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说汉字:陈陈相因——说“因”

 杏坛归客 2020-01-02
陈陈相因——说“

朱英贵

成语“陈陈相因”原指皇仓之粮逐年增加,陈粮上压陈粮,借以比喻沿袭老一套,无创造革新。其中的“因”是增添、累积的意思,“因”字何以会有增添、累积的意思呢?这是一个难解之谜,需要辨析“因”字的构字理据与造字本义方可略见端倪。本文就来谈谈这个颇为费解的“因”字。

一、“因”字的构形理据究为何意

“因”字的构字理据和造字本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让我们先来看看《说文》的解释:

《説文解字》卷六囗部:“因,就也。从囗大。

许慎的解释很简单,只用了“就也从囗大”五个字加以说明,那意思是:“因”,就是靠近、依凭的意思。它的字形采用“囗”(wéi)和“大”两个构件会合成意,是个会意字。

但是许慎没有具体解释“囗”(wéi)和“大”这两个构件是如何会合成意为“就”(靠近、依凭)的意思的,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对《说文》“就也”二字增加了如下一段补充解释:

就下曰:就,高也。爲高必因丘陵,爲大必就基阯,故因從囗大,就其區域而擴充之也。中庸曰: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左傳曰:植有禮,因重固。人部曰:仍、因也。論語:因不失其親。謂所就者不失其親。

段注这段话的大致意思为:《说文》在“就”字下解释道:“就”是“高”的意思,能成为高的地势必定依凭它的山丘,能成为大的事物必定依凭它的基阯,所以“因”字要表达“就”(靠近、依凭)的意思就用“囗”(wéi)和“大”这两个构件会合成意,借以表示就其区域而扩充的意思。后面的话则是举出《中庸》、《左传》、《说文·人部》、《论语》的书证语例来例证“因”的字义为“就”(靠近、依凭)的意思。

段注以“因”、“就”互训的方法具体解释了“因”的“依靠、凭借”之义,并进一步阐释“囗”为抽象意义的区域,可扩充其范围的意蕴。

然而,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坤部第十六》注释“因”字时却不认可《说文》及其段注的解释,他认为:“囗大俱非义。江氏永曰:'象茵褥之形,中象缝线文理。’按即茵之古文。江说是也。”朱骏声提出了“因”字的构字理据当像江永所说的是茵褥(即席子)之形状。

应该看到。许慎、段玉裁、朱骏声都是依据小篆字形来解释“因”字的构字理据的,因为他们都生在甲骨文深埋地下的时代,无法更切近于初文构字理据的字形原貌。要想正确解读汉字的构字理据和造字本义,目前只有依据甲骨文、金文字形才能更接近于其真实面目。让我们来看看“因”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参见下图):

 “因”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从上图的甲骨文、金文字形来看,学界还是很难对“因”字的构字理据和造字本义达成共识,甲骨文面世以后,对“因”字的字形字义研究主要有如下一些看法:

其一,席茵说。这是对清代江永的“茵褥”说的继承与发展,徐中舒的《甲骨文字典》认为:“〔字形〕:(一期后下四三、三)、(二期前五、三八、三)、(四期后下三八、六)。〔解字〕:……象茵席编织纹,故'因’为'茵’之初文,与茵初本一字,后以形伪,遂分为二字……”(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696页)他根据字形认为“因”中间的“大”应该是席纹的误写,那么“因”字当为独体象形字,它的造字本义应为席子。

其二,就卧说。康殷《文字源流浅说》一书认为:“'因’甲骨文象人仰卧在褥上之状,概即《诗·秦风》'文茵畅毂’的茵本字,后人作裀、鞇、絪……茵(车重席),茵(蓐褥也)……后来才由就卧于“茵”形引申而为'就也’……”(荣宝斋1979年版第521页)康殷所提到的“文茵畅毂”诗句出自《诗·秦风·小戎》“文茵畅毂,驾我骐馵。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这两句诗的大意是:坐垫的花纹很美车毂也很长,驾着我那花马将鞭儿扬。思念我的夫君他人品好,态度温和就像润玉一个样。其实诗句中的“茵”还是名词坐垫或坐席的意思,如果说“因”是“茵”的本字,那么此说跟“席茵说”并无太大差别。

其三,姻亲说。忠周编纂的《精编金石大字典》认为:“按囗中人大、大者丈夫也,因是古姻字,婿家也,故从大在囗中,因,就者,其转义也。”(黄山书社1988年版第140页)这样看来,“因”就是“姻”的本字了,因为是婿家,女之所因,“因”也就可以引申为凭借、依靠之义了。

其四,籍棺说。何琳仪的《战国古文字典》认为:“甲骨文作(前五、三八、三)从人从囗,会人在棺椁之义,孳乳为茵,《仪礼·既夕礼》'加茵用疏布’注“茵,所以籍棺者”,引申释就……”(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106页)这种观点认为,“因”的甲骨文字形是个会意字,意谓人死后下葬,其字形象人垫着席子躺在棺椁当中。

其五,牢囚说。马如森《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认为:“从人、从囗,字象人困在牢里,与'囚’相近义。”(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2页)这种观点认为“因”与“囚”的构字理据完全相同,都是将人(正面人形或者侧面人形)关在“囗”(牢围)当中,造字本义当为拘禁。

此外,于省吾主编的《甲骨文字诂林》释“因”观点也是各家意见不一,诸如:

饶宗颐认为:“因,仍也。”

张政烺认为:“因字在卜辞中出现的次数少,早期用法和囚相同,有藏、埋、死三义。”

陈初生认为:“……象茵席带有编织花纹之形,是茵(车垫)的本字……”

综上所述,再来参照上图的甲骨文、金文字形,特别是前三个甲骨文形体和第一个金文形体,愚以为,“席茵说”与“姻亲说”都不能够得到初文字形的有力支持,“因”字中的“大”明显是甲骨文的正面人形,并非是什么席子的纹饰;“就卧说”有一定道理,但是将其归结为活人卧于茵席之上,无异于又回归到“席茵说”了;至于“牢囚说”应该是适用于“囚”字,而“因”字的各种引申义均与“囚”义无关。

只有“籍棺说”以及张政烺的看法值得充分重视,“因字在卜辞中出现的次数少,早期用法和囚相同,有藏、埋、死三义。”张政烺的这一见解值得重视。故拙论支持死者下葬的构字理据,就是说,“因”字的甲骨文字形是个会意字,其外围的“囗”为棺椁的轮廓,内部的“大”为下葬的逝者,意谓人死后下葬或者躺在棺椁当中。

二、“因”字的字形解读及其造字本义

让我们重新再来仔细看一看“因”字的甲骨文与金文字形(参见下图):

“因”字的甲骨文与金文字形

也就是说,上图前三个早期甲骨文的字形,“大”(死人)的外围既没有棺椁的轮廓,也没有身下的席垫。第一个形体是由“大”(死人)和下部的坑形符号组成,“大”(死人)的两侧各有一点,示意用外力将死者放入土坑之内,这就是下葬的简捷表达方式。第二个形体省去了下部的坑形符号,在“大”(死人)的双臂外侧添加了轮廓符号,仍然是示意用外力将死者下葬。第三个形体同样没有下部的坑形符号,但它在“大”(死人)的两侧增加了两个侧面人形,又在“大”(死人)的上部添加了两条斜线,这都是为了示意众人将死者下葬。金文的第一个字形,在“大”(死人)的外围用封闭性线条将其围住,其实也是想表达众人将死者下葬的意思。

至于后一个甲骨文字形和后一个金文字形,“大”(死人)的外围就只有方形的轮廓线了,愚以为这方形的轮廓线表示的是棺椁的边框轮廓。这说明,早期甲骨文以及早期金文字形表达的是没有棺椁的下葬形式,而后期的甲骨文、金文字形表达的是有了棺椁的下葬形式。

愚以为,甲骨卜辞中的如下两个片段,“因”的意思都有可能是下葬的意思:

①癸未卜,贞:戠不因。(前5·38·3)

②辛日壬午王贞:𠬪不因。(佚577)

以上两例中的“戠”和“𠬪”均为人名,“戠不因”当为戠不适合在癸未这一天下葬,“𠬪不因”当为𠬪不适合在辛日壬午这个时候下葬。

以上拙见仅仅是一种假说性质的浅识,不知各位学人以为然否。由于“因”字这种表示下葬的造字本义比较久远,目前还难以找到更为充实的相关书证材料。尽管如此,拙论觉得相对于其他说法而言,“下葬说”还是要比较靠谱一些。

那么,“因”字这种表示下葬的构字理据与造字本义,又跟后来的各种引申义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再来看看《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这两部大型汉语辞书对“因”字的解释:

《汉语大字典》对“因”字的解释,排除列于后面的介词、连词、数学、佛教等领域专用名词之外,列于前几项的主要实词义项有:

①依靠,凭借。如:因人成事,因地制宜。

②沿袭,承接。如:因循,陈陈相因。

③顺随,顺着。《广韵·真韵》:“因,缘也。”

④亲,亲近。《广雅·释诂三》:“因,亲也。”

⑤原因,缘故。如:成因,病因,事出有因,前因后果。

《汉语大词典》对“因”字的解释,排除列于后面的副词、介词、连词以及数学、佛教等领域专用名词之外,列于前几项的主要实词义项有:

①亲,亲近。②相就,趋赴。③顺,顺应。④沿袭,承袭。⑤依托,利用,凭借。⑥连接。⑦增添,积累。⑧原因,原由。⑨机会。⑩犹,如同。

拙论认为,“因”字上述这些引申义跟它的下葬的造字本义之间似乎缺少了一些过渡性质的关联义项,那就是“进入”的意思以及“层层累积”的意思。因为下葬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尸体进入墓穴,二是掩埋时泥土的层层累积。这使我想起一个成语叫“陈陈相因”,这个成语源自《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这句话的意思是:皇仓之粮逐年增加,陈粮上压陈粮,都装满了粮仓溢露到了外面,以至于腐烂了没法吃了。这其中的“陈陈相因”,便是说陈粮上压陈粮,可见“因”字中是暗含有层层累积的意思的,有这种层层累积的意思便容易引申出连接、增添、积累、沿袭、承袭等意思。而由“进入”的意思便可以引申出相就、趋赴、顺、顺应、沿袭、承袭、依托、利用、凭借等意思。至于“亲”或“亲近”的意思,那是因为逝者必是下葬行为者的亲人,自然是不言而喻了。所谓下葬本质上就是下入土中埋葬,下葬的仪式反映了人们对灵魂的崇拜,墓地是死者的最终归宿,关键在于“因”字中是否含有“进入”的意思,这一点可以借助含有“因”字构件的一些合体字来寻觅蛛丝马迹。诸如:“咽”指食物经咽喉食管而入。“洇”指水向周围渗入,“烟”指燃烧时所生的气体扩散,“恩”指深厚的情谊进入心中,“茵”是指铺垫的东西进入人体与支撑物之间,“姻”表示有女嫁入,婚姻中女方自称“姻”方,“氤氲”是指烟云弥漫,“胭脂”是指用化妆物涂抹……“因材施教”、“因人成事”,也都含有进入的成分,提供给什么材料与什么人,才能施什么教成什么事。“前因后果”,也是指先要有前面的因素进入与扩散,才会有后面的结果出现。

不妨认为,这就是“因”字的造字本义与其引申义之间的前因后果,如果仅仅是把“因”字的造字本义解读为茵席的“茵”的本字,就无法找到跟它的诸多引申义之间的微妙联系。

三、“因”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虽然只是一种假说,拙论也只能将下葬作为“因”字的造字本义,当然除了两条卜辞可供参考之外,其他书证是暂缺的,有待今后进一步考察与发现。现将“因”字疑为有下葬义的卜辞片段再行列举于此,例如:“癸未卜,贞:戠不因。”(前5·38·3)意谓戠(人名)不适合在癸未这一天下葬。再如:“辛日壬午王贞:𠬪不因。”(佚577)意谓𠬪(人名)不适合在辛日壬午这个时候下葬。

“因”字在此基础上,可以产生如下一些直接或者间接的引申义:

 

其一,表示亲,亲近例如:“维此王季,因心则友。”(《诗·大雅·皇矣》)毛传:“因,亲也。”陈奂传疏:“因训亲,亲心即仁心。”再如:“亲有礼,因重固,闲携贰,覆昏乱,霸王之器也。”(《左传•闵公元年》)章炳麟《春秋左传读》卷一:“因,亦亲也。”又如:“同官太学,日得相因,奈何永违,祇隔数晨。”(唐·韩愈《祭薛助教文》)

由此可以产生如下两种引申义(后来被后起字“姻”所替代):

一是表示婚配例如:“不惟旧因。”(汉·班固《白虎通·嫁娶》引《诗经》)陈立疏证:“所引《诗·小雅·我行其野》……今《诗》作'不思旧姻。’”

二是指有婚姻关系的亲戚例如:“公孙央,功臣也;襄子,亲因也,皆不免,封近故也。”(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虞卿谓春申君》)

 

其二,表示相就,趋赴例如:“公曰;'谢西之九州,何如?’对曰:'其民沓贪而忍,不可因也。’”(《国语•郑语》)韦昭注:“因,就也。”再如:“及商以闺门事见考,自知为凤所中,惶怖,更欲内女为援,乃因新幸李婕妤家白见其女。”(《汉书•王商传》)

由此可以产生如下三种引申义:

一是表示顺,顺应例如:“批大却,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示尝。”(《庄子•养生主》)再如:“征伐者,因民之欲也。能因则无敌于天下矣。”(《文子•自然》)又如:“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唐·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二是表示沿袭,承袭例如:“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为政》)再如:“因秦宫室,据其府库。”(汉·张衡《东京赋》)又如:“昔汉受天下于秦,因秦之制,而不害为汉。”(宋·苏轼《永兴军秋试举人策问》)

三是表示依托,利用,凭借例如:“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孟子•离娄上》)再如:“隐遯山谷,因穴为室。”(《后汉书•逸民传·矫慎》)又如:“建康城,李璟所作,其高三丈,因江山为险固。”(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

 

 

其三,表示增添,累积例如:“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论语•先进》)再如:“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史记•平准书》)

 

其四,表示连接例如:“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逸周书•作雒》)孔晁注:“系、因皆连接也。”再如:“水边小丘因古城,上有巨竹数百个。”(宋·陆游《城西接待院后竹下作》诗)

由此可以产生如下三种引申义:

一是表示原因,原由例如:“故无因而至前,虽出随珠和璧,犹结怨而不见德。”(汉·邹阳《狱中上梁王书》)再如:“自古无道之国,水犹不冒城郭。今政治和平,世无兵革,上下相安,何因当有大水一日暴至?此必讹言也。”(《汉书•王商传》)又如:“众人不知话内有因。”(《红楼梦》第四二回)

二是表示机会例如:“留待作遣施,于今无会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再如:“惊鸿一断行,天远会无因,无因忽相会,感叹若有神。”(唐·鲍溶《客途逢乡人旋别》诗)又如:“南北常嗟见未因,停舟今喜笑谈亲。”(宋·朱淑真《次韵见赠兼简吴夫人》)

三是表示犹,如同例如:“夫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战国策•楚策四》)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一:“因,犹也……言黄雀之自以为无患,亦犹之蜻蛉也。”以,同“已”,语助词。

 

其五用作副词,相当于就,于是例如:“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史记•项羽本纪》)再如:“老姑子献了茶,宝玉因和他借香炉烧香。”(《红楼梦》第四三回)

 

其六用作介词主要有如下三种意义和用法:

一是表示凭借,相当于趁,乘例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汉•贾谊《过秦论》)再如:“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史记•项羽本纪》)又如:“因其无备,卒然击之。”(《三国志•魏志·郭嘉传》)

二是表示依托,相当于依照,根据例如:“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再如: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三是表示目的,相当于为,为了例如:“盈盈蜡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红楼梦》第二三回)

 

其七用作连词主要有如下两种意义和用法:

一是表示原因,相当于因为,由于例如:“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再如:“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红楼梦》第五回)

 

二是表示结果,相当于因而,因此例如:“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孟子•梁惠王上》)再如:“(某氏)以为己生岁值'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唐·柳宗元《三戒·永某氏之鼠》)又如:“我打从学堂门口过,听见念书的声音好听,因在店里偷了钱买这本书来念。”(《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根据上面对“因”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因”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含有“因”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含有“因”字的相关成语比较多,其中“因”字的含义大致有以下一些情形:

 

其一,成语中的“因”字含有增加、累积的意思。例如:

陈陈相因——陈:旧;因:增添,累积。原指皇仓之粮逐年增加,陈粮上压陈粮。多比喻沿袭老一套,无创造革新。语见《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其二,成语中的“因”字含有原因、原由的意思。例如:

兰因絮果——兰因:比喻美好的结合;絮果:比喻离散的结局。比喻男女婚事初时美满,最终离异。源自《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左传·宣公三年》:“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

前因后果——起因和结果。泛指事情的整个过程。源自《南齐书·高逸传论》:“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

 

 

其三,成语中的“因”字含有依据、凭借的意思。例如:

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源自《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因地制宜——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语见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

因公假私——借公务谋取私利。语见《后汉书·李固传》:“因公假私,依正行邪。”

因人成事——因:依靠。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语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因时制宜——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源自《淮南子·氾论训》:“器械者,因时变而制宜适也。”

因事制宜——根据不同的事情,制定适宜的措施。语见《汉书·韦贤传》:“朕闻明王之御世也,遭时为法,因事制宜。”

 

其四,成语中的“因”字含有顺、顺着的意思。例如:

因风吹火——因:顺着。顺着风势吹火,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常用作谦词。语见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因风吹火,用力不多。”

因利乘便——因:顺着。凭藉有利的形势。语见汉·贾谊《过秦论》:“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

因势利导——因:顺着;势:趋势;利导:引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源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其五,成语中的“因”字含有沿袭、承袭的意思。例如:

因陋就简——陋:简陋;就:将就。原意是因循原来的的简陋,不求改进。指就着原来简陋的条件办事。源自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

因循守旧——因循:沿袭;守旧:死守老的一套。死守老一套,缺乏创新的精神。源自《汉书·循吏传序》:“光因循守职,无所改作。”

 

其六,成语中的“因”字含有因为、由于的意思。例如:

因祸得福——变坏事为好事。源自《史记·管晏列传》:“其为政也,善因祸为福,转败为功。”

因噎废食——原意是说,因为有人吃饭噎死了,就想让天下人都不吃饭,这太荒谬了。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源自《吕氏春秋·荡兵》:“夫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