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辞书大家谈丨钟天:说“栋”道“梁”

 星河岁月 2020-01-02

《汉语大词典》将“栋”解释为正梁,钟天先生认为这种解释欠妥当。他从九个方面阐述“栋”和“梁”两字的区别,说明梁即屋梁,栋即脊檩,因此《汉语大词典》对成语“栋折榱崩”的释文“正梁折断,椽子崩坏”宜改为“脊檩折断,椽子崩坏”。详情请看——

说“栋”道“梁”

《汉语大词典》对成语“栋折榱(cuī)崩”的释文是:“正梁折断,椽子崩坏。指房子倒塌。多比喻倾覆。”将“栋”释为正梁,还见于该辞书对字头“栋”和词条“栋折”等的解释。如字头“栋”的义项1释文为:“屋的正梁。”词条“栋折”的释文为:“屋梁折断。比喻倾覆。”

笔者认为,将“栋”释为“正梁或屋梁、大梁”欠妥,理由如次:

其一,梁,即屋梁,也说大梁、正梁。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木结构屋架中专指顺着前后方向架在墙上或柱子上的长木。栋,即脊檩,是架在屋架或山墙上面最高的一根用来支持椽子和屋面板的横木。我国自古以来,正屋为坐北朝南。梁是纵向的,呈南北向;栋是横向的,呈东西向,它们之间相互垂直。有栋有梁,才能成房。将栋释为脊檩是正确的,若将梁也称作脊檩,会误导读者,给其造成困惑。

其二,把梁释作脊檩,最早见于《说文解字》一一六下:“杗,栋也。”意思为杗(梁——笔者按),就是脊檩。对《说文》“杗,栋也”的不当解释,清代著名学者承培元在《说文引经证例》中明确指出:“屋制,东西架者曰栋,南北架者曰梁。杗,梁也,而许君(指许慎)曰栋,浑言之,梁栋不分也。《尔雅》则析言之曰梁。”(见《汉语大字典》(第二版·3)P1244字头“杗mánɡ”)《汉语大字典》对“杗”的最终定义为:“屋的大梁。” 

其三,由汉初学者缀辑周、汉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的《尔雅》,是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宫》对“杗廇”的解释为:“杗廇谓之梁。”郭璞(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注:“屋大梁也。”须特别指出的是,将杗廇释作梁的,最早见于《尔雅》,而《尔雅》成书时间比东汉许慎所撰的《说文》要早二百年左右,《尔雅注》的作者东晋郭璞则是纠正《说文》梁栋不分的第一人。

其四,栋和梁是土木结构房子两种截然不同的重要构件,将栋说成正梁,笔者不敢苟同。宋代建筑学家李诫编纂的《营造法式》,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由皇帝下诏颁行全国,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文献。《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二·栋》:“栋,其名有九:一曰栋,二曰桴(fú),三曰檼(yìn),四曰棼(fén),五曰甍(ménɡ),六曰极,七曰槫(tuán),八曰檩(lǐn),九曰櫋(mián)。”《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三·梁》:“梁,其名有三:一曰梁,二曰杗廇(mánɡ liù),三曰欐(lì)。”从中可看出,栋就是脊檩,其九个称谓中无一将栋称作梁或杗廇或欐的;梁就是屋梁,三个称谓中无一将梁称为栋或檩或其他名称的。也就是说,《说文》之梁栋不分,在宋代得到彻底纠正。承培元在《说文引经证例》中更明确指出了这一点。

