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伍子胥为何一眼就能看出越王勾践的野心,因为他们都有这种气质

 五湖四海董庆银 2020-01-02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听说吴王夫差为了报其父吴王阖闾在檇zuì李之战中的一箭之仇,正在加紧训练士卒准备攻越。于是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打吴国。吴越两军战于夫椒。越军战败,损失惨重,仅剩五千余人,被围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危机之中,越王勾践采纳大夫范蠡、文种的建议,以财色贿赂吴太宰伯嚭请其劝说吴王求和,并自请为臣、妻子为妾侍奉吴王,以图东山再起。

伍子胥为何一眼就能看出越王勾践的野心,因为他们都有这种气质

《史记·伍子胥列传》: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

伍子胥在第一时间就提出了反对意见,并指出了越王勾践的野心。“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让人不得不佩服伍子胥非凡的政治眼光。

伍子胥为何一眼就能看出越王勾践的野心,因为他们都有这种气质

伍子胥认识到了吴越彼此深刻的地缘政治

从地图上看吴国和越国、楚国接壤,都是江南地区的强国。

伍子胥曾对夫差说过“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

而范蠡也曾对勾践说过,“与我争三江五湖之利者,非吴乎?”

伍子胥为何一眼就能看出越王勾践的野心,因为他们都有这种气质

吴、越、楚,可谓三足鼎立,越国是吴国进取中原的后顾之忧,而吴国也是越国北上争霸的拦路虎,而楚国又在西边制衡吴越。

因此,从地缘政治上看出越国的潜在威胁,并不难!

伍子胥在勾践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伍子胥当年就是因为楚平王杀害了其父伍奢而出逃的。他一路上颠沛流离,先是前往宋国,赶上宋国内乱,于是又逃亡郑国,因为涉嫌参与颠覆郑定公的统治,又投奔吴国。途中路过陈国的昭关,正赶上陈国正在到处抓捕他,只好弃车徒步逃走,差点被抓。

到了吴国后,伍子胥投靠吴国的公子光,躬耕于野,等待公子光继位,帮助自己报仇。

伍子胥为何一眼就能看出越王勾践的野心,因为他们都有这种气质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率领吴国军队攻入楚国都城郢。伍子胥也把仇人楚平王的尸体从坟墓里拉出来,鞭尸泄愤。从出逃到成功复仇,伍子胥等待了十六年。

伍子胥之所以一眼就能看出勾践的野心勃勃,因为勾践和他一样,身上都有一种“复仇”的气质。凡是身负血海深仇的人往往擅长忍辱负重,看起来好像没有把仇恨放在心上,实际是在等待机会,伺机报复。

《国语·卷第二十》:句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雠,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句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第七》越王曰:'下臣尝事师,闻粪者顺榖味,逆时气者死,顺时气者生。今者臣窃尝大王之粪,其恶味苦且楚酸。是味也,应春夏之气。臣以是知之。'

伍子胥为何一眼就能看出越王勾践的野心,因为他们都有这种气质

后来的历史也证明,越王勾践从公元前494年被围于会稽山向吴国俯首称臣,之后卧薪尝胆,励精图治。

他为了骗取吴王夫差的信任亲自为其牵马坠蹬,甚至以诊病为名亲自尝了夫差的粪便。回国之后又向国人谢罪,吊死问伤,关注民生。礼贤下士,重用范蠡、文种,对其言听计从。终于在公元前473年灭吴,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经历了二十一年,比伍子胥忍的还久。

就像《大宅门》里二奶奶说的那样,等我忍过了这口气,我就一个一个的把他们咬死。所以千万记住,凡是善于忍耐、刚毅的人,要么你别惹他,要惹他切记要斩草除根,否则后患无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