【医案举例】


(1)萧伯章医案:

杨氏妇,年三十许,得一疾,医莫识之,人皆传为笑柄,在病者亦莫能言其所以。一日,其夫来云:拙荆现无他症,但云胸中窒塞无聊,短气,难以语言,有时呼吸亦殊坚阻,予偶以手按之,稍舒,后因卧以足抵其胸,觉甚快,后逐日夜不可刻离,甚以为苦。至今三月,医药罔效。临诊,舌无苔而色暗,脉涩。
沉吟久之,偶忆《金匮》有肝着症,与之相合,即以旋覆花汤与之,方中新绛易以茜草,进三服,症不甚减。因念原方新绛,不知究系何物;药店茜草,是否真假,猝难辨别。乃用《医林改错》中通窍活血汤,三服,症减大半,又三剂而瘳。[萧伯章.遯园医案.北京:学苑出版社,2013:70.]

(2)李继路医案:

戴某,女,社员。1975年来我处就诊。自诉于去年小产后,阴道出血至今未净。诊脉细数,舌红润苔白,小腹部时有隐痛,下血量虽不多,但终日淋沥不净,其症显属半产后瘀血结聚,用旋覆花汤治之。处方:旋覆花10g(布包),新绛(茜草)12g,青葱10根,生地黄15g,当归10g,白芍6g,川芎6g。3剂。
二诊:服药后下血块数枚,血渐止,腹亦不痛,继以十全大补汤调理而愈。[李继路.半产露下.江苏中医,1981,(3):19.]

(3)何任医案:

于某,男,36岁,1980年6月23日初诊。病家自述强力负重后出现左侧胸胁疼痛如刺,痛处不移,且入夜更甚,夜寐不安,以手按揉稍舒,咽喉略燥,喜热饮,舌质偏黯,脉沉涩。治拟活血祛瘀,疏肝通络。旋覆花(包)18g,茜草根6g,归尾、郁金各9g,青葱5支。服药3剂后,胸胁疼痛大减,夜寐随之亦转安宁。续用原方3剂,巩固治之而愈。[何若苹.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何任.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20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