其五,将栋亦即脊檩说成是正梁或屋梁、大梁,也有以讹传讹的成分,且不单单是书面上以讹传讹。以往凡盖房子(指土木结构的、通常为坐北朝南的瓦房),上梁这一天,房主都要宴请为其建房的工匠、帮工及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既为“上梁”,当天必定要把两盘梁架到前后墙或柱子上。然而,为了校验大梁安放得是否到位,还必须同时将堂屋的脊檩(栋)安放到两盘二梁(直接支撑脊檩、二檩的重要构件,分别由大梁上面的两根短柱所支撑)上方正中各自的单棁(zhuō,梁上的短柱)上端,以梁栋互校,使屋架的关键部件绝对安放到位。上梁是砌房盖屋的标志,是一户人家的一件大喜事,所以上梁这一天还要贴对联、放鞭炮。中原地区常贴的一副对联,上联是:立柱喜逢黄道日;下联是:上梁正遇紫微星。横批:吉星高照。上联贴在东梁,下联贴在西梁,横批贴在脊檩。有的还要在脊檩正中贴上一条竖幅,上写“姜太公在位百无禁忌”。然而,正是因为上梁必须同时要上脊檩,也正是因为脊檩架在最高处,人们从较远处即可看到上面贴的四个在菱形红纸上写的十分醒目的大字跟“姜太公在位百无禁忌”的红纸竖幅,故有人误认为“上梁”就是上的脊檩,以致误将脊檩称作大梁或正梁。再加上讹传效应,最终造成少数人梁、栋(脊檩)不分。不过,把脊檩叫做正梁、大梁,以致通常将梁也称作檩的,只发生在我国津、冀等个别地区,充其量称作“地区性方言”。

其六,梁是木结构屋架中最粗大、最坚实的构件,故也叫大梁。正因如此,除火灾外,无论什么原因导致房子倒塌,即使脊檩乃至柱子、柁、二檩、椽子全部折断,大梁也不会折断。尽管栋(脊檩)在木结构屋架中是仅次于大梁的粗壮度之重要构件,可它毕竟不及梁的粗大坚实,所以凡屋顶坍塌,常见脊檩折断(即栋折)。

其七,《现代汉语词典》对成语“梁上君子”的释文为:“汉代陈寔的家里,夜间来了一个窃贼,躲在屋梁上,陈寔把他叫作梁上君子(见于《后汉书·陈寔传》)。后来就用‘梁上君子’做窃贼的代称。”释文说得很明白,(夜间)屋梁上能够躲人。反观《汉语大词典》,将“栋”释为“屋的正梁”“屋梁”,那么,如按此释义,成语“梁上君子”就不能成立。因为栋即脊檩的上面钉放的是椽子,椽子的上面是屋面板,在椽子与屋面板的下面,脊檩的上方,这之间是没有任何空间的,何谈藏人?

再看《汉语大词典》字头“梁”的释文:“梁……5.屋梁。木结构屋架中专指顺着前后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长木。通常也指檩。”其示例中,有一书例为前蜀毛文锡《更漏子》词:“宵雾散,晓雾辉。梁间双燕飞。”此释文中如果没有“通常也指檩”的表述,虽说不太完美,倒也说得过去。通常:一般;平常。既然梁一般也指檩、平常也指檩,那么,又何必将其称作梁、使读者梁檩难辨呢?何况将梁说成檩,造成释文与书例相互矛盾——梁的上下左右有足够空间让燕子飞来飞去,而“檩间”则说不通。

其八,《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成语“汗牛充栋”的释文,亦颇能说明问题。释文为:“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堆到屋顶(栋:脊檩)。形容藏书非常多。”释文说得很清楚——栋即脊檩,而不是正梁、屋梁或大梁。藏书(书简)堆放起来,如其上头只挨着屋梁,说明藏书并不算多,与“汗牛充栋”的本义相去甚远,这样释文就须重写。

其九,《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370页词条“房子”的插图中,梁为纵向(南北向),脊檩(栋)为横向(东西向),清晰可见。房子插图是现实写照,它清楚地告诉人们,梁就是梁,栋(脊檩)就是栋,不应混为一谈。

综上,成语“栋折榱崩”的释文宜改为:“脊檩折断,椽子崩坏。指房子倒塌。多比喻倾覆。”

与此同时,宜将字头“栋”义项1释文“屋的正梁”改为“房子的脊檩。个别地区方言中也称正梁或大梁。”将词条“栋折”释文的第一分句“屋梁折断”改为“脊檩折断”。另外,宜删去字头“梁”义项5释文中的后一句话“通常也指檩”。

最后,再说一下词条“栋梁”。《汉语大词典》对“栋梁”的释文为“房屋的大梁;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 将栋亦即脊檩说成是正梁或屋梁、大梁,无疑是误释;而将脊檩和梁两种重要构件——栋、梁,说成是一种构件——“房屋的大梁”,则是误上加误。故宜将“栋梁”释文的第一分句“房屋的大梁”,改为“房屋的脊檩和梁”。

作者:钟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