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谋太多,历史上的阳谋你知道有几个?

 五湖四海董庆银 2020-01-02

历史上有太多的阴谋诡计,这些阴谋诡计就像圈套一样,如果稍有不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落入敌人的圈套之中,最后落得惨败的下场。可是一旦人们知道了阴谋的全部的计划,就会跳出圈套,甚至反将一军。但是历史上有一些阳谋,而这些阳谋,代表了更高的智慧水平,洞悉人性,让人叹服。著名的阳谋有:二桃杀三士、围魏救赵、推恩令。都是明知对方的目的却没有办法。让我们今天来说说这几个阳谋以及背后的人性和政治逻辑。

一、 二桃杀三士

这个典故出自于《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十四》。根据原文所述,春秋战国时期齐景公帐下有三员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这三位勇士伴随齐景公时,都获得过赫赫战功,但也因此持功自傲。有一次,丞相晏子在他们身边路过时,他们三人竟无一人站起来问候晏子。晏子觉得,此三人骄横无礼,如此下去,总有一天会危害到齐国。于是上书给齐王,欲除之而后快。齐王说:“行,您老看着办吧。”,晏子一生做的事情都是防止外氏代齐,当然他死后,田氏代齐是他也没法阻止和想到的。

阴谋太多,历史上的阳谋你知道有几个?

二桃杀三士

晏子设了一个局:让齐景公把三位勇士请来,要赏赐他们三位两颗最平常可见的桃子。桃子在是在当时,不属于稀罕物品。但是端上来的一盘桃子,齐景公吃了一颗,晏子吃了一颗,盘子里只剩两个桃子。三个人无法平分两颗桃子,晏子便提出分桃的方法——让三人比功劳,功劳大的就可以取一颗桃。

于是乎,心气浮躁的公孙接与急不可耐的田开疆都先报出他们自己的功绩后,拿起桃子就吃。结果了,坐在一旁的古冶子站起来,在细数了自己的功劳和斥责了公孙接与田开疆之后,并大喝一声:“功劳大的没桃子吃,功劳小的反而有桃子吃,士可杀,不可辱!”。公孙接与田开疆听到古冶子报出自己的功劳之后,也自觉不如,此时羞愧之心难当,于是纷纷自杀。尽管如此,古冶子却对先前羞辱别人吹捧自己以及让别人为自己牺牲的丑态感到羞耻,因此也拔剑自刎——就这样,晏子只靠着两颗桃子,兵不血刃地去掉三个威胁。

阴谋太多,历史上的阳谋你知道有几个?

自杀身亡

在春秋时期,凡事就讲“义”字,也就是后来人常说的春秋大义的缘故。这个“义”代表仁义,道义,情义,故这是忠孝的代表。如果一个人无情无义,那么也就无法立足于天地之间。“士可杀,不可辱”,所以三人都会相继自尽而亡。

“二桃杀三士”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是一种“末尾淘汰制”的应用,这种末尾淘汰制激起了人的羞耻感,就好像平时你和别人一样,最后得到的奖赏不一样,你就会感到不公平,也就是感受到了欺辱一样。如果是一个桃,那么就从三个人中选一个出来,作为代表,被淘汰的人也不会感到被羞辱。

但是在三个人中选出最后一名出来,那么对于平时平起平坐的人三位兄弟而言,羞耻感太强,再加上那个年代特有的 “道义感”加成。使得这一阳谋,无法破解,两桃授予三人,必有一人受辱。

二、围魏救赵

阴谋太多,历史上的阳谋你知道有几个?

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赵攻卫,魏惠王以保护属国卫国为借口,命庞涓为上将,率领魏宋卫三国联军攻打赵国。赵国当时刚立国不久,国家实力和战力明显弱于魏国,首都邯郸被围。赵成后不得以向齐、楚求救。楚国这个历史上最大的配角,想坐山观虎斗,以坐收渔利。楚王派少量兵力增援赵国,行程缓慢的向着赵国的方向前进。齐王则在谋臣的建议下命田忌为主帅,孙膑为军师。

在公元前353年,魏军攻破邯郸,齐军主帅田忌决定北上救援邯郸,军师孙膑建议直奔魏国国度,魏国大乱。齐军奔袭大梁,魏军主帅庞涓仓皇回救。孙膑攻大梁却只是虚晃一枪,齐军集结在桂陵以逸待劳迎击庞涓,大败魏军,史称桂陵之战。孙膑和庞涓都是鬼谷的徒弟,孙膑也相当于报了 “废腿之仇”。

阴谋太多,历史上的阳谋你知道有几个?

孙膑和庞涓

这个阳谋,无法破解的原因是,无论庞涓救或者不救,庞涓从出兵的那一刻就已经输了。因为孙膑这一招无解,如果不救,不撤军回魏国,那么不忠,魏王以及魏国内的各个阶级不愿意用性命去赌一把,集国之力抵抗齐国的大兵,庞涓他没办法使得这多人上下一心。如果救了,那么孙膑以逸待劳,全兵出击,打庞涓一个措手不及。

“击败魏军”只不过是眼前的直接目标,为的是“援救赵国”这个道义目标。然而齐国最根本的利益所在,是要获得军事优势以高枕无忧。为此,对齐国而言,赵魏相争,两败俱伤,才是最好的结果。计策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获取自身利益,或者损害对手利益。损人和利己,这两个在这个阳谋中是孙膑真是做到了。

三、推恩令

西汉文帝时期,面对地方诸侯王的割据势力与中央政府之间的矛盾,文帝时采取的措施是:“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多分封几个诸侯,让他们相互斗争。汉景帝即位后,采纳晁错的削藩建议,强势削藩,结果引发了“七王之乱”。

西汉武帝时期,“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得稍自分析弱小云”。

阴谋太多,历史上的阳谋你知道有几个?

汉武帝

推恩令下达后,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这样就不断的缩小了诸侯国的势力范围,然他们内部争斗,彼此消耗。这个难题,才得以缓和。

这个阳谋可以看作是两步走战略:第一步 “分而治之”的思想,把诸侯一拆十,十拆百,不断瓦解对手的实力。第二步“移花接木”的把皇权和诸侯国的矛盾转换为诸侯内部的矛盾,转换矛盾主体和对象。这样纵使诸侯十万个不愿意,那么他们的子嗣们却十分支持这个想法,无论在外在还是内部都迅速地分解了诸侯的力量,让他们无力反击。当然

阴谋太多,历史上的阳谋你知道有几个?

汉武帝

这个阳谋可以说是最厉害的一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大矛盾消融,小矛盾崛起,而小矛盾会不断被更小的矛盾代替。诸侯没办法拒绝这个方法,因为一旦拒绝就等同于和他本身的家族抗争,而这样的对抗的代价是致命的。

阳谋和阴谋的区别是什么?阴谋是小心地隐藏自己的行动,阳谋是大方地暴露自己的行动。阴谋是通常是战术层面的取巧,阳谋则往往是战略层面的碾压。阴谋大多是有解的,阳谋基本是无解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