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上补习班、很少熬夜读书,姐弟却双双考入北大,关键还是自觉

 陈春土 2020-01-02

这些年,辅导班、补习班仿佛成为了孩子们学习不可或缺的学习辅助,甚至有些家长盲目跟风出现了焦虑,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学了这个,学了那个,便给自家孩子报了一些辅导班,花了不少钱。

很多家长认为,报了这样的班,那样的班,孩子即便是不会成为状元,但是绝对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然而,就有这么一个状元,他的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也没有为他报各种补习和辅助班,他却成为了四川的理科状元,被北大录取,不仅如此,2年前他的姐姐也考入北大。

这位优秀的考生就是2018年高考成绩取得718分的周川。其中,语文133分,数学148分,理综291分,英语146分,成为2018年的四川高考状元,被北大录取。

然而,早在这之前,他就获得了北大博雅计划,只要考上一本线,就能上北大,但是他却放弃了这一次机会,凭借实力再次被北大录取。

“从小到大,他很少让我们操心,没有参加过补习班,也很少熬夜学习。”

据了解,周川自幼就跟着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父母则在眉山工作,很少能够照顾到他的学习,而且父母并没有多少文化。

“我们都是小学文化,从来没有辅导过两姐弟。我的岳父岳母也是农民,更不懂学习方面的事,都靠两姐弟自觉。”

周川的父母也打过周川,看来状元也有淘气的时候。当有人问及周川的学习方法,他曾经表示,学习主要是在课堂,要抓重点。

“我平时学习的时候,主要提炼关键点,要把教材看透!比如在复习数学、化学时,把每一个章节的内容都学扎实,提炼出重点,配合刷题,每个人有不同的学习习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姐姐周宁和弟弟周川从小都不爱看动画片,最爱读书。只要有零花钱,他们就会去买书看,另外,周川也喜欢练字,从小练得一手好书法,被誉为“春联小王子”。

从这姐弟两人成长的经历来看,优秀的孩子并不是靠辅导班培养出来的,最终还是靠孩子自己。因此,许多家长给孩子报了那么多的辅导班,还不如为孩子培养一个自学的好习惯,让孩子爱上学习,这才是教育成功的根本,而不是一味地报各种辅导班,累了孩子,也没多大的效果。

或许很多家长应该反思,到底要将孩子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要是有能力为孩子做出决定,那么做这样的决定也没有什么不可,但是若是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还不如给孩子一个独立成长的空间。

“爸爸妈妈在学习方面,给我们压力很小,都靠自觉。”

周川的父母更多的是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很少作为一个教导者,周川几乎都是自发地学习,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周川的父母没有给他报很多辅导班的原因之一。

更为有意思的是周川姐弟,虽然相差两岁,但都出生于3月16日,而且都是顺产,没有人为的选日子,更巧的是姐弟两人都考上了同一所大学——北大。

虽然周川的家庭普通,但是却为孩子提供了独立成长的空间,既然家长不能为孩子提供专业的指导,还不如给孩子一个自我学习的能力,让他们独立成长,有时候野蛮成长也没有什么不